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2

>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2

最爱君著

本文标签:

来源:知乎推文   主角: 郑焕坚吴润凯   更新: 2022-09-17 13:19:16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郑焕坚吴润凯《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2》讲的是像看短篇小说一样读历史

第1章

精彩节选


十多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历史系的学生几乎人手一本《历史学家的技艺》,作者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
这本小册子,比起他的大部头史著,确实只是如其本人所言,仅是”一个技工的笔记本”。
但正是这样一本小册子,却成了一代代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启蒙书。
 如今,我仍能记得马克·布洛赫在书中对历史美感的推崇。
他说,历史”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
他一再强调,”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
这种认识,跟中国最古老的史学传统有着惊人的一致。
只可惜,我们现在很多历史著作,把这个传统弄丢了,写出来的东西枯燥难读,毫无美感和诗意可言,不知吓跑了多少求知欲旺盛的年轻人。
 物极必反。
近几年,新的传播媒介兴起后,历史迅速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
它的意义被反复消解,真实性被弃置不顾,为了一句”通俗好玩”,让各种戏说、伪史随着猎奇的大众心理,泛滥成灾。
而这无疑又成了历史学的另一种厄运。
 任何时候,真实都是历史的本质。
尽管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抵达历史的真实,尤需辨析,但不能把真实当成历史的一件外衣,想脱就脱。
历史情境的构建与历史人性的洞察,都需要出之以史料、史实和史识。
这是一个学会独立思考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史观。
幸运的是,我在毕业后做了将近十年的记者,在这个以真实性为生命线的职业里,摸爬滚打,隐约发现了从现实(新闻)通往历史的一条幽暗通道。
 我们创办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正是理解了现实(新闻)与历史共通共融之后的一种创作实践。
我们要求自己,写出来的文字一定要有史实与史料打底,一定要有现实的观照,一定要好看、耐看。
两年来,我们坚持以新闻深度报道的规范和方式来指引我们的历史写作,虽不能说获得了多大的成功,但多多少少赢得了一些好评。
 ”最爱历史”的第一本书自去年 10 月面世以来,深受大家的喜爱,一路加印了十几次。
你现在看到的,则是”最爱历史”的第二本书,为了保持出版的连贯性,遂沿用第一本书的书名。
想必各位应该知道,不是我们想偷懒。
 本书的作者最爱君,系”最爱历史”三人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分别是郑焕坚、吴润凯和陈恩发。
郑焕坚和吴润凯都是《南方都市报》原高级记者,同时是本书的主创作者。
另外,陈恩发也是本书的主笔之一。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过,一个国家的国民,对本国的历史应该始终抱有温情与敬意。
我们一直奉此为圭臬,也希望用本书的文字唤醒你深埋心底的历史的温度。
 是为序。
 最爱君 2019 年 5 月 8 日,记于广州 备案号:YX015yNdLK65O1r70
1 秦始皇嬴政的亲生父亲是谁?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度成为历史疑案。
 只因卫国商人吕不韦,为了做成那桩”奇货可居”的大买卖,在一次筵席上,将宠妾赵姬献给后来的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赵姬来到子楚身边后,”至大期时,生子政”。
 于是,两千多年来,不断有人传言,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
老谋深算的吕不韦以一招移花接木,将已经怀有自己孩子的赵姬献给子楚。
 历代多有史学家对此进行反驳。
我在此只说一个漏洞。
 《史记》中提到的”大期”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为 12 个月,一为足月分娩的日期(所谓十月怀胎)。
 若是十个月左右,赵姬怀孕,应该是从与子楚在一起时算起。
若不然,子楚再傻,也不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妻子一边与自己成婚,一边和吕不韦旧情复燃。
如果赵姬确实是在十个月后生下嬴政,那就与吕不韦没什么关系。
 ”大期”若作 12 个月来解释,那子楚更可以放心。
吕不韦总不能先把赵姬送出,之后两个月内在自己眼皮底下”作案”。
 不过,《剑桥中国秦汉史》则引用另一种颇为可信的说法:”大期生子政”这一句,”是一个不知其名的人加在《史记》之中的,为的是诽谤秦始皇,说明他政治的和出生的非正统性”。
 毕竟,当一个新王朝建立后,尽一切可能抹黑前朝统治者,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中,屡见不鲜。
 无论如何,吕不韦的野心已逐步实现。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子楚,原本在赵国作人质,通过吕不韦的协助,认其父安国君(后来的秦孝文王)的宠姬华阳夫人为母,返回秦国,之后更是顺利登上王位。
 为子楚扭转乾坤的吕不韦,终于迎来自己事业的春天。
 只是,子楚的爷爷秦昭襄王”超长待机”,一个人在位就长达 56 年。
随后的安国君和子楚又都短命,一个在位仅仅三天,一个三年,他们都没机会延续大秦的霸业。
 公元前 247 年,大秦帝国迎来他的新主人——13 岁的秦王嬴政。
 2 坐落于渭河北岸的咸阳宫,神霄绛阙,气势恢宏。
就连将门出身、12 岁便能杀人的燕国勇士秦舞阳来到这里,见识了大秦帝国的雄伟气魄,也不禁胆战心惊。
 荆轲刺秦王是 20 年后的事情,可此时,身处宫中的嬴政也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偌大的咸阳宫,暗地里不知还隐藏着多少凶险。
此时的嬴政,还不是大秦真正的领袖,年少的他骤然被推向权力之巅,似乎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或许也想不到 26 年后,自己将一统天下,完成祖辈未竟的伟业。
 此时,摆在嬴政眼前的,有一座大山,那便是任两朝宰相,执掌朝政的吕不韦。
 位高权重的吕不韦对秦国有功,不仅体现在他扶持子楚上位一事上,还在于其执政期间的贡献。
 首先,针对秦国的大屠杀政策,吕不韦提倡”义兵”。
 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一向崇尚武力。
当年长平之战,秦军残忍坑杀 40 万赵卒,秦国名将白起已意识到大屠杀的严重性。
 当秦昭襄王命他接着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时,白起拒不受命,劝说道:”长平一战,赵国人死伤惨重。
如今国内同仇敌忾,大力发展生产。
王若发兵,即便兵力比之前多一倍,也难以对付赵军十倍于前的防守。”
 秦军到后,果然遭到赵国顽抗,徒劳无功。
 吕不韦所主张的”义兵”,正是为抑制杀伐。
他提出,秦军所至之处,应为民除害,不扰民,不乱杀戮,几乎放弃了商鞅变法时建立的”计首授爵”制度。
 据史书记载,在吕不韦执政期间,秦军只有一次大屠杀的记录,即秦王政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
秦人嗜杀的不良习惯有所收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六国军民的反抗情绪。
 其次,吕不韦大肆招揽人才,其手下宾客三千,不仅是为自己服务,更为
初平三年(192 年),董卓死了。
 在权倾朝野三年后,董卓被灭三族,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家族顷刻间烟消云散。
似乎没有人同情董卓,无论在史书,还是小说戏剧中,他都是反派,脸上一个大写的”坏”字。
 那么,被嫌弃的董太师到底有多不堪呢?
 1 董卓的少年时期颇为励志。
 他所生活的凉州,是当时汉羌百年战争的前线,民风彪悍,猛将如云,就连妇女都能”挟弓而斗”,正如史学家夏曾佑所说:”东汉经羌胡之乱,天下精兵猛士,恒聚于凉州。”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活下来就已经不是省油的灯。
 董卓偏偏还生得人高马大,一个人顶一个连。
史书说他”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就是说,董卓仗着自己力大无穷,马上常备着两副弓箭,并能在骑马的时候左右开弓,战斗力惊人,天生就是当大哥的料。
 董卓从军入伍之时,正值东汉朝廷多次派兵平羌,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在 30 年的岁月里,董卓与羌族进行过大小百余战,又笼络李傕、郭汜、张济与樊稠等凉州豪强,组成了威震一方的军事集团,从无名小卒白手起家,凭借赫赫战功拜将封侯。
 拥兵自重的董卓自然引起东汉朝廷的忌惮。
 汉灵帝曾下诏命董卓进京为少府。
少府掌管天下赋税和宫廷起居,是个美差,可是没有实权。
 董卓不傻,知道是个坑,就不往下跳。
他上表称:凉州贼寇未灭,正是臣为朝廷奋发效命的时候,且弟兄们跟我相处日久,感情深厚,车马都让他们拦下来了,去不了,只好愧对陛下。
 汉灵帝去世前,又下诏改封董卓为并州牧,并令其将兵权转交给皇甫嵩。
这次董卓接受了任命,但死活不肯交出兵权,而是带着兵马驻扎在河东,密切关注朝中消息。
 2 潜伏多年后,董卓终于等到机会进军洛阳,而引狼入室的是屠夫出身的外戚——大将军何进。
 东汉自汉和帝始,皇帝多幼年即位,经常出现外戚掌权的情况,而皇帝亲政后,为夺权不得不依靠身边的宦官。
于是,外戚与宦官陷入了长期的争斗。
 中平六年(189 年),汉灵帝去世,其长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皇帝的舅舅何进执政,外戚与宦官的”百年战争”即将落下帷幕。
 何进上台后,袁绍劝他将宦官斩尽杀绝,称宦官执掌大权,坏事做尽,大将军如果能将其铲除,是为天下除害。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家族连续有四代人官居”三公”)的汝南袁氏,典型的门阀士族。
宦官乱政时,曾发起两次党锢之祸,大肆迫害士大夫,袁绍的建议主要是为自己的阶级考虑,但对何进也有利无害。
 何进却犹豫了,他本来只是个杀猪的屠户,问他猪肉怎么卖可能还行,谈到政治,他就糊涂。
 宦官集团打听到风声,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们趁何进入宫之时一刀砍下他的脑袋,之后草拟诏书,准备昭告天下。
宦官们不知道,他们引爆了一颗定时炸弹。
 何进死前,已经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手握杀伐大权,王允为河南尹,管理京中治安,并且听从袁绍建议,召武猛都尉丁原、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为威慑宦官做准备。
 何进一死,袁绍的人马就在京城大肆屠杀宦官,看见没长胡子的男人就杀,几天之内竟杀了两千多人。
很多小伙子一见袁绍部队的大刀砍过来,急忙大喊,脱裤子验明正身。
丁原也带着数千人马进军河内,在京城外围制造骚乱,为诛杀宦官制造声势。
 此时,董卓一直驻扎在洛阳城西的夕阳亭,静待城中消息。
斥候先后来报,称何进被刺杀、袁绍带兵捕杀宦官,董卓都不为所动。
 直到董卓听到最后一个消息,中常侍张让挟持皇帝刘辩和其弟弟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
他才抬动肥硕的身体,起身望向京城方向,只见那边火光冲天,于是下令追击。
 皇帝一行人逃到了黄河岸边,京城的大臣已经追上来。
张让自知大势已去,对刘辩说:”臣等尽灭,天下将乱,陛下保重啊!”
之后投水自尽。
 至此,外戚与宦官在历经 90 多年的斗争后同归于尽,东汉的政治局面在这一刻悄然发生转变。
正如张让所说,一个真正的乱世即将到来。
 正当皇帝一行人惊魂未定,董卓及时赶到,将少帝迎送回京。
 3 董卓最初进入权力真空的洛阳,其实挺没有底气,当时他手下只有三千兵马。
因此,董卓故弄玄虚,让手下趁夜悄声出城,第二天再大张旗鼓入城,每隔几天就这么忽悠一次。
这可把朝中大臣吓坏了,他们以为董卓把凉州的兵马都搬到了洛阳。
 随后,董卓收编何进的残部,并以高价收买丁原的亲信吕布。
当时丁原已经是执金吾,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是董
阶层的锁链是可以打碎的。
这是宋武帝刘裕的经历将要告诉我们的。
 1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刘裕的祖先,据说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
永嘉之乱时,家族随晋室南迁至京口,沦为陈寅恪先生所说的”次等士族”。
 他的乳名叫”寄奴”,有寄人篱下、身如浮萍之意,一听就是个苦命人。
 刘裕出生时家里很穷,穷到差点儿养不活他,母亲因难产去世,父亲实在没钱请乳母为他哺乳,本想将他遗弃。
幸亏其他妇女伸出援手,这才捡回一命。
 长大后,刘裕和两百年前自称汉室宗亲的前辈刘备一样,靠卖草鞋为生。
同时还躬耕于丹徒田间,他干活用的农具后来还被珍藏在宫里,供子孙瞻仰,以纪念这段艰苦岁月。
 刘裕本人更忘不了的,应该还有因赌钱而被人毒打的青葱岁月。
 东晋时,流行一种叫樗蒲的赌博,类似于后世的掷骰子。
 年轻的刘裕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技术却让人不敢恭维,有一回竟然欠了当地世家大族刁逵三万钱的赌债。
 刘裕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自然无力偿还,被刁逵绑在马桩上当众鞭打,忍受邻里乡亲的讥笑嘲讽。
刘裕一向好舞枪弄棒、骑马射箭,长得身强体壮,任凭皮鞭如雨点打在身上,咬紧牙关不肯低头,倒是条好汉。
 此时,刘裕的好友、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恰好路过,替他还了赌债,将他解救下来,他也是乡里少数还敬重刘裕的人。
 王谧曾对刘裕说:”卿当为一代英雄!”
 刘裕一直记着这句话,尽管一无所有,但他从不焦虑。
 2 与刘裕不同,他的同龄人桓玄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一个刘寄奴,一个桓灵宝,光看乳名就带着鲜明的阶级色彩。
 东晋时,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与谯国桓氏轮番登场,分庭抗礼,和司马氏共治天下,将门阀政治推向顶峰。
桓玄出生于太和四年(369 年),是大司马、丞相桓温的幼子。
 当时正是桓温的事业巅峰,他带兵平定蜀地、三次北伐,独揽朝政十余年,甚至擅行废立,俨然是东晋的统治者。
位高权重的桓温野心膨胀,甚至有诛灭王、谢,自立为帝的想法。
 有一天,桓温躺在床上对亲信说:”如果一直这么默默无闻,死后一定会被文、景二帝(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所耻笑。”
 说到此处,他霍然起身,说出那句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如果不是王、谢两家屡次从中阻挠,朝廷就该改姓桓了。
 桓温病重去世时,桓玄才五岁,承袭其封爵南郡公,桓温的弟弟桓冲接过桓玄的兵权。
由于桓温晚年的悖逆之举,桓氏被定为”篡逆”,为朝廷所疏远,不再执掌权柄,但是他们的老底依旧强大。
 当桓冲离任扬州刺史时,地方的文武官员都来相送。
 桓冲对一旁的侄子桓玄说:”这些都是你家的门生故吏呀。”
 年少的桓玄当即掩面哭泣,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诧异。
 或许,桓冲的话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是桓氏没落,旧官属虽多,却挽不回朝堂上的颓势;二是桓氏门生故吏遍天下,卷土重来还未可知。
 在以雄豪自处的桓玄眼中,叔父的意思是后者。
带领桓氏夺回大权的理想,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他心里,也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自负的性格。
 因受朝廷猜忌,桓玄直到 23 岁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之后又出任义兴太守,这些官职与当年的桓温不可同日而语。
桓玄满怀忧愤,登高俯瞰,叹道:”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3 当桓玄还在为官职低微抱怨时,刘裕连正经工作都没着落。
此时,这个穷困潦倒的赌徒结婚了,其妻臧氏的父亲是郡里的功曹。
 当男人有了自己的家庭,自然会变得成熟一些。
刘裕不忍心让妻儿跟着自己受苦,决定谋一份正当差事,于是投身北府兵,开始他的戎马生涯。
 北府兵是发源于京口一带的一支劲旅,由谢玄所创建,军中多是北方侨民中的骁勇之士。
在太元八年(383 年)淝水之战,前秦百万雄师压境的危机中,北府兵负责长江防务,力挽狂澜,是东晋朝廷的顶梁柱。
 刘裕身材高大魁梧,天生就是当军人的料。
初入军营,刘裕就被冠军将军孙无终看中,任命为司马(军事参谋)。
 一直到而立之年,刘裕都是北府兵的中下级军官,虽然看不到什么前途,至少可以吃饱饭,老婆孩子也不用跟着挨饿。
若无战事,他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就将安稳地度过一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东晋战火不断,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 年),五斗米道首领孙恩以鬼神符箓鼓动老百姓起义。
孙恩起义军迅速占据江东八郡,军队一度增长到数十万,并大肆屠杀士族地主,兵锋直指京师建康,东晋朝廷为之震惧。
 平定叛乱的重担,落在了北府兵名将刘牢之身上。
 刘牢之是员猛将,出生于尚武世家,成名于淝水之战,曾率五千精兵在洛涧大破前秦军队。
军事才能一流,政治意识有点儿
1 在当上皇帝 13 年后,贞观十三年(639 年),唐太宗李世民向史官褚遂良提了一个要求:”爱卿,朕想看看本朝的国史。”
 没想到褚遂良却说,按照史学界传统,皇帝不能看当代史,于是他严词拒绝了李世民,李世民对此有点恼火,他说:”朕有『不善』的地方,你也会记下来吗?”
 褚遂良的回答是:”秉笔直书本朝的历史,本来就是史官的职责。”
 一句话,呛得极力维护”明君”形象的李世民,一时无话可说。
可他心心念念,对发生在 13 年前的一件旧事总是铭刻在心——那就是发生在公元 626 年的玄武门之变。
多年来,李世民对于史官们如何阐述这件事,心里一直惦记得很。
 在被褚遂良拒绝一年后,贞观十四年(640 年),按捺不住的李世民直接给宰相房玄龄下了命令,要求观看国史。
这次,宰相房玄龄不敢违逆皇帝的旨意,在经过万分紧急的删改后,两部记载唐朝初年国史的《高祖实录》《太宗实录》被呈现在李世民面前。
 在看到自己最关心的玄武门之变被写得比较隐晦后,李世民下令说,没关系,你们直接写啊,我当初杀某些人,就像周公杀管叔、蔡叔安定周朝,还有季友毒死叔牙安定鲁国一样,都是为了”安社稷、利万民”啊。
 李世民指的某些人,核心人物就是说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的同父同母的亲大哥、大唐帝国原本的接班人:太子李建成(589—626 年)。
 对于李世民心心念念的这些事,就在李世民指示史官们应该怎么”写历史”的前一年,黄门侍郎刘洎就向李世民建议说:”天底下很多事,即使褚遂良不记载,史官不记载,天下人也会记载。”
 但李世民顾不得这么多,在他看来,他所极力维护的”明君”形象,容不得马虎,所以他需要在国史中为自己”润色”粉饰一下:一方面是为自己进行”品牌包装”;另一方面,则是要把政治对手们”有艺术的”践踏抹黑。
 于是,在经过李世民的”修改指示”后,根据唐朝国史编撰而成的《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以及后来的《旧唐书》《新唐书》,对于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太子李建成,大概是这么写的:”建成荒色嗜酒……骄态纵横,并兼田宅,侵夺犬马……有禽犬之行……同恶相济,掩蔽聪明……昵近小人……信谗恳,疏骨肉……”——按照史书的说法,李建成就是个人面畜生,言下之意,他被”英明神武”的弟弟李世民所杀,也是很有道理的,似乎李建成是咎由自取。
 但拨开历史的迷雾,李建成,真的如此不堪吗?
 2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 年),农历六月,心急如焚的李渊,在晋阳(今太原)焦急等待着两个人的到来。
他等的,是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尽管在此后的人生中拥有多达 22 个儿子,但李渊与妻子窦氏,却只有四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长子李建成、二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
三子李玄霸早逝,所以李渊对于自己嫡传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非常爱护。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作为太原地区最高军政长官的李渊,也有意起兵反隋,于是他秘密派出自己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到河东地区秘密招贤纳士、笼络人才,历经两年准备,起兵已势在必行,18 岁的二儿子李世民催促父亲李渊说,应该开始干了。
 但李渊却坚持要等到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回到晋阳后,才正式举兵,他告诫李世民说:”你哥哥和弟弟都还没回来,我们此时举兵,他们岂不是将陷入险境?”
 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归来后,万分焦虑的李渊才放下心来,隋朝大业十三年(617 年)农历七月,李渊最终率领三万军队宣布起兵、直扑长安。
 接下来的历史,李建成隆重登场。
 在进军长安的路途中,李建成治军严整,对于军队沿途经过的田园瓜果蔬菜,”非买不食”,对于百姓”秋毫不犯”,出兵仅仅九天时间,李建成就率兵攻克西河,这让刚开始还担心李建成太过年轻不懂行军打仗的李渊大喜过望。
 攻克西河后,李渊的军队一度遭遇大雨,被困阻途中,当时兵粮匮乏,军心一度动荡,有人甚至建议李渊应该退守晋阳,此时李建成又力主应该继续前进,最终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的力排众议下,李渊决心继续进军长安。
 最终,在李建成的协助指挥下,李渊率军突入关中,李建成则率兵扼守关中地区的要塞潼关,并击败隋朝名将屈突通,随后,李建成的部下雷永吉又率先攻入长安城中,为李渊部队攻克长安立下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功。
 从公元 617 年农历七月在太原起兵,到农历十一月攻克长安,短短三个多月、一百多天时间,李渊在李建成的主要辅助下攻克了关中地区,从而为第二年建立大唐一举奠定了军事、政治、经济基础。
在这方面,作为李渊部队的左路统帅,28 岁的李建成当居首功。
而在后来经过篡改的史书描述中,攻克关中地区,被描写成了是当时仅仅只有 18 岁的李世民的首倡和功劳。
 3 在这场后世称为”晋阳兵变”、为期三个多月进军长安、建立大唐的伟大战役中,28 岁的李建成立下了不世功勋。
鉴于李建成出色的军事政治才能,在夺下长安后半年,618 年五月,李渊正式建立唐朝,并将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
 公元 618 年的中国仍然四分五裂,此时隋炀帝刚被叛军所杀,各路军阀鼎立,为了完成国家统一及下一步的建国任务,李建成责无旁贷地协助父皇李渊开始经营大唐帝国,并掀开了唐朝初年大规模统一战争的序幕。
 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尽管天纵英
黄袍加身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失眠了。
 史书记载,他夜间常常不能入睡,干脆起身披衣,微服造访在京的大臣。
搞得很多高官也睡不好觉,不敢脱去衣冠,搞不好皇帝半夜就来敲门了。
哪怕漫天风雪,也不能阻止赵匡胤半夜起来溜达。
 皇帝患上了失眠症,这俨然已是新王朝的头等大事。
但好像没有人有特别好的对策,有个侍卫向赵匡胤进献了一把隐藏在手杖里的宝剑,祝愿皇帝有个安全感,可以睡个好觉。
 这个侍卫看出皇帝实际上患的是恐惧症。
 然而,赵匡胤似乎很不满意大家对他”有病”的猜测。
汴京的新宫殿落成后,他直接坐到正殿上,让人把所有门窗都打开。
他对左右的人说:”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
意思是,我的内心坦荡荡,没毛病。
 有病的人都会说自己没病。
 1 一个普通人睡不好觉,那是个人问题,但一个皇帝睡不好觉,就是政治问题。
 赵匡胤当皇帝当得并不快乐。
有一次罢朝后,他一个人闷闷不乐了很久,然后对内侍说,你以为做皇帝很容易吗?
差点就说”你以为容易你来当好了”。
 这种话当然是话外有话,但不见得就是矫情。
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得不到就拼命追求,得到了就死命守住,所以都不容易。
 《诗经》里有一个失眠的男子,因为想得到一个美女,导致彻夜难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名男子,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失眠者:因为得不到而睡不着。
 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患有严重的失眠病。
他忧患楚国被强国所夺,并因奸臣的谗言和排挤而被流放,在谪地写下不少讲述失眠痛苦的文字。
比如:”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又比如:”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这是因为(害怕)失去,而睡不着。
皇位,也是如此。
 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中国历代帝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狂躁啦,忧郁啦,妄想啦,神经衰弱啦……没病的没几个。
 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是帝王群体中的高发病。
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
失眠喜欢缠上的群体,不是失败者,而是成功者,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
官员和富豪往往是最睡不好觉的。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口碑算可以的,但他后期患了严重的失眠症。
史书记载说是”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要么几天不吃饭,要么通宵不睡觉。
他的性格由此改变,变得猜忌心很重,经常幻听幻视,有时候整夜整夜自己跟自己说话。
麻烦就来了,苦了他底下的大臣们。
即便你只是说错了一句话,走错了一个步子,甚至只是呼吸不均匀,在他面前喘息了一下,他就亲自上阵,加以狂殴暴打,直到打死为止。
打死了再把尸体陈在天安殿前,供人”瞻仰”。
 拓跋珪的病,应该是长期服食寒食散中毒表现出来的精神症状。
总之,一个英明的皇帝就这么毁了。
人设因为失眠彻底坍塌。
 还有一些奇葩皇帝,史书对他们的记载是通宵饮酒纵乐。
我们以前以为这是没有权力监督和制约下最高当权者的一种享受的生活状态,但其实,通宵饮酒纵乐可能是他们对抗失眠症的一种方式而已。
个中苦痛,几人能解?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君臣酣饮,从夕达旦,以此为常”。
甚至隋兵已临长江,君臣依旧奏乐作诗,照饮不误。
 宋人真德秀评价陈亡国的原因时说:”陈后主君臣酣饮,自夕达旦,以此为常。
其后,隋师东下,不为深备,奏技纵酒,赋诗不辍,陈国遂亡。”
 没
1权力交接,自古就是门技术活,个中门道耐人寻味。
宋太宗赵光义深谙此道,他在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留下一个”斧声烛影”的未解之谜后,接过大宋的领导权。
照理说,兄终弟及,名不正言不顺。
即位几年后,赵光义就抛出了其母杜太后的遗命”金匮之盟”。
据说,陈桥兵变的第二年(961 年),杜太后病危,自知不久于人世。
她将大臣赵普叫至病榻前,当着他的面问一旁的赵匡胤:”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天下的吗?”
赵匡胤不忘母亲养育之恩,给出教科书般的答案,说:”都是多亏祖上积德,太后行善。”
杜太后一听反而不乐意了,说:”错,你得天下,还不是因为周世宗传位幼子,留下孤儿寡母。
主少国疑,才让你钻了空子。
你百年之后,应该把皇位传给你弟光义,才能永保江山。”
可是,她说这番话的时候,赵匡胤只有 34 岁,正当壮年,即便他在几年后英年早逝,其子业已成年,不至于如周世宗一样留下七岁幼子,导致群龙无首的局面。
杜太后这番话多少有些自相矛盾。
照杜太后的意思,老赵家的江山应该先由匡胤传给光义,再由光义传给弟弟光美,最后再传回赵匡胤之子。
国有长君,社稷之幸,如此民意支持率方能噌噌往上涨。
赵匡胤一片孝心,泣拜太后,表示会吸取前朝教训。
杜太后就让赵普把她的话记下来,写成誓书,放进金匮之中。
金匮之盟疑窦重重,是否为赵光义与赵普合谋伪造,早已不得而知,但这一招确实有安抚人心、巩固帝位之效,也由不得大臣们不信。
2不管这金匮之盟是不是伪造的,挖了坑,就得填。
对金匮之盟中提及的皇位继承人,赵光义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封弟弟赵光美(避宋太宗讳,已改名廷美)为开封府尹,太祖之子赵德昭、赵德芳实称皇子。
之后,开始他的表演。
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赵光义征辽,赵德昭随军前往。
高梁河之战,宋军败得惨兮兮,皇帝都给打丢了。
军中以为赵光义已死,就打算拥立赵德昭为帝,德昭没什么政治头脑,也不反对。
没过多久,赵光义成功逃脱,安然回营,此事就此作罢。
回京后,赵光义以为此次北伐不利,就不行封赏。
赵德昭性情耿直,第一个不服,亲自为那些有功将领讨赏。
赵光义立马怼回去:”等你做了皇帝,再行赏赐也不迟!”
这一骂让赵德昭深受惊吓,他的地位本就尴尬,叔父这番话明显带有不满。
赵德昭抑郁了,回去后自寻短见,自刎而死。
赵光义急忙赶去现场,抱着尸体痛哭:”傻孩子,何必到这地步啊!”
两年后,赵德昭的弟弟赵德芳又在睡梦中暴病而亡,年仅 23 岁,死得不明不白。
赵光义皇位继承的两大威胁就此消除。
还有一个隐患,是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
赵廷美为避两个哥哥的讳,改过两次名,自己还因金匮之盟莫名其妙成了第一继承人,当上了”开封市长”。
赵光义曾任开封府尹十余年,并在此期间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深知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就怕赵廷美被自己的成功学洗脑。
兄弟俩关系逐渐微妙,然而,赵廷美是个马大哈,丝毫不在意潜藏的危机,他与南唐后主李煜谈诗论道,又与宰相卢多逊交往甚密。
李煜是赵光义的心头刺,他亡国后,念念不忘故国往事,没事儿就吟诵几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人生长恨水长东”抒发愤懑。
后世多传言,李煜是被赵光义用毒药鸩杀。
而卢多逊是赵普多年政敌。
此人一向机警,知道宋太祖喜欢读书,常到史馆取书,就问小吏赵匡胤看的是什么书,自己也找来通宵阅读。
等过几天,赵匡胤谈及最近所读书的内容,满朝文武唯有卢多逊对答如流。
这样的小伎俩正暴露了其对权力的**,卢多逊得到重用后,与赵普素来不和。
太宗即位后,他对皇帝说,当年赵普曾反对太祖传位给赵光义,借此打压对手。
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元老重臣赵普,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他先将金匮之盟一事告知赵光义,与他商议传位之事时又说:”自古帝王传位都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陛下今日还要再错吗?”
赵光义这才知道,赵普原来是盟友。
照电视剧《亮剑》的桥段来讲,就是不用叫二营长把意大利炮拉来了
1在攻陷天京(南京),消灭太平天国后,1864 年,曾国藩迎来了人生的权力巅峰。
此时,他拥兵 30 多万,湘军兵强马壮、功盖天下,作为清朝的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曾国藩还节制着作为国家经济命脉所在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事,四省自巡抚、提督等以下文武百官全部归他节制。
当时,全国八名总督中,有三名是湘系(分别是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此外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两广总督毛鸿宾也和湘军关系密切;全国 15 名巡抚中,也有七人属于湘系。
放眼清朝,担任各地官员的湘军将领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势力,几乎把持了半个大清。
眼看湘军势可倾国,湘军高级将领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四人也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称帝,1864 年七月的一天,以曾国荃四人为首的 30 多名湘军高级将领齐聚曾国藩军营,企图重演一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剧,没想到正当众人鼓噪之际,曾国藩却当场写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他委婉向部下们说,自己效忠大清,并无意称帝。
100 多年来,关于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热点,但曾国藩为何放弃称帝、急流勇退?
其实,早在太平天国陨落前,想劝曾国藩自立称帝的人,已是一拨接一拨。
1861 年八月,湘军攻下长江要塞安庆,直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
此时,恰逢咸丰皇帝驾崩,年仅六岁的载淳(同治皇帝)登基,慈禧等人随即发动辛酉政变夺权,垂帘听政。
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不到一年,清朝随即帝位更替、中枢动荡,眼看主少国弱,湘军将领李元度随即写了一副对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进呈给曾国藩,没想到曾国藩却勃然大怒说:”你们只知拉我上草案树(湖南土话,草案树为荆棘),以取功名,图富贵……”曾公无心,但属下有意。
趁着曾国藩生日的名义,友人、湖北巡抚胡林翼前来祝贺,交谈间,胡林翼偷偷写了一张纸条:”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曾国藩不说话,只是悄悄将纸条撕了个粉碎。
眼看清朝风雨飘摇,汉人势力迅速崛起,老部下左宗棠也写来了一副对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曾国藩看后,将”似”字改成”未”字,悄悄退回。
作为曾国藩的密友,王闿运有一天也来到曾国藩幕前,密献”纵横计”,暗中劝进。
没想到曾国藩也不说话,只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点点划划,然后起身离去,王闿运一看,写的竟是”荒谬”二字,不得已,王闿运随后紧急离开了曾国藩的幕府。
从 1853 年组建湘军,到 1864 年太平天国临近覆灭前,曾国藩势可倾国,这一点,连他的对手都看得清清楚楚。
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在被俘后就提醒曾国藩说,你若汉代韩信一般,何不率众独立?
否则你功高震主,怕是难免”狡兔死、走狗烹”;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在 1864 年七月被俘后,也向曾国藩进言说,自己愿意为曾国藩招抚仍然坚持在长江两岸抵抗的十多万旧部,拥戴曾国藩为帝。
对于这些连续不断的”劝进”之言,曾国藩并没有听进去。
2虽然属下乃至对手极力拥戴,但对于是否称帝,曾国藩心里明白,尽管湘军表面上势可倾国,但内中已暗藏分裂。
1864 年前后的湘军,尽管名义上拥兵 30 多万,内中却派系复杂,真正归属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其实只有大约 12 万人,而其中真正的嫡系部队,只有归属弟弟曾国荃指挥的 5 万人马,其他各部,跟曾氏兄弟多少都有点不同程度的矛盾。
清廷对此看得清清楚楚。
1854 年,当湘军攻克武昌后,咸丰皇帝一度喜形于色,说曾国藩一介书生,竟然能立下如此奇功,于是大学士祁寯藻急忙说,曾国藩只是一个不在官位的侍郎,却能迅速拉起一支上万人的队伍,这恐怕不是国家的吉兆,咸丰皇帝听后顿时变色。
此后咸丰在世期间,一方面让曾国藩打仗,另一方面却故意不肯将地方总督巡抚等实权,交给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等汉人。
1861 年咸丰皇帝驾崩后,垂帘听政的慈禧等人碍于国家动荡,无奈下授予曾国藩”节制四省军政大权”,但为了抑制曾国藩、分化湘军,慈禧也在湘军内部,不断地扶持曾国藩的反对派和敌对势力。
以左宗棠为例,左宗棠曾经是曾国藩的核心幕僚,一度劝说曾国藩自
1康熙十八年(1679 年)的一天,担任清廷翰林院编修的苏州人汪琬,与同僚谈起了各自家乡的特产。
正当大家各自夸耀家乡特产的时候,轮到汪琬,这位顺治十二年(1655 年)的进士讲了。
汪琬缓缓道来,他说,苏州嘛,特产很少,但有一个很特别,那就是:状元!
一语惊四座。
特产”状元”?
这句话,在作为清朝高级知识分子集结号的翰林院各位官员们听来,很是刺耳,可大家仔细一想,又不无道理。
实际上,状元,确实是苏州的特产。
从唐朝晚期的 869 年”出产”第一位状元,到 1905 年科举结束,整个苏州全部六县区(苏州、吴县、常熟、吴江、昆山、太仓),共产生了 45 位状元,数量为中国城市之最;而中国有史记载的科举状元,一共也就 600 位,苏州一个城市,就独占了 7.5%,不愧为状元之乡。
中国古代科举,从隋朝开皇年间创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废止,历经 1300 多年,共开科取士 709 次,然而现存史料有据可查的有名有姓的状元,仅仅 600 人(不含武状元),这 600 人中,可以查询到籍贯的,又仅仅为 448 人。
话说,如果看到清朝的苏州进士汪琬竟然这么”嚣张”,唐朝的北方士子们,一定会非常不屑,因为在大唐盛世时,状元,那可大部分是北方人的囊中物。
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唐朝时,状元郎们的家乡,大部分都位处黄河中下游的北方各省,那时候,黄河中下游两岸,才是中国文风最为鼎盛的地区:在现有知道籍贯的 68 位唐朝状元中,前三甲的省份,分别是:河北(15 人)、河南(13 人),陕西(11 人);从具体数据来分析,在安史之乱(755 年)爆发前,详细知道籍贯的 8 位状元,有 7 个都是北方人——从数据统计来看,唐朝前期状元分布的总体数据,霸主主要是北方人。
但安史之乱是中国北方文脉衰落的开始;从 755 年安禄山起兵以后,中国的文脉兴旺之地,逐渐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安史之乱后,大约从唐武宗会昌年间(843 年前后)开始,来自南方的状元人数逐渐增多,从 843 年至 907 年唐朝灭亡,64 年间,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 11 位状元,约占这一时期状元人数的 31.4%。
晚唐时期,就连当时非常偏僻的广西地区,都出了两位状元,在中国历史大格局的转变下,南北方文运的扭转、状元分布的颠覆时代,即将到来。
2安史之乱后的 200 年间,南方人在科举榜上逐渐崛起,这也让有个人心里非常不爽。
作为北宋华州(今陕西渭南)人,出生在关中地区的寇准(961—1023 年),一向很看不起南方人。
北宋时期,尽管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传统核心,关中地区已经逐渐没落,但寇准和他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仍然认为关中地区所处的西北地区,才是中国真正的王霸之地:”西北,天地之劲方,雄尊而严,故帝王之兴常在西北。”
当时,赵匡胤家族与主要的大臣都是北方人,尽管北宋王朝的经济命脉,已经开始仰赖江南地区,但在政治上,北宋的政治圈里,大家对于南方人还是很排斥的,对此,当时作为宰相的寇准甚至公开放话说:”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
意思就是说,南方是个下等地方,不能让太多人中举、当官。
为此,作为宰相的寇准,有一次在看到主考官们,集体将当科状元定为南方文士肖贯中时,寇准当场发了飙,强行要求将状元改成了山东平度人蔡齐,对此寇准非常得意,逢人便夸口说:”又为中原争得一状元!”
由于北方官员集团的集体打击,因此在北宋前期,北宋朝廷中”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南方士大夫则大多默默无闻,”沉沦者多”。
安史之乱后,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徙南下,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地区人口日渐增长,经济蒸蒸日上——与此相比,北方地区却长期处于战乱之中,深受契丹(辽国)、党项(西夏)、女真(金国)威胁的北方地区,动荡的军事政治局面,使得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开始全面落后于南方。
以河北为例,唐朝时河北”出产”的状元高达 15 人,是唐朝时各省之最,但是到了北宋时期,作为与契丹、女真人长期对峙的军事前线,河北在北宋时期的状元人数,却急剧下滑到只有一人。
尽管有诸如寇准等北方重臣的极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2》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