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文治帝国:大宋 300 年的世运与人物

>

文治帝国:大宋 300 年的世运与人物

艾公子著

本文标签:

来源:知乎推文   主角: 赵匡胤赵普   更新: 2022-09-15 13:19:00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赵匡胤赵普《文治帝国:大宋 300 年的世运与人物》讲的是一部科普级宋朝人物史

第1章

精彩节选


1 陈桥兵变以后,宋太祖赵匡胤失眠了。
 尽管兵变成功,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可他却经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他经常大半夜睡不着,跑去敲大臣的门聊天,搞得有些重臣睡觉都不敢脱衣服,担心皇帝突然半夜来访。
 这种失眠持续了一年多,越来越严重,于是有个侍卫向赵匡胤进献了一把能够隐藏在手杖里的宝剑,希望皇帝能睡得安稳一点。
 可他还是睡不着。
 于是,就在陈桥兵变的第二年,建隆二年(961)七月初九,这一天,赵匡胤叫来助他兵变的石守信等禁军大将一起喝酒。
酒酣耳热之间,赵匡胤又开始吐槽他的失眠症很严重:”要不是你们,我也当不上这个皇帝,我每时每刻都念着你们的功劳,但当皇帝也很不容易,我没有一个晚上睡得好觉啊!”
 作为曾经与赵匡胤结拜过的”义社十兄弟”之一,石守信等大将蒙了,问:”为什么?”
 赵匡胤说:”这有什么难猜的,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
所以我才睡不好啊!”
 哎呀,石守信等人赶紧跪拜表忠心:”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失眠的赵匡胤又说:”你们是很忠心,可万一哪天也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这可怎么办呢?”
 闹了一年多,这些大老粗武将才搞明白,原来赵匡胤失眠是因为这事,于是赶紧磕头求皇帝大哥指条明路。
趁着酒劲,赵匡胤似醉非醉地说:”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纷纷上书请求辞职。
在陆续收回兵权以后,赵匡胤终于难得地睡了个好觉。
 2 可他的失眠症并没有完全好。
 这一天,赵匡胤又跟作为自己秘书出身的赵普聊天,他说:”我还是睡不着啊,因为卧榻以外,都是别人的地盘!”
 尽管在陈桥兵变当年,赵匡胤就平定了忠于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反攻,但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走马灯似的换了 13 位皇帝,除了内乱之外,外患更是严重,北有虎视眈眈的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后蜀等十国政权。
如今既已”杯酒释兵权”成功”安内”,但如何”攘外”这个问题,北宋还没有解决好。
 由于赵匡胤经常突然到访,所以赵普每次退朝,并不敢随便换衣服。
有一天傍晚,开封城中大雪,赵普以为皇帝不会来了,正准备宽衣解带,突然传来皇帝御驾已到。
赵普急忙出门,这才发现赵匡胤站在风雪中。
不仅如此,赵匡胤还约来了弟弟晋王赵光义。
 于是,赵匡胤、赵光义、赵普三个人一起在赵普家中烤肉吃。
赵普的妻子敬酒,赵匡胤还称呼她为嫂子。
在这雪夜密谈之中,赵匡胤提出了如何平定南北各国、统一天下的问题。
 早在后周时,名臣王朴就曾经向后周世宗柴荣献出《平边策》,指出应该先南后北,先击取南唐、后蜀、南汉等较弱小的南方各国,然后再北攻北汉、契丹,夺回当初被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
 但在柴荣南下夺取南唐的江北淮南十四州后,北汉与契丹不时勾结南下犯边,为此,柴荣不得不转而先北后南,夺取了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和易州(今河北易县)。
尽管柴荣中途重病被迫撤兵,随后不治身亡,留下千古遗憾,但他的南北武功,还是给北宋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
 作为有统一天下之志的君主,柴荣没完成的大业,赵匡胤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自然耿耿于怀。
自中唐时期安史之乱(755—763)爆发造成的政治遗祸,藩镇割据在唐末愈演愈烈,最终在 907 年朱温篡唐自立以后,演变成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复杂局面。
作为继往开来者,赵匡胤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赵普虽然读书不多,但对于前朝名臣王朴提出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还是了然于心,于是,他向赵匡胤同样提出了”先南后北”的策略。
吃着烤肉、喝着热酒,赵匡胤含笑点头说:”我的心意正是这样,特地来试试你罢了。”
 君臣”雪夜定策”,厉兵秣马。
北宋乾德元年(963),赵匡胤先是出兵平定了割据湖北的荆南和割据湖南的武平两个藩镇;乾德三年(965),北宋又攻灭后蜀,平定四川;开宝四年(971),北宋接着攻灭南汉,先后平定广西、广东;开宝八年(975),北宋又攻灭了十国中最为强大的南唐,平定江苏一带。
 至此,南方仅剩下吴越、漳泉两处割据势力,向北进攻北汉虽然不能一战而定,但赵匡胤却大规模地掳掠了北汉的人口,使得北汉仅仅剩下三万多户属民,从而为后来宋太宗攻灭北汉奠定了基础。
 3 尽管十几年间统一大业进展顺利,可赵匡胤还是失眠,还是睡不好。
 北宋在 960 年建立后,尽管赵匡胤通过剥夺大将兵权、加强禁军、削弱藩镇等系列举措,逐渐加强了**集权、一举削弱了武将集团,但皇亲贵戚集团却取而代之、逐渐崛起。
当皇帝,确实不容易。
 赵匡胤喜欢搞突然袭击。
开宝六年(973),有一天,赵匡胤又是突然杀到了赵普的府邸,当时刚好吴越王钱俶派人给赵普送来了信件和礼物。
眼看北宋向南攻城略地,偏安今天浙江一带的吴越国也岌岌可危,作为吴越王,钱俶自然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派人向能左右北宋朝政的宰相赵普献上了”十瓶海物”。
 赵匡胤的突然到访,使赵普在慌忙之下,忘了将礼物收好。
没想到赵匡胤恰恰就看到了”十瓶海物”,于是赵匡胤质问这是什么,赵普说,这是吴越王派人送来的海边特产。
赵匡胤来了兴趣,说既然是吴越王送的礼物
从 965 年后蜀末帝孟昶之死,到 992 年北汉末帝刘继元之死,在 28 年间,五代十国中投降北宋的 9 名亡国君王,全部死去。
 去世时,他们大多数处于青壮年时期。
而北宋的史书,对于他们的死,一概语焉不详。
 宋朝在历史上素来有优待降君、绝不赶尽杀绝的好名声,但这些降君,一个个在宋太祖、宋太宗两朝之内死去。
 这是否暗含着正统史书所未触及的隐秘历史呢?
 1 960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建宋之后,继续后周统一中国的进程。
 当时,五代十国中,”十国”尚存的政权仍有 6 个:在南方有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吴越;在北方有北汉。
 此外,南方还有两个割据势力,分别是割据湖南的周保权,以及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
 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逐个消灭的统一战略。
 后蜀国君孟昶不是第一个投降北宋的亡国之君,在他之前,南平国主高继冲和湖南政权周保权已在被灭后,搬到开封居住了。
 这两个政权被灭很有戏剧性。
 一开始,湖南割据政权的头儿周行逢病重,快不行了,将 11 岁的周保权托孤给亲信辅佐。
周行逢刚断气,属下衡州刺史张文表就叛变。
周保权只好向北宋乞援。
 赵匡胤终于等到机会,赶紧派兵南下。
途中,要经过十国中最弱的南平,以借路经过为名,顺手就把南平控制了。
然后,宋兵继续南下,到达湖南边境时,周保权来信说,不劳大军了,我们自己已经搞定内乱,杀了张文表这个叛徒。
 这么好的时机,赵匡胤怎肯退兵?
于是宋军一路前进,借口平乱,进了湖南。
湖南政权抵抗了一阵子,投降了。
 赵匡胤一箭双雕,一下子收拾了南方两个政权。
此后,他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南平西面的后蜀国,只是苦于没有出兵的理由。
 一直等到乾德二年(964)十月,后蜀国主孟昶坐不住了,与其等着宋兵来宰割,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孟昶派人出使北汉,约请北汉一起搞大事,两头夹攻宋朝。
 谁知道孟昶派出去的那个人不靠谱,一出去就做了叛徒,投靠宋朝。
赵匡胤得到密信,兴奋地说:”吾师出有名矣。”
看我终于抓到你的把柄了,出兵。
 宋朝攻蜀之战,从出兵到蜀亡,前后历时仅 66 天。
 看似国势强盛的后蜀,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难怪孟昶在投降之前,连连哀叹:”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及遇敌,不能为我东向发一矢。”
 他的宠妃花蕊夫人,更是作诗痛骂后蜀军中没有一个男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作为亡国之君,后蜀末代皇帝孟昶被迫举家迁往大宋国都汴京(开封)。
 临出发前,孟昶惴惴不安地给赵匡胤上了个表,说我只希望给我留条活命,但考虑到自己罪孽深重,内心忧惧不已。
 赵匡胤很快回复说:”将自求于多福,当尽涤于前非,朕不食言,尔其无虑。”
意思是,你来帝都好好改造,我保你安全,无须多虑。
 孟昶抵达开封后,果然受到北宋的优待。
连受降仪式都很简洁,没有羞辱性的游街等环节。
只要求孟昶君臣穿素服、戴纱帽,呈上投降书,跪拜两呼”万岁”即可。
 受降完毕,赵匡胤还赐宴孟昶,一同吃喝,为他接风。
然后,给孟昶赐宅第,授予他一系列荣誉勋衔,包括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等等。
 自南朝刘宋开启暴虐前朝国君模式以来,一个亡国之君竟然受到这么大的礼遇和优待,这简直是五百年来第一回。
 然而,仅仅 7 天后,一切戛然而止。
 孟昶突然死了,年仅 46 岁。
 孟昶之死,神秘莫测,却拉开了投降北宋的君王一连串不明不白之死的序幕。
 2 在开封受到优待的孟昶,为何暴毙?
当时的史书讳莫如深,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去作一些推测。
 据说,孟昶死前留了个遗表给赵匡胤,里面说:”臣之老母,臣之孤遗,仰荷圣恩,夫复何忧!”
他是希望以这种委婉的言辞,来保全母亲李氏和遗孤。
但是,孟昶死后,其母李氏的表现却很激烈。
 据南宋史学家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李氏听闻孟昶已死,不哭,以酒酹地,说道:”汝不能死社稷,贪生以至今日,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尔。
今汝既死,吾何生焉!”
随后开始绝食,几天后就死了。
 李氏的激烈举动,很有问题。
如果孟昶是正常死亡,她不可能采取绝食求死的方式。
在大宋国都绝食,很明显是对赵匡胤的无声抗议。
 可以推测,李氏知道儿子孟昶被害的内幕,但又无从抗议和申诉,只能以绝食而死的方式表达愤怒。
 元朝成书的《烬余录》中有一条记载,说孟昶死后,其妻花蕊夫人即被赵匡胤”留待掖庭者十载,有盛宠”。
 民间也一直传言,赵匡胤为了夺得风流蕴藉的花蕊夫人,才毒死了孟昶。
但这个只能算是历史的小花边。
从北宋官方史书对孟昶的抹黑来看,赵匡胤之所以痛下毒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在北宋的官方记载中,孟昶是一个荒淫之君。
当宋朝军队打上门来之时,他和花蕊夫人还优哉游哉,吟诗作对,并痛骂通报的人打扰了他的诗兴。
 北宋官方认
当所有皇城宫门被打开时,1127 年,攻入开封城的金兵惊讶地发现,开封皇城中竟然秘藏一通石碑,上面写着:”保全柴氏子孙,不得因有罪加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不加农田之赋。”
 这块从赵匡胤建立宋朝开始,已被珍藏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石碑,终于曝光在世人眼前。
尽管在乱世之中它似乎不值一文,靖康之变的战火及随后而来的系列动荡,使得它此后长期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甚至连是否存在都为人所质疑。
但在以往,这块只有北宋历代皇帝才知晓的石碑,却闪烁着历史的光辉。
 1 根据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下令铭刻这通象征祖宗家法的石碑后,一直将它锁置在开封太庙寝殿的夹室内,平时封闭甚严,并规定新皇帝即位后,必须入内跪拜默诵这通石碑上的誓词,而皇帝在跪拜时,只能由一位不识字的太监陪同在旁,因此,这通石碑究竟写着什么,一直无人知晓。
而秘密,一直到 1127 年女真人攻破开封城时才被破解。
 尽管后周世宗柴荣真正的嫡系子孙是否存活,历史上一直有质疑,但宋朝皇帝优待读书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宋真宗就很欣赏自己的伯父、宋太祖赵匡胤,为此,他还亲自写下了一首劝学诗《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就是后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典故由来,作者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968—1022,在位时间为 997—1022)。
 作为一位书生皇帝,宋真宗的上位纯属偶然。
 宋太宗赵光义共有九子,他在”斧声烛影”中称帝之后,随即开始逐渐铲除对皇位有威胁的家族近亲,在系列的宫廷血案之后,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受到强烈刺激,竟然精神失常纵火焚烧东宫,从此被废为庶人。
赵元佐发疯后,赵光义的二儿子赵元僖又在太子位上无疾暴毙。
在这种轮番的意外发生后,在赵光义的子嗣中排行第三的赵恒得登大位。
 至道三年(997),宋太宗病危。
当时,李皇后与曾经在”斧声烛影”中协助赵光义发动政变夺位的宦官王继恩,试图谋立已经发疯的赵元佐为帝控制朝政,幸亏宰相吕端力挫政变,才保得赵恒顺利登位。
 宋真宗赵恒即位这一年,北宋已经先后平定了五代十国以来割据分裂的后蜀、南唐、吴越等国,但在北上争夺燕云十六州的过程中,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失败,甚至被辽军射中两箭狼狈逃窜,以致多年后终因箭疮反复迸裂而死。
 武功平凡的宋太宗在 986 年的最后一次北伐——雍熙北伐失败后,丧失了进取之心,此后,北宋在对辽的战争中转入长期守势。
而长期长在深宫之中的宋真宗赵恒,更加丧失了伯父赵匡胤及父亲赵光义的进取心,倾向于做一位守成之君。
 2 有宋一代,读书人的荣光史无前例。
 为了彻底遏制、铲除自从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蔓延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和军人称霸格局,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的政策,而在”斧声烛影”的满朝质疑中上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就更加注意收买知识分子的人心,这使得从宋太宗朝开始,每期科举进士录取人数从唐朝时的十来人,激增到了数百人。
科举录取面的扩大,以及科举出身的进士们纷纷位居高官要位,极大刺激了宋代的文化发展和考试教育。
 汉唐时期,帝国崇尚军功,因此武治强盛,以致汉代有班超”投笔从戎”,而唐代许多宰相则是以名将军功而得以”出将入相”。
但是历史进入宋代以后,通过”崇文”以”抑武”,宰相几乎全为读书人,武将军人则地位越发低下,”见(文人)大臣必执梃趋庭,肃揖而退”。
 从宋太宗时代开始,每次状元公布后,”每殿廷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
(状元)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摩肩不可过,锦鞯绣毂角逐争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士庶倾羡,  加载中...动都邑”。
 这种状况到了宋真宗时期更加明显,以至于当时的洛阳人尹洙曾经说:”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经过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宋真宗三位皇帝不断的”崇文抑武”,在当时人的眼里,武将军人地位已经从晚唐、五代十国的高高在上,剧降至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也比不上一位高中状元的文人受人仰慕关注了。
 对此,宋真宗习以为常。
这种风气发展到后来,就是北宋时人汪洙写诗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在北宋君王看来,中国自魏晋以降的贵族阶层,在经历晚唐和五代十国的战乱动荡之后,已几乎被扫荡一空,难以对皇权形成重大挑战。
而科举出身的文人大多家世普通,不仅有利于国家选拔才俊、促进社会的阶层流动,而且文人没有贵族和武将的庞大势力,既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又容易控制,这也是宋代君王愿意与普通知识分子出身的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根本原因。
 宋真宗曾经告诫负责科举考试的大臣说:”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精求艺实,以副朕心。”
 但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凡事有正必有反,过分”崇文”的宋真宗喜欢安逸。
对此,宋真宗在当太子时的老师、后来官至宰相的李沆就看得很清楚。
 李沆做宰相时,王旦担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当时因为用兵西北,宰相们要到天黑才能吃饭。
王旦有一次叹息说:”我们这帮人怎么才能坐致太平,悠闲自得呢?”
 李沆则说:”稍微有些担忧辛劳,足以作为警戒。
将来四方宁静,国家未必没有大事发生。”
 当时,契丹在经历与宋多年的战争后进
有一天晚上,宋仁宗赵祯处理政务直到深夜,肚子很饿,很想吃羊肉。
可他忍住了。
 第二天,他跟左右近臣说,昨晚上特别想吃羊肉,可又不敢说。
 近臣们觉得非常诧异,问,官家你贵为九五之尊,为啥不敢开口?
官家,是宋代人对皇帝的非正式称呼。
 宋仁宗说,朕如果一开口,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得几百只羊,为了朕一碗饮食而开此恶例,就会造成滥杀和浪费,因此肚子再饿也只能忍住。
 实际上,不仅是想吃羊肉不敢说,有时候,即使口渴了,宋仁宗也不敢说。
 有一次,宋仁宗外出,走不了一会儿就频频回头,不知道在张望什么,却又什么都不说。
身边人就觉得很奇怪,等回到宫中,宋仁宗才急不可耐地说,渴死我了,快帮我端碗水喝。
 宫女就好奇地问:”官家在外面既然口渴,为什么不直接叫人拿来呢?”
 宋仁宗缓了一会儿说:”朕回头张望了好多次,都没看到掌管茶水的当值侍吏,可又不敢问,怕我一问,那侍吏必然要受到处罚,所以才忍渴而归。”
 他如此自控克制,以致北宋皇宫中,时常冷清寂寞,宋人施德操就在《北窗炙輠录》中写道,有一天夜里,宋仁宗听到外面有很热闹的丝竹歌笑之声,就问宫人:”这是哪里在作乐?”
 宫人就回答说,这是皇宫外面民间酒楼的喧闹声音。
 紧接着,宫人就向宋仁宗诉苦说:”官家您听,外面民间是如此快活,哪似我们宫中如此冷冷落落啊。”
 宋仁宗倒是看得开,他回答说:”你知道吗,正是因为我宫中如此冷落,外面人民才会如此快乐。
我宫中若像外面如此快乐,那么民间就会冷冷落落也。”
 1 在别人眼里,宋仁宗似乎一直都是个老好人,可 24 岁那年,他也曾暴怒流泪,甚至想杀人。
 1022 年,宋真宗驾崩,13 岁的赵祯继位为帝,是为宋仁宗。
此后 11 年间,北宋朝政一直由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实行垂帘听政进行控制,一直到 1033 年刘娥去世,24 岁的宋仁宗才开始真正亲政。
 随着太后刘娥的去世和皇帝的亲政,北宋王朝一个惊天秘密随之被揭开。
 原来,赵祯的亲生母亲并非刘娥刘太后,而是本为刘娥婢女的李氏。
当初,宋真宗无意中临幸李氏,没想到李氏竟然有了身孕,于是没有生育的刘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李氏所生的儿子掠为己有,对外则谎称赵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至于李氏,则一直被刘娥控制。
此后李氏一直到死,都没有再见过自己的亲生儿子赵祯,母子二人近在咫尺却远如天边,终身不能相见。
 刘娥在世时,赵祯的身世就已广为人知。
但慑于刘娥作为宋真宗的皇后,在宋真宗死后又垂帘听政的不二权威,皇宫内外根本无人胆敢向宋仁宗提及此事。
所以,一直到刘娥去世,这个秘密才首先被宋真宗的弟弟、荆王赵元俨所披露。
 赵元俨,就是后世小说中经常提及的八贤王的原型之一。
 不仅如此,荆王赵元俨还向宋仁宗爆料说,宋仁宗的母亲李氏在被幽禁控制多年后,突然在刘娥去世的前一年蹊跷离世,年仅 46 岁。
而且,贫苦一生的李氏突然被刘太后宣布册封为”宸妃”,然后,仅仅享受了一天妃子称号就暴毙身亡。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是否有可能是刘太后知道自己行将不豫,担心日后宋仁宗与母亲相认报复反击,所以才提前对李氏痛下杀手?
 获悉自己身世真相后,宛如五雷轰顶的宋仁宗在皇宫中痛哭流涕。
24 岁的他无法接受和难以相信的是,那个他叫了二十余年”母后”的女人,不仅不是他的亲生母亲,相反,还可能是他的杀母仇人。
 在皇宫内崩溃痛哭的宋仁宗很快还得知,一直潜伏在皇宫中,以刘太后的哥哥”刘美”身份对外的”国舅爷”,竟然是刘太后刘娥的前夫,其本名叫龚美。
刘娥在改嫁给宋真宗后,龚美化名为刘美,此后就一直以”国舅爷”的身份住在皇宫中享受荣华富贵。
 宋仁宗暴怒。
他一边遣派军队包围刘太后的”奸夫”龚美的府邸,一边下令向全国发出罪己诏,指出自己对亲生母亲不孝,没当好皇帝,也没做好儿子。
 罪己诏一发,事情由此闹得举国皆知。
 不仅如此,宋仁宗还亲自前往李氏停灵的洪福院,坚持要开棺验尸以查母亲的死因。
事情至此,似乎已经难以收场,一场帝国的惊天风雨将席卷而来。
所幸的是,在李氏去世后,宰相吕夷简非常有远见,建议刘太后做了一些秘密安排。
 原来,李氏暴毙后,当时宰相吕夷简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存在的严重隐患。
清楚宋仁宗真实身世的吕夷简于是私下对刘太后建议说,太后您终有老去的一天,如果那天宋仁宗亲政获悉自己的身世,那么太后您整个家族势必将遭遇狂风暴雨,甚至可能会被宋仁宗报复,遭遇灭门之祸,”如果太后您还顾念刘家的未来,那么对李氏的丧礼,就应该从厚”!
 本来打算将李氏草草埋葬了事的刘太后,只得下令以”一品礼”殓葬那位只享一天荣誉称号的李氏李宸妃。
吕夷简私下还特地跟办理李氏后事的太监罗崇勋说:”李宸妃应该以皇后的规格入殓,并用水银灌注保护尸身,否则以后出了事,别说我吕夷简没有提醒你!”
太监们最终照着吕夷简的吩咐殓葬了李氏。
 当宋仁宗下令开棺验尸,看到被灌注水银、以太后之礼殡葬的母亲李氏”玉色如生”时,宋仁宗感慨道,看来母亲李氏还是受到了善待的,”人言岂可尽信”。
至于如何对待刘太后和刘氏家族,名臣范仲淹建议宋仁宗,对待刘太后应该”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宋仁宗接受了范仲淹的建议。
他下令撤去准备缉拿龚美的军队,还是以原来的礼节,对待刘太后所谓的”兄长”龚美一家老小。
而为了追悼自己的亲生母亲,宋仁宗则下令将生母李氏追谥为”章懿皇后”,并与刘太后一齐供奉在太庙祭祀。
为了弥补自己的缺憾,他又优待母亲李氏的弟弟、自己真正的舅舅李用和,封他做了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对他的恩宠和赏赐都非常丰厚。
 后来,宋仁宗的身世之谜被广泛传说,并被后世改编成了杂剧《抱妆盒》,到了明朝,宋仁宗的身世之谜被改编成”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清朝中叶,这个故事又被小说家石玉昆写进了《三侠五义》,由此传遍了大江南北。
 尽管在亲政之初,就遇到了涉及自己身世之谜的政坛剧震,但宋仁宗最终还是凭借宽恕仁和的性格,挺过了常人所难忍的巨变,这也将是他此后政治生涯的开始。
 2 宋仁宗看似懦弱平和,缺乏杀伐独断,但读史者在宋仁宗多个传世的史实”段子”中,却看到了皇权在宋代的革命性渐变——皇权的自我克制和与士大夫的共治天下。
 宋仁宗去世后,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的元老、曾经官拜参知政事的张方平就曾经对宋神宗说:”天下不能由陛下一人独治,天下只能由陛下和臣等共治。”
 借由张方平之口可以看出,北宋从建国之初开始执行的崇文抑武政策,为大宋帝国培养出了一个冉冉升起、充满道德和政治自信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些知识分子借由科举制进入文官集团,然后又开始集体联合制衡皇权,甚至提出了与皇权共治天下的理念。
 这种理念,在宋以前没有,在宋以后则逐渐泯灭。
而北宋帝国的帝王们,则在自我克制中,巧妙维持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均衡理念。
 当然,皇权之下,始终是一个人治社会,这本质上仍然依赖于帝王的高度自制。
 嘉祐六年(1061),苏轼、苏辙兄弟一起参加了”贤良方正能
宋太宗两次北伐,都败给了同一个人。
准确说,是同一个女人。
979 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一鼓作气,兵进幽州(今北京),结果在高梁河一战惨败于辽军,自己乘坐着驴车百米加速往南逃,留下一个”大宋车神”的传说。
当时,辽朝的皇帝是辽景宗,可他常年卧病在床,事实上的掌权者是他的皇后萧绰。
986 年,宋太宗再次出兵,意欲收复燕云十六州。
萧皇后已经成了萧太后,她调兵遣将,把宋军的几路大军全部击溃,之后带兵深入宋境数百里。
翻开《辽史》,很多人会发现,后妃中有多个萧皇后、萧太后,所谓”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势分力敌”。
这是因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汉高祖的小粉丝,他追慕刘邦与萧何的君臣之谊,于是将几个开国功臣赐姓为萧,并规定契丹”王族唯与后族通婚”,皇族是耶律氏,后族就是萧氏,小说《天龙八部》中萧峰也是出自这一家族。
在众多萧太后、萧皇后中,有一位女子,凭借一生功绩与名声,几乎霸道地垄断了这个称号。
拜杨家将故事所赐,提到萧太后,绝大部分人会想到这个人,她就是辽景宗的妻子、辽圣宗的母亲承天皇太后萧绰,小名萧燕燕。
1现在流行的杨家将故事,脱胎于宋元话本、杂剧以及明清历史小说,尤其是刊行于明代的《杨家将演义》。
民间文人根据历史,杜撰了北宋名将杨业一门男女老少抗击契丹的事迹,其中四郎探母、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等更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戏码。
作为大宋的对立面,辽国的幕后老板萧太后自然成了杨家将故事中的反派角色,被文人刻意丑化,背负阴狠毒辣的恶名。
有学者认为,自明中叶以后外患频仍,《杨家将》作者所处的时代,远有明英宗时的土木堡之变,近有嘉靖年间俺答劫掠京畿,这些战乱强烈地打击了华夏民族的自尊心,中原百姓再度想起了曾经被契丹、女真、蒙古族人支配的恐惧。
因此,文人们虚构了杨家将抗辽大获全胜、萧太后兵败身亡等热血情节。
这些故事就像给人打鸡血一样大快人心,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却都是歪曲历史,反而掩盖不了明朝中后期江河日下的现实。
历史上的萧太后,没有一个叫铁镜公主的女儿,也没有一个叫木易(杨四郎)的驸马,她不仅不是大反派,还是偶像派,从小就是契丹贵族中最璀璨的明珠。
辽朝自从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南征途中病逝,被挖空内脏塞满盐做成”帝羓”运回都城后,就陷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皇位之争。
那些年,叔叔杀侄子,近侍杀主子,杀到最后,一个叫耶律贤的皇族趁乱登上了皇位,他就是辽景宗。
辽景宗是个野心家,辽朝皇室内乱时,他一直在暗中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为日后夺权做准备。
其中,契丹贵族萧思温与汉人重臣韩匡嗣是他的得力助手,这两人还差点儿成了亲家。
萧思温的三女儿萧绰,是契丹贵族中有名的才女。”
绰”有轻盈柔美之意,她的名字,一说取自唐代诗人元稹”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的诗句,这两句诗暗含侍奉天子的意思。
但萧绰最初的未婚夫并不是皇帝,而是韩匡嗣的儿子,青年才俊韩德让。
韩氏祖先原本是蓟州玉田一带(今属河北)的汉人,后来被虏为奴隶,并得到辽太祖阿保机重用,跻身辽朝权贵。
在内乱中即位后,辽景宗迅速控制了大局,并以联姻的方式与萧氏贵族结盟。
政治利益高于一切,萧思温的女儿萧绰只好放弃与韩德让的婚约,被选为贵妃,随即册立为皇后。
入宫这一年,萧绰 17 岁。
萧绰的颜值应该很高,她备受皇帝宠爱,短短十余年间,为辽景宗生下三子三女。
宫廷生活并未禁锢这位年轻皇后的事业心,她想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萧绰是一个大才女,而她的丈夫辽景宗,却是个病秧子。
辽景宗 4 岁时就目睹其父在宫廷政变中被刺杀,受到了惊吓,留下了心理阴影,当上皇帝后更是积劳成疾,演变成了风痹之症。
随着病情渐重,辽景宗常年卧病在床无法处理国事,只好由皇后萧绰主持朝政。
史书说,”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萧皇后决之,辽景宗拱手于床榻而已”(《契丹国志》)。
这剧情,是不是很熟悉?
一代女帝武则天一定很有发言权。
萧绰掌权后,推行一系列改革,”任人不疑,信用必赏”,契丹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年谷屡丰”。
妻子实在太能干,到了 976 年,即位七年的辽景宗都想办理提前退休了,他干脆下诏,称今后皇后之言,写为”朕暨予”,并”著为定式”,即确立了萧绰摄政的地位,宫中二圣并尊。
一个心智
杨业之死 300 年后,一直到今天,随着杨家将系列小说、戏剧、影视的广泛流传,知道大宋开国名将潘美的人越来越少,而知道大奸臣潘仁美的人却越来越多。
历史讲究盖棺论定,可是当人们将历史演义中的原型潘美附会为潘仁美的时候,讽刺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名字虽然多了个”仁”字,但关于他的评价却走向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极端。
我们的历史传统向来同情和推崇悲情英雄,而在悲情英雄的对立面,一定要有一个衬托英雄形象的反面典型。
这样的历史,黑白分明,爱憎分明,是非分明。
没有人性的纠结,没有对错的两难,没有灰色的中间地带,尤其适合直来直去的人的口味。
杨业是史上罕见的悲情英雄,那么,对他的战死负有责任的潘美,就必须是同样罕见的大奸臣。
这就是典型的”英雄陪衬定律”。
然而,这样的历史,对于那个为了凸显英雄形象而被牺牲掉的反面典型,公平吗?
1真实的潘美(925—991),是北宋开国的大功臣,也是宣布宋朝成立的第一人。
公元 960 年,陈桥兵变后,赵匡胤虽黄袍加身,但仍需回兵开封,得到后周朝中文武百官,尤其是小皇帝柴宗训和太后的承认才行。
他想要兵不血刃,平稳得位,于是派出一个得力的助手先行回朝,去传达他的命令。
这个人就是潘美。
潘美与赵匡胤私交甚好,平时也以仁义出名,是”和平使者”的最佳人选。
但对潘美而言,这件事情却颇有风险,万一朝中有人被赵匡胤”篡位”的做法激怒,大家一怂恿,第一个被开刀的人就是他潘美呀。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潘美确实是个人才。
他没有辜负使命,稳定了朝局,协助赵匡胤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完成改朝换代。
宋朝建立后,潘美成为宋朝两任皇帝打江山、统一天下的左膀右臂,是宋初数一数二的功勋名将。
众所周知,赵匡胤得位后,为了防止黄袍加身的事情在自己的朝代重演,搞了一出”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首领的军权。
后来,又罢去掌握重兵的节度使之权,加强**对军队的直接控制。
但史书说”诸节度皆解兵柄,独潘美不解”。
为什么唯独潘美没被解除兵权?
一方面是他当时尚未掌握重兵,另一方面则是赵匡胤对他充分信任。
每次领兵打仗,潘美都把妻儿留在京城,以示忠心。
这样,潘美的军权越来越大,在统一天下的数场硬仗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史书记载,潘美在宋初主要建立了以下功业:不带一兵一马,只身劝服了意欲起兵反宋的节度使袁彦,使袁彦归顺宋朝,赵匡胤为此十分高兴,曾说潘美”不杀袁彦,能令来觐,成我志矣”;作为副帅随赵匡胤征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并在平定淮南后,镇守扬州,用 3 年时间把淮南治理得井井有条;又在湖南治理了 8 年,为后来平定南汉政权做好了准备;作为主帅,平定南汉,并在统一两广后兼任广州知州、两广转运使,干了 3 年,稳定了当地的社会和生产秩序,”岭表遂安”;作为副帅,平定南唐,整个南方至此基本纳入大宋版图;随宋太宗赵光义平定北汉,兵伐太原,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和手下副将杨业一起,两次击溃辽军南下的军队,取得雁门关大捷;……在 986 年雍熙北伐之前,潘美为大宋南征北战二十多年。
不论是平定南方各政权,还是抵抗辽军,他几乎没有败绩,被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任皇帝称为”柱国太师”。
他的职位,也随着一场场的胜仗而飙升,从最初的行营兵马都监(出征军队的副帅),一直做到雍熙北伐前的忠武军节度使,晋封韩国公。
难能可贵的是,潘美不仅打仗在行,治国也拿手。
基本上宋朝每拿下一个地方,潘美都是当仁不让的地方”一把手”,充当了促进该地区秩序和生产恢复的重要官员。”
上马治军,下马安民”,他是宋初难得一见的全能型人才。
虽然战功赫赫,但潘美在正史中几乎没有劣迹,没有飞扬跋扈、滥杀无辜或者奸诈凶狠等记载。
相反,他是一个颇有仁义之心的战将。
史载,赵匡胤代周自立后,
北宋名将曹玮是个预言家。
他在陕西主持军事工作的时候,有人给他带来关于夏州(今陕西靖边白城子)政权首领李德明及其儿子的一个小故事:李德明指派使者带着马匹跟大宋做贸易,但因为获利微薄而迁怒使者,要斩杀他。
没有人敢出来劝阻,只有李德明年仅十多岁的儿子站出来说,我们用马匹资助邻国,已是失策,如今还要为钱杀守边人,那以后谁还肯为我们效力?
李德明从此不再为边境贸易问题杀人。
曹玮听完这个故事,认为李德明的儿子年纪不大,却很善用自己的族人,一定有不凡的心志。
他很想见见这个少年,便一再派人去诱使他到集市上来,却都失败了。
无奈之下,曹玮只好派人去把他的容貌画下来。
当画像被呈献在曹玮面前时,曹玮盯着画上的少年惊叹道:”真英物也,若德明死,此子必为中国患!”
多年后,画上的少年称帝建国,纵横西北,一度成为大宋戍边军队的噩梦。
一切正如曹玮所预料的那样。
这个少年,便是后来西夏王朝的开国者李元昊。
1西夏王朝的故事,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显得遥远而神秘。
人们可能只有到宁夏银川旅游的时候,顺道去参观贺兰山脚下有着”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才会对这个逝去的朝代有些许直观的印象。
但在一千年前,西夏是中华大地上鼎足而立的三大政权之一。
它的立国,以及不容小觑的实力,将中国历史带入了”三国时代”:前期,它与北宋、辽并立;后期,它与南宋、金鼎足。
相比辽/金、北宋/南宋,西夏算是一个”国小民寡”的政权,以至于蒙古人一统中国建立元朝后,在给前朝修史的时候,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个政权的存在。
然而,不管是辽、宋还是蒙古,只要跟西夏较量过,就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只强悍的、打不死的小强。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人,是西羌族的一支,汉朝时就迁徙到河西走廊一带,以游牧为生。
唐朝时,由于吐蕃的强势崛起,党项人被迫向东部内迁到陇东、宁夏和陕北一带。
数百年间,党项人既与吐蕃、吐谷浑、回鹘等强族为邻,又不时与开疆拓土的隋唐帝国短兵相接,在夹缝求生中练就了彪悍尚武的民族气质。
尽管彪悍尚武是中国北方各族的共同标签,但其他尚武民族见了党项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党项人的民谚这样说:宁射苍鹰不射兔,宁捕猛虎不捕狐。
与明相伴不会暗,与强相伴不会弱。
正是凭借这种尚武的民族特性,在晚唐以后的乱世中,党项人不但未被征服,还逐步壮大起来。
壮大的契机源于唐末的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爆发后,党项人拓跋思恭响应唐朝皇帝的号召,拉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驰援长安勤王。
唐僖宗很感动,在黄巢被灭后赐予拓跋思恭大唐国姓——李姓,改名李思恭,这样,一个党项人变成了”国姓爷”。
不仅如此,唐僖宗还任命李思恭为夏州节度使,封为夏国公。
此后,李思恭和他的后代世袭节度使,成为陕北一带的藩镇势力。
2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族群部落迎来跨越式发展,一定是有英雄人物出现了。
李继迁便是这样的英雄人物。
他出生在宋朝开国后 3 年,即 963 年。
12 岁时,就因才能出众被当时的党项首领李光睿任命主管部落事宜。
982 年,李光睿的儿子李继捧接任党项首领。
即位后,李继捧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主动到宋朝国都开封觐见宋太宗,提出放弃世袭的夏州、绥州、静州、宥州、银州这五个州。
这个举动引起了一些不愿归附宋朝的党项部落的愤怒。
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联合自己的弟弟李继冲和亲信张浦等人,假装抬棺葬母,成功逃出城去。
数年后,李继迁集聚起一支军队,他成了党项人的新首领。
锋芒毕露的李继迁以诡计多端出名,在辽国的支持下,用几年时间就收复了原先的五个州,并夺取西北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改名西平府,作为都城。
1004 年,李继迁受到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袭击,混战时中箭,不久去世。
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继位为党项首领。
历史上对李德明的评价是,他不像其父那么锋芒毕露,而是更加讲究权谋。
北宋名将曹玮在李继迁死后,曾上疏奏请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准许。
以后宋朝只能看着这个西北边陲政权一步步坐大。
客观上,李德明继位的第二年,”国际形势”彻底变了。
宋辽两个大国经过 20 多年的战争后,于 1005 年达成澶渊之盟,握手言和,此后双方在外交上发力多于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这逼迫李德明采取了向双方同时示弱的”依辽和宋”政策。
与此同时,李德明积极向西扩张,使夏州政权的势力范围扩大为银、夏、绥、宥、灵、盐、甘、凉八州之地。
北宋名臣韩琦、范仲淹在追述李德明开疆拓土事迹时指出:”从德明纳款之后,经谋不息,西击吐蕃、回鹘,拓疆数千里。”
现在对李德明的战功评价颇高,但实际上,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甘州和凉州这两处关键的城池,其实都是他的儿子、年少英雄的李元昊打下来的。
李德明攻取甘州(今甘肃张掖)历时 20 年,前后 5 次出兵,包括一次亲征,均无功而返。
直到 1028 年,他派出李元昊,才”拔之”。
攻取凉州(今甘肃武威)同样如此。
1032 年,李德明”命元昊将兵攻凉州,回鹘势孤不能拒,遂拔其城”。
李德明在辽宋两大国面前”扮猪吃老虎”,最终目的却是想称帝自立。
只是在 1032 年年底,各项准备工作快完成之时,他突然病死。
李元昊于是正式上场。
3纵观历史,只要三代人连续有作为,基本上什么事都能干成。
这个定律适用于家族、族群乃至国家。
从李继迁到李德明,再到李元昊,虽然祖孙三代的个性与手段不尽相同,但推动党项建立自己的国家却是不变的逻辑。
李元昊年轻气盛,向来不满父亲李德明臣服宋朝的做法。
李德明生前告诫他说:”吾族三十年衣锦绮衣,此圣宋天子恩,不可负也。”
意思是,跟着大宋好吃好穿,还有什么不好呢?
李元昊则反驳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
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
用现在的话说,李元昊并不愿自己的族人整日锦衣玉食,而丢失了民族性。
虽然李元昊与其父李德明思想对立,但不得不承认,李德明在位时期执行的臣服宋辽政策,使得党项境内”有耕无战,禾黍如云”,这奠定了李元昊奋起反宋
几乎每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唐宋八大家,而八位大家分别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又如此不同:韩愈,我们自然会想起他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想起他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想起他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柳宗元,我们会想起他创造的成语”黔驴技穷”,想起他的《捕蛇者说》,想起他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欧阳修,我们会想起他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想起他那些婉约词……王安石,我们会想起古代继商鞅变法之后最大阵仗的”王安石变法”,想起他写过的一个神童如何”泯然众人矣”(《伤仲永》),想起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苏轼,我们会想起的更多,想起他的千古名篇,想起他的豪迈豁达,甚至想起他的东坡肉……苏洵,我们至少会想起,他是苏轼的父亲,”三苏”之一……苏辙,我们会想起,他是苏轼的弟弟,”三苏”之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中的”子由”……曾巩……是的,想起曾巩,只剩下一个省略号。
这位曾先生,纯粹是由于中国人对于数字”八”的迷恋才来凑数的吗?
1曾巩出生在 1019 年,他生活的年代迄今近千年。
在这一千年的时光里,他的文章受到冷落,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透明人”,不过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也就是说,在民国以前的八百多年中,曾巩是古文写作领域大神级的人物。
只是今人无法领略和感受罢了。
欧阳修在世时,当了相当长时间的北宋文坛盟主,地位很高,当时就被称为”今之韩愈”。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个席位,即以欧阳修领衔,其他五人,要么是他的弟子,要么靠他的赏识才开始扬名。
作为文坛盟主,欧阳修生前就在物色自己的继承人。
在遇到苏轼之前,他实际上已经认定曾巩是最合适的人选。
那时候,曾巩并无功名,但他的文章深得欧阳修推崇。
欧阳修曾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曾巩)为喜。”
又说,”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
欧阳修对曾巩的爱,那是超出一般的爱。
只要是难得一遇的好文章,糊上作者名字,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认定是曾巩写的。
他曾把苏轼的文章当成曾巩写的,也曾把王安石的文章错认为曾巩写的。
1057 年,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阅卷读到一篇好文,定为第一名,但转念一想,这肯定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最终将此文降了一个名次。
等到揭榜,才发现原来是苏轼的大作。
曾肇后来写文章纪念兄长曾巩,说欧阳修是文坛宗师,曾巩出道晚一些,但与欧阳修齐名,”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
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
虽然是捧自己的哥哥,但曾肇这段话并无夸张。
事实上,曾巩生前的文名确实很盛,获得的评价也相当高。
连苏轼都把曾巩当作欧阳修门下最厉害的那个人,他写诗说:”醉翁门下士,杂沓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王安石在给曾巩的诗中写道:”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后来,王安石又对别人说,在我交往的人中,曾巩的文章”不见可敌”。
要知道,发出这些议论的人,都是自视甚高的文坛、政坛大咖。
可见,曾巩真的是”无敌”,不然没有人会愿意为一个终生沉沦下僚的文人抬轿子。
《宋史》评价说,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在大师辈出、群星闪耀的时代,没有做过高官的曾巩,能够打出一片天地,确实不容易。
不过,曾巩最终还是错过了文坛盟主之位。
原因不是他不够格,而是与他同时代的苏轼太过光彩照人了。
既生瑜,何生亮。
尽管曾巩的个人性情更接近欧阳修,但欧阳修在发现苏轼之后,经过权衡,还是明确地把文坛盟主之任,付与苏轼。
近代朝鲜文学家黄玹,把曾巩与苏轼的区别,说得十分到位:”北宋多大家,而法胜者莫如南丰(曾巩),以无法胜者莫如东坡(苏轼)。”
用金庸武侠小说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曾巩就像郭靖,一招一式都有师承,中规中矩,却无人能敌;而苏轼就像令狐冲,无招胜有招,不仅厉害,而且是武林中特立独行的异类。
然而,也因为曾巩的文章”有法”,苏轼的文章”无法”,有法可学,无法难学,所以后世学曾巩的人多,学苏轼的人少。
到了南宋,在理学家的推崇下,曾巩的名声已超越苏轼。
朱熹对”宋古文六大家”中的其他五位并不感冒,唯独对曾巩推崇备至,并致力于学习曾巩的文法。
朱熹在成名后,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将曾巩推到一个很高的地位,称他是自孟子以来的作文高手,说他的文笔”峻洁””平正””好懂””简庄静重”。
后人对曾巩的评价深受朱熹的影响,认为曾巩的文章既明道理,又自然平近,且规范端正,可以作为范本学习和效仿。
曾巩的经典地位,由此逐步确立起来。
明代万历年间,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全书 164 卷,收文 1450 篇,多次再版,在明代后期文坛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四库全书总目》称:”世传唐宋八家之目,肇始于是集。”
”唐宋八大家”这一称号,就是从茅坤这里开始流传开来的。
自茅坤以后,明清两代关于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选本,多达二三十种。”
唐宋八大家”这一概念,遂深入人心。
而曾巩,则持续受到明代唐宋派、清代桐城派等主流文学派别的一致推崇,一直红到了民国。
直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曾巩的文学遗产才因为思想主题、审美趣味等出现转向而受到冷落。
宋代文学研究大家王水照在《曾巩的历史命运》一文中说,文化和文明的嬗变发展,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任何时代的读者和作者,总是根据自己的时代需要和文化发展的趋向来取舍传统,因而使传统文化有的盛誉不衰,有的遭冷落遗弃,或者是同一对象的某些部分光景常新,另一些部分却黯然失色。
曾巩在 800 多年间受追捧,以及在近 100 年受冷落,都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我们如果能站在更长时段的河流里去看待一个历史人物声名的起起落落,就能理解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非浪得虚名,更不是凑数。
因为,我们眼下的观点和经历,并不能代表历史的全部。
2曾巩不仅身后之名起落不定,生前也命途多舛。
现在说起江西南丰曾氏,是当地人的一大骄傲。
这个家族在北宋文坛、政坛光芒四射,盛极一时。
追根溯源,虽然曾巩的祖辈和父辈已经有了功名,但真正厉害的
苏序是个大善人,乐于救助穷人。
有个人经常受到他的施舍,就想报恩。
这个人懂风水,对苏序说,我发现了两块好墓地,”一富一贵”,您可以选一块。
苏序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
意思是,要贵不要富。
那人便把苏序带上眉山,一起去看那块能保子孙显贵的墓地。
点燃一盏灯放在地上,风吹不灭。
后来,苏序将自己的母亲葬在那块墓地。
这是明朝人讲的故事,听起来没头没尾,怪诞不经。
但没关系,只要读者知道苏序是谁,这个故事就完整了。
苏序是宋朝人,世居四川眉山。
他有个儿子叫苏洵,生于 1009 年。
苏洵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
1苏洵 19 岁娶妻程氏,第二年生了个女儿,可惜不满周岁就夭折。
此后两年,程夫人都未能怀孕,苏洵很着急:年过二十了,还无后,压力山大。
22 岁那年,苏洵开始拜生育信仰界的男神——送子张仙,据说每天烧香很虔诚。
3 年后,子嗣接连不断,几乎一年生一个子女:1033 年,苏洵 25 岁,他和程夫人又生了一个女儿(10 岁夭折);1034 年,生了一个儿子(4 岁夭折);1035 年,又生了个女儿(19 岁出嫁后不久病逝);1037 年,生了苏轼;1039 年,生了苏辙。
苏洵很”摇滚”,经常一人打起背包,乘船或骑马,四处游玩,结交朋友。
他写过一首诗,总结了自己早年的生活: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最后一次出远门,37 岁的苏洵撂下 9 岁的苏轼、7 岁的苏辙,一个人逍遥去了。
有人说他其实是参加科举去了。
他先乘船出川,骑马去了当时的帝都开封。
然后一路向南,去了江西。
在九江,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雷简夫的人。
整整 3 年后,他接到一封家书,被告知父亲苏序病逝,这才仓促归家。
他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在当时,所有人都把苏洵当成了浪荡子。
只有父亲苏序,在别人用怪异的眼光看待自己儿子的时候,始终笑而不语。
别人也不知道苏序的笑而不语到底代表什么。
苏洵一生中参加过三次科举,最早的一次是在 18 岁。
他有个二哥,叫苏涣。
当地人都认为苏涣比苏洵有出息多了。
苏涣 24 岁考中进士时,苏洵 16 岁,想追随哥哥的步伐,奋斗了两年后去参加科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后世看来,苏涣的名声远远不如他的弟弟。
但实际上,苏涣是整个家族气运转变的关键人。
苏涣的中举,打破了苏家”三代皆不显”的局面,成为这个平民家族上升为官宦家族的第一人。
苏轼后来在给苏涣写的祭文中说,伯父为官清廉,四海奔走,把家都忘在一旁,而今亡故,家中却一贫如洗。
这就是眉山苏家的家风。
父亲苏序的死,改变了苏洵的人生。
从 1047 年到 1056 年,他有十年未出四川。
后人说,这是苏洵闭门求索的十年。
2那些年走过的路,遇见的人,都成了苏洵自我提升的参照物。
他厌倦了为科举而读书作文,把自己早年写的数百篇科举时文,一把火烧掉了。
然后,”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他只读孔孟、韩愈以及其他贤人之文。
经过多年苦读后,用苏洵自己的话说,胸中积攒的话越来越多,一提笔,化成文字自动流淌出来,每篇都是”有为而作”,经世致用之文,不再是以前那种空洞无用的应试文章。
他练成了一个本领,能够预见科举的潮流。
但凡这种人,不是被当作神人就是被当作傻子。
但他不在乎,他也无须自己去证明自己的预见是否正确。
他的两个儿子,经过他的训练后,将代替他投身考场。
他曾送两个儿子到州学读书。
州学教授刘巨是眉山当地的名士,教了苏轼兄弟俩声律、作对子等本领,这是当时科举注重诗赋文采,在地方教学内容上的落实。
有一次,刘巨在课上赋诗咏鹭鸶,念到最后两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轼当即说,老师的诗好是好,但最后一句改成”雪片落蒹葭”如何呢?
刘巨听后说,我当不了你的老师了。
苏洵自己给两个儿子编了数千卷书,当作教材,并对儿子们说:”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就是说,读完这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绰绰有余。
他也不照科举大纲来教儿子们,而是以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为范文,让他们学写古文。
多年后,苏轼兄弟参加科举。
那一年,科举风向变了,由重诗赋改为重策论,而主考官正是欧阳修——苏轼兄弟背诵和模仿他的文章,对他的风格太熟悉了。
苏洵不仅预见了科举风气的转变,还押中了主考官。
他在两个儿子同时考中进士的光辉事迹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难怪宋人编段子说,苏轼兄弟考试前,担心两人必有一人落榜,苏洵让他们别担心,到时一人和题,一人骂题,保证全中。
苏洵自己不屑于考科

《文治帝国:大宋 300 年的世运与人物》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