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张振鹏著

本文标签:

来源:追书云   主角: 空空   更新: 2022-05-07 08:17:51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空空《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讲的是  孩子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这个概念,还是感觉"独生子女"与"孩子"有所不同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的确值得每一位父母关注因为今天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就不不允许有教育的失败这不像以前,一个孩子教育失败了,还可以总结教训,去教育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所以,今天的独生子女教育是不能做试验的

第1章

精彩节选


   孩子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这个概念,还是感觉“独生子女”与“孩子”有所不同。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的确值得每一位父母关注。因为今天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就不不允许有教育的失败。这不像以前,一个孩子教育失败了,还可以总结教训,去教育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所以,今天的独生子女教育是不能做试验的。怎么讲?就是不能今天在孩子身上试美国的教育方式,明天在孩子身上试意大利的教育方式,后天在孩子身上试德国人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试验品,教育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当把很多国家或名家的教育方法都试验完了,发现不对,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适用于那些教育方式。但遗憾的是,孩子已经长大了,最黄金的教育时机已经过去了。这时,父母将后悔莫及。也就是说,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只能做参考,而不可照搬。

   再说回来,今天独生子女出现的各种状况:不爱学习、不听话、自私、任性、自我、脆弱、傲慢、不知感恩、冷漠、孤独……这些都是结果,而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才是值得独生子女父母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应该看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要,了解孩子波动情绪下涌动的那股暗流,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实质,理解孩子内心的困扰……所以,独生子女的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现状,并要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出在了哪里。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去做呢?

   很简单,那就是陪伴独生子女。因为独生子女非常缺乏父母的陪伴。不用说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就是那些身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心就和孩子在一起了吗?没有啊!所以,陪伴孩子,是需要用心的。这里说的用心,还特别指父母懂得孩子的心思,会指导孩子,会教育孩子。当然,做好这些,就需要父母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不必做教育专家,但需要了解些教育孩子的常识。一句话,父母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那么,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到底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孩子施以最好的教育呢?在本书中,给父母提供了12方面的内容:独生子女不好教,父母要先反省自己;面对独生子女,不要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人品重于一切,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品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习惯;为人父母者,要与独生子女做心灵的沟通;父母树立威信很必要,但树立权威要谨慎,别犯错误;重视独生子女的学习,关键是让他爱上学习,教他学会学习;建立人脉非常重要,培养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独生子女更需要好好理财,教他学会理财;不让独生子女做温室的花朵,培养他的生存能力;如何让独生子女顺利、安全地度过青春期;独生子女不听话,父母怎么办?在这12个方面下,包含了200个细节,这些内容涵盖了独生子女以及父母方方面面问题。每个细节后面都给父母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参考建议,从而让父母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之健康成长。

   这是一本从独生子女父母角度来写的书,有助于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以及如何因材施教。在本书中,有真诚的、鲜明的、明智的忠告,值得独生子女父母去思考,去运用。衷心希望好父母们能陪伴独生子女,与他们一起成长。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感谢多年来给予我帮助的教育界的各位同仁,感谢为本书的写作提供资料与指导、提出建议与意见、付出辛勤劳动的周扬、张淑涵、翟晓敏、齐梦珠、周雅君、梅梅、许婷婷、雒真真、董萌等诸位老师,感谢一直以来都关注我、给予我支持的家长朋友。同时,书中不足之处,冀望高明不吝赐予指正。谢谢你们!

  


   今天的独生子女好像越来越不好教,越来越不听父母的教诲。这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这是独生子女父母首先应该考虑的。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先自我反省。

反省1:首先要做学习型父母

  孩子的学习是所有父母都最为关心的事情,而也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怎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斯宾塞要求,父母必须要“身体力行”。这就是说,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父母自己首先就要做学习型的父母。

  妈妈喜欢打麻将,经常邀朋唤友来家里打上几桌,而专心于打麻将的妈妈自然也就没空理9岁的嘉嘉。

  有一天,妈妈连输了两把之后心情很不好。她一回头,正好看见嘉嘉在客厅里看动画片,她立刻吼道:“看什么看?写作业去!”嘉嘉很不情愿,但妈妈冲她一瞪眼,她有些害怕,只得回了自己的屋子。可坐在书桌前,听着外面的吆喝声,嘉嘉也根本塌不下心来……

  妈妈自己都在麻将桌上“拼杀”,又有什么资格硬要求孩子去学习呢?孩子能安心去看书吗?在很多地方,父母的榜样作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想要让孩子热爱学习、专心探索,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抱有对知识的渴望,并不断努力学习;如果父母自己都厌恶学习,而且还有很多不良嗜好,那么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也不可能会好好学习的。

  因此,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将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要想孩子学业有成,父母必须要学会并努力成为学习型的父母。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放下架子。“活到老,学到老”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不要认为被孩子看见自己居然还在看书学知识就是什么有失权威的事情,父母这样的好学精神恰恰能打动孩子,使他也具备好学的精神。

  其次,做孩子无声的榜样。父母没必要说明,也没必要专门说“你看我都好好学,你为什么不学”之类的话。在孩子面前,父母只要顺其自然就好,该看书的时候看书,少一些无聊的娱乐活动,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第三,要有钻研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知识。父母不见得什么都学得很精,但只要刻苦去学、认真钻研,这种精神就能给孩子以很好的启迪。

  第四,不做“想学型”父母。买教育书、听报告、进行咨询、寻找专家,有些父母看似学习热情高涨,但他不过是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学习而自己不得不“想要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与其“为了让孩子好自己才去学”,倒不如“自己主动学让孩子感受榜样力量”。父母的主动学习是会给孩子带来动力的。

  

反省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形象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要处处给孩子作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

  小为从一进小学开始就很不招人喜欢,他穿衣邋遢、满口脏字,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后来,老师针对这个情况去进行家访,这才发现小为的“病因”。

  原来,他的父母平时生活就很是懒散,家中也十分脏乱。父母两人说话也总是不良用语一大堆,难怪小为养不成好习惯了……

  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爱喝酒,一天他刚走到酒馆门口,无意间回头却发现自己6岁的儿子就跟在身后,儿子说:“爸爸,我在沿着您的足迹走呢!”这位父亲猛然醒悟,决心再也不喝酒了。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就如染缸。所有父母都该好好想一想,到底要让孩子被熏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呢?是乌烟瘴气的灰色?还是中正刚直的红色?

  父母应该是要有自觉意识的,自己的仪表形象、言行举止,是时刻都被一双纯净透明的眼睛盯着的。想要孩子成为衣容得体、举止大方、形象健康的人,父母就要做好表率。

  这个表率,其实做起来也不难。

  首先,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个人礼仪,包括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许多方面。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小处见大,父母也不要忽略这些细节,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模仿榜样。

  其次,别让孩子受到某些不良仪容或言行的影响。表面看来,孩子看了什么学了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却是在给孩子的内心建立一个指挥棒。所以,对于社会上一些所谓“非主流”的行为,父母自己就要先拒绝,然后再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另外,某些电视综艺类节目中的“另类”形象,父母自己不要看不要学,不去做过多的关注,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对那些东西感兴趣。

反省3:加强修养,重视提升品德

  《弟子规》开篇这样说道:“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求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要谨慎言行,诚实守信。要能博爱大众,要能亲近有贤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时间精力,那就可以去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了。

  父母不止是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的,也不只是单纯地教育他好好学习知识的,父母还肩负着教育他做人这一最重要的责任。

  春节刚过,妈妈就把小涵的奶奶接到了家里。小涵每天都看着妈妈为奶奶梳头,为奶奶单独做稀软的饭菜;晚上,妈妈还为奶奶洗脚、捶腿;闲着的时候,妈妈陪奶奶聊天、看电视。

  有一天,妈妈临时要出差了,而爸爸也要上班,妈妈很担心小涵的奶奶没人照顾。但小涵却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您放心去吧,奶奶我来照顾。”妈妈惊讶地看着她,小涵说:“平时您怎么照顾奶奶的我都看见了,您也要相信我,我一定会照顾好奶奶的。”妈妈听后,欣慰地笑了,同时也放心地点了点头……

  妈妈的好行为、好品德,会慢慢渗透到孩子的心里,孝敬老人这一好品德他也就自然学会了。这就是父母榜样的力量,尤其是品德方面,如果父母有很高的素养修为,孩子自然会懂得约束自身。即使父母不刻意去培养他的品德,他也一样会懂得如何更好地做人。

  品德问题,其实是很多父母都很重视的问题。当然了,父母如果只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却忽略了自身的修养,那么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那么,要孩子自觉地向父母学习好品德,父母应该要怎样做呢?

  父母自己先要有这样的认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比如,公交车上让座、帮邻居抬东西,这些事虽小,但却能反映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有善心的人做起这些事来都会自然而然,毫不做作;比如,不闯红灯、不乱丢垃圾、邻里和睦,这些事微不足道,但却能表现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养。

  再一点非常重要,父母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比如,有的父母表面上对邻居很客气,见面打招呼、随手帮个忙,看起来很和谐。但一旦关上家门,就会说邻居的坏话,指责邻居的不是。父母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学会以两面对人,父母不真诚的表现,孩子自然也就变得虚伪。就如那句广告词:“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说到做人,说到修养,说到品德,父母应该要时刻感觉重任在肩才是。

反省4: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所谓综合素质,有人说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还有人说是“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其他各方面的特长”。无论哪种说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将影响他一生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而父母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同样影响着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男孩7岁了,喜欢玩滑板。有一天,他对妈妈抱怨说:“您为什么不让我在家玩呢?外面下雨我又出不去。”妈妈摸了摸男孩的头说:“因为楼下的爷爷年纪大了,你在家里玩会有噪声的。你是好孩子对不对?”

  男孩委屈地说:“可咱们楼上整天那么闹,咱们也没说什么嘛!”妈妈笑了:“楼上有个刚满周岁的小妹妹,她在家里玩,玩具自然会掉得满地,你是大哥哥呢,要多包容她啊!”男孩听后只得点了点头:“那我就委屈下好了。”妈妈最后说:“我们要时刻多为他人着想,这是天下第一等的学问呢!”

  这是位聪明的妈妈,她巧妙地化解了孩子的委屈,最后还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可以说,这也是一位高素质的妈妈。试想,如果她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她又如何能给孩子解释通道理呢?如果她没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她的解释孩子又该如何理解呢?而如果她没有良好的品德,相信她也不可能会给孩子作出这样高尚的解释吧?

  因此,父母只有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再教育起孩子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也才有可能会教导有方。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父母应该要有很好的文化素养,看的书越多,接触的知识越多,自己的文化内涵就越深厚,这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其次,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父母健康愉快的生活态度,将会有利于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父母要有自己的追求,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事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第三,提升各项能力的水平。如果父母无论是对能力的控制还是使用都能运用自如,那么有理由相信孩子也一定会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毕竟有那样好的榜样就在面前,孩子内心的好胜心也会被激发出来。

  第四,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父母要成为好人,父母高尚的品德将能带给孩子无穷的精神财富,他将不会为歪风邪气所污染,因为他的根是纯净的。

反省5:明白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厨师上岗需要有厨师证书,驾驶员出车需要有驾驶证,医生行医需要有医师资格证……如果细数过去,很多行业的上岗似乎都需要通过某种考试来获得一个上岗资格证。

  可父母呢?所有的父母都是在孩子降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上岗”了,无需考试,无需认证。但就实际意义来看,父母这个“职业”却又是无比重要的,这不仅决定孩子在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说大一些,父母的教育甚至可以决定未来的社会将会变成怎样的社会。所以,所有的父母都要有一种使命感,要能明白自己身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一对夫妇有一个9岁的儿子,他们认为自己身负重大的教育责任,所以一定要将孩子教育好!于是,他们对儿子的要求格外严格,尤其是学习方面他们抓得格外紧。儿子犯了错,妈妈骂爸爸打;儿子有了进步,他们的“鼓励”就是:“还有比你更好的,你要努力。”这对夫妇感觉非常累,而他们的儿子小小年纪看起来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疲劳,还有一脸的木讷。

  好像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认知,似乎让孩子进好学校,有好成绩,这就是父母全部的责任与义务。可事实证明,学习好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方面。父母的责任与义务所包含的内容还要大得多。

  可见,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是父母能够教育好孩子所必需的条件。

  “无论什么时候,做人都是最重要的”,父母首先要明确这一点。教育孩子成才的确重要,但孩子怎样才算是成才?是只有一身本领吗?是拿着许多证书吗?不!是做人。教孩子求学做事前,先要做一个好人。道德才是孩子成才最深厚的根基。

  “少一些说教,多一些以身作则”,这也是父母不能忘记的。总有父母喜欢端了大架子,一副高权威的样子,居高临下地指责孩子、要求孩子,但自己其实做得一点都不好。教育孩子方面,身教该重于言传,父母的榜样作用将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别总拿学习说事”,父母也要逐渐接受这个观念。学习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能力、品德等等综合素质如果能和学习成绩一起得到提高,这样孩子才算真正成长了。

  “要学会与孩子智慧相处”,这同样也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只有正确的相处之道,才能保证孩子能健康成长。平等、沟通、包容、公正、爱心……父母要将这些理念智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反省6: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观念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教育观念也会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每个人又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的孩子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具有了怎样的素质又将决定下一个时代的特色。因此,父母要能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观念。

  明明从5年级开始迷恋上了网络,但他的学习成绩也因此而直线下降。一天,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一把扯断了电脑的网线,而明明随即也愤怒了,他抄起凳子打烂了电脑屏幕,并扬言要离家出走。父亲被气得血压升高,住进了医院……

  这是个网络的时代,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所以他会从网络上寻找到很多乐趣。而父母如果跟不上这个时代变化,不能作出很好的引导的话,出现明明家中这样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但下面这位母亲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却表现得很聪明。

  小俊从小学4年级开始迷上了玩电脑,细心的妈妈发现他对电脑的痴迷程度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他的电脑操作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于是妈妈决定投其所好,她鼓励小俊去参加计算机比赛。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小俊“不得不”认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最终拿了个二等奖回来。后来,妈妈根据小俊的兴趣爱好和技术水平,在他高考的时候鼓励他报考计算机专业。现在,小俊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电脑工程师。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教育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小俊的妈妈的做法是值得推荐的,她跟上了时代的脚步,采用了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这是小俊成功的关键。

  由此可见,只有符合时代的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能避开时代中不好的一面。每个时代都有其进步的一面和颓废的一面,进步的一面是值得推崇与提倡的,也是值得父母学习并随之更新观念的;而颓废的一面,从父母自身开始就要排斥,并要教育孩子也要能避开这种颓废。

  其次,审时度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时代需要什么,时代摒弃什么,父母在对孩子开展教育的时候,要学会审时度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既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又能引导孩子向时代需要的方向发展。

  第三,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但父母自身也不能放松学习。只有和孩子一起站在时代的大潮中,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样的父母才算够格。

  第四,即便是跟随时代,也不能忘了传统。这里的传统,是指的传统的文化道德。无论时代再如何发展,一些最最根本的道德是绝对不能丢的。父母的头脑也要保持清醒,教育孩子与时俱进的同时,孝敬、友爱、诚信……这些道德也一定要同时教给孩子。

反省7: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符合社会的需求?这些也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母亲对11岁的女儿说:“你不能总是埋头看书,该运动的时候也要运动,该玩耍的时候就去玩耍,劳逸结合才行啊!”

  女儿叹气:“妈妈,我如果不这么努力的话,我一定会从前三名掉出来的。”

  妈妈听后却摇了摇头:“你爱学习是好的,但也不要将成绩看得那么重要,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绝对不是只会看书的小书呆子啊!”

  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德才兼备、综合能力强……这些综合素质才是未来社会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因此,父母要多了解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要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中有一篇文章向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说是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以下7种技能:广泛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社会中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要根据社会需求对孩子进行引导。因为孩子终归是要自己独立生存的,如果他能在社会上立足,他的生存也就不成问题。父母要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来对孩子加以引导,给他讲明白社会的需要,让孩子也要顺应时代与社会的潮流。

  但是,父母也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尽管社会需要某些人才,时代也对这样的人才求贤若渴,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就必须要走这条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思想,更有自己的意愿。父母不要擅自就替孩子下了结论,更不要强硬地要求孩子改变他的想法。孩子只有自己愿意去做了,他才有可能真正成功。

反省8:一定要有反省精神

  反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懂得反省的人,是能尽快改正错误的人;懂得反省的人,是可以获得进步的人。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他每天都会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生怕自己所做的事情会破坏了礼数。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反省精神,为人父母者也不例外。

  很多人感叹:“为人父母不易!”很多父母经常会抱怨:“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他怎么总是改不了错?”“他就不能懂事一些吗?”“他就不会体谅下父母的辛苦吗?”……

  父母凑在一起,谈论得最多的也是这类事情,甚至有的父母会就此去咨询专家,去寻找教育书籍,以求能找到教育良方。

  父母确实为孩子操碎了心,确实为孩子辛苦奔波……但是,在这里说一句像是泼冷水的话:“父母这样的辛劳是不是有意义的呢?难道这一切就真的只是错在孩子吗?”

  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父母必须要懂得,教育并不是单方向地向孩子灌输,而是需要父母与孩子双方进行交流互动。父母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孩子,也要学会盯着自己。父母需要学会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这样才能根据现状及时作出调整。父母只有不断自我反省,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说到反省,很多父母认为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没这么简单。

  首先,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单单是他自己的问题,父母的指导是不是出了差错?父母的认知是不是不够准确?父母的观念是不是没有跟上时代?当然,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抛开孩子,转而去孤立地思考自身。要能结合孩子的特点,找到自己教育过程中的不适合孩子的地方,并及时与他进行沟通,亲子双方应该互相了解各自内心的想法,这样父母的教育才能“对症下药”。

  其次,当父母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更要有反省意识。犯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难免的,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犯了错误就要勇敢承认、改正”,但当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却并不肯去面对,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这将不利于对孩子开展教育。

  因此,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事情,或者错怪了孩子,父母也要“敢于承认、改正”,这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毕竟,家庭教育的成败,关键还是看父母。

反省9:教孩子理智讲理,而非“听话”

  “听话!”这是很多父母最常说的两个字。

  “你要做听话的孩子。”这也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

  如此看来,“听话”既然这么为父母所推崇,那么孩子听话就是一件好事吗?事实证明,不是的。

  冬冬上6年级之前,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刚上6年级,他就不愿意上学了,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出来。父母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冬冬在5年级期末的时候和班上的同学发生了争执,双方差点动起手来。

  后来,父母带冬冬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冬冬才说了实话。原来自从他上了小学,一直活得很压抑,稍有不对父母就会打骂。所以为了做父母眼中听话的孩子,他渐渐失去了自我。而这种压抑感让他在与同学的争执中爆发了,他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所以他才不愿意去上学。经过医生诊断,冬冬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

  冬冬的故事恐怕是所有父母都不愿意见到的,听话的孩子最后的结果竟然变成了这样。但是,南京市小学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曾经对1643名学生进行调查,却发现这些学生的父母中竟有高达93%的人只希望孩子做“听话”的孩子。这令人惊讶的调查数字,同时也令人担忧,如果真的大部分孩子都变得听话,那这些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呢?还会出现多少个冬冬呢?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是应该以培养他理智讲理为主的,而不只是单纯地让他听话。孩子应该是既听从父母的教导,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念。而这就需要父母尽快转变自己的观念了。

  首先,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每当孩子有不同想法的时候,有的父母可能并不会让他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不可行的。父母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对于他正确的思想,要予以肯定。父母最起码也要允许孩子表达,这样才不会压抑他的个性。

  其次,多用正面例子来教导孩子。让孩子听话,父母也要能说出听话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也要尽量能让孩子信服、接纳。所以,父母要多用正面的例子来教导孩子,让他从内心就对一些事情有一个正面的印象。而且这样的正面例子,也能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孩子理智讲理也是大有用处的,他会知道用怎样的道理来维护自己的“理”。

反省10:孩子需要管教,更需要启发

  许多父母习惯于管教孩子,什么是管教?就是在严格限制下进行的一种赏罚分明教育。由这个定义就能看出来,管教是一个“单向实施”的词,孩子只是管教的承受者,好坏的判定全在父母,孩子只要按照执行就好。

  但实际上,如果父母能够启发孩子,调动起他的思想,让他自己去判断、决定,这样产生的教育效果恐怕要比单纯的管教好很多。

  教育家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有天看见一名男生正在向其他同学扔泥巴,他过去制止了他,并让他在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来。放学后,男生来到办公室准备挨训。过了一会儿,陶行知才回到办公室,他一看见那名男生,就从兜里先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说:“我们约好的时间,可是我迟到了,这块糖是奖励你守时的。”男生刚接过糖,陶行知随即又掏出来一块,说:“这也是给你的。因为当时制止你的时候,你很配合。”男生更加疑惑了,他刚接过第二块糖,第三块糖又递到了他面前,陶行知说:“我调查了,因为那些同学欺负女生,所以你才向他们扔泥巴。你很有正义感,这也是你的奖励。”

  男生见此,忽然感动了,一下子哭了起来,连声向陶行知承认错误。陶行知一看,满意地笑了,他又掏出了第四块糖,说:“你敢于承认错误,是个勇敢的孩子。我还是要奖励你的!”

  陶行知没有严厉地管教,只是不断地启发这名男生。而男生接受了他的教诲,以后果然再也没有打过人。

  但现在很多父母都是重管教而轻启发的,面对犯错的孩子,父母似乎更倾向于用一顿严厉的管教来让他服从。可如此的结果似乎都很差强人意,孩子的错误并不是管教一次就完了,他可能会一犯再犯。这时候,启发式教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此,父母对孩子要管教,但是如果能够多用些启发教育,似乎效果会更好一些。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多用启发式的语言,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了,面对一张错误百出的考试卷,父母可以先平复下自己的怒火,不用急着就去训斥孩子,无论他是粗心还是知识没学透,这些都需要父母引导他自己去发现。毕竟,自己发现的错误,纠正起来也更加容易些。

  也不是要求父母只启发,该管教的时候也要管教。孩子并不都是只靠父母启发,他就能想到很多事情,就能顺着父母的启发做好的;孩子也不全是只要父母一启发,立刻就能明白该怎么做的,总是会有些问题还是需要父母有智慧的管教才行的。

反省11:引导孩子,而不是强加意志

  一位父亲认为自己的女儿是个长跑人才,认为她一定能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夺得奥运金牌。于是,父亲从女儿3岁起就开始进行魔鬼训练,每天要跑40000米以上,还有1000次袭击拳、400次跳高和800次踢腿。后来,2007年的暑假,父亲为孩子“举办”了一次
“8岁小神鹿迎奥运长跑”活动。

  8岁的女儿要从海南三亚跑到北京天安门,其行程将近4000千米。父亲要求她每天凌晨出发,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顶着酷暑跑9个半小时,睡眠时间只有7个小时。

  然而对于这件事情,却有很多专家都有着相同的意见: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给予她超负荷的训练,是不利于她的身心发育和成长的。

  仔细想一想,才8岁的孩子,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但她也绝对不可能就凭自己的意志去实施这样“庞大”的一个活动。可见,父亲的意志明显凌驾于孩子的意志之上。

  抛开这个很极端的例子,看看寻常百姓家里,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事情也绝对不在少数。无论是择校选专业,还是兴趣爱好,或者是选择朋友,甚至今天该穿什么衣服都有父母以自己的喜好来为孩子决定好。

  而孩子的表现呢?要么是不得不顺从了父母的意愿,不断的顺从让他最终丧失了自我作定的能力,他的依赖心理会非常强,没有主见;要么就是由于自己的意志一直被压抑着,内心隐藏着一个名为“叛逆”的不定时炸弹,在某些特定因素下,“炸弹”就会忽然爆炸,孩子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引发父母最不想见到的后果。

  因此,父母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决策才是正确的做法。那么,父母要怎样做呢?

  首先,克制住自己的“任性”。任性的父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自己想要孩子做的,孩子就必须要做。这样的父母直接忽略了孩子的要求,忽略了孩子的意愿,这种“任性”的行为最终也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同样“任性”的孩子。

  其次,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意志,并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他。有的父母说,孩子的意志有可能是异想天开。但反过来想一下,谁说父母的想法就全部都是实实在在的呢?因此,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了解他的内心。如果孩子的意志是好的,那么父母就要给予支持,并鼓励他努力去实现;如果他的意志的确欠考虑,父母要让他能认识到他想法的不足之处,并能帮助他纠正。

反省12:向成功父母学经验,但不可照搬

  看到别人的孩子成状元、拿奖状,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此出人头地。因此,别人的成功经验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很多父母都会认为“既然别人的孩子是这样学成功的,那么我的孩子如果照此学习也应该可以成功”。

  孙先生望子成龙,他无数次想象自己的儿子也如其他成功孩子那样,“平时考试总第一,最终考试成状元”。于是,他买来了大批的状元教育经验类书籍,一个一个地在自己儿子身上搞起了“试验”。结果,直接导致他那才上小学的儿子最后反而不会学习了,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得厉害。

  许多父母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他山之石”都能用来攻自己家的“玉”。别人的经验可以去学,但是父母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灵活应变。否则,百分百直接套用别人的经验,就好比是脚上穿了双不合适的鞋,可能会挤脚、磨脚,甚至有可能会出血泡。孩子不但没有得到良好的学习经验,反而还可能会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

  就如“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没有‘百科全书’,天下没有哪条‘秘诀’能拯救你的孩子,任何经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父母是要向成功父母学习教育经验,而不是不加改动与思考地直接照搬。

  因此,父母首先要多观察孩子,以发现他的个性特点;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以了解他的学习情况,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果有可能,父母还可以自己创造出一套教育方法,也许反而更贴合孩子的需求。

  再有,父母要将学来的经验“加工”使用。所谓“加工”,就是要求父母对经验中的一些做法进行甄选,符合孩子的留下,孩子做不到或者不适合他做的就要剔除。既然是经验,终归是能起到作用的才能用,那些没用的经验,父母要果断地剔除掉。

  最后,别轻易丢掉自己的教育观念。父母的教育观念,大多都该是贴合自己孩子特点的,只是有时候可能会过于心急,或者没有合理安排。父母可以参考成功父母的经验,看他们是如何合理统筹孩子学习的,然后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就好。

反省13: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可能会成为他努力奋斗的方向。许多孩子如果能在他的兴趣爱好上加以发展,他就会更容易成功。但很多父母将这一点忽略了。

  一个9岁的女孩在日记里抱怨道:“妈妈为什么非要逼我学钢琴?我不爱学,她就骂我,还把我关在家里。我恨死那钢琴了!”

  一个11岁的男孩跟他的伙伴们诉苦:“我妈给我报了3个兴趣班,什么兴趣?美术、象棋、小提琴,我哪个都不喜欢!这算什么兴趣?我好想踢足球啊!”

  有多少孩子的情况是和这两个孩子一样的?有多少父母忽略了孩子自身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孩子尽管是在培养“兴趣”,尽管表面看上去是在不断地学习,但是这样被逼迫的兴趣,又怎么可能学好呢?

  父母都说,自己“含辛茹苦”,自己“省吃俭用”,为什么孩子就不体谅父母的苦心呢?可是,父母想到孩子的“苦心”了吗?他是不是真的对所谓的“兴趣班”感兴趣?如果被逼迫着去做一些事情,那还称得上是兴趣吗?再有,难道孩子发展“兴趣”就只是为了将来考学吗?那这样的兴趣是不是发展得太狭隘了?

  喜欢做的事情,人才会乐于去做,并乐于去钻研探索,乐于在其上取得成就;不喜欢做的事情,被逼迫去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成功的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所以,父母还是要多关注下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能引导他积极发展。

  那么,父母要怎样去关注呢?

  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关注得多的事物,也许就是他的兴趣所在;孩子最愿意做,而且能从中获得快乐的事情,也许就是他的爱好。父母要善于观察,只有先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帮助他向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其次,不要盲从社会上的兴趣班。众人都学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吗?众人都追捧的事情就一定对孩子有利吗?不!最适合的才是最合适的。如果孩子的个性思维并不适合去发展某项兴趣爱好,父母一定要及时并坚决地放弃它,否则孩子可能会疲于奔命,却又一无所获。

  其次,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有兴趣是好事,父母要持尊重的态度。如果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又做得不错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夸奖,并给予鼓励。

  最后,不好的兴趣也要杜绝。网络游戏、沉迷烟酒等等行为,都是不好的兴趣,父母要能分辨,并及时制止孩子兴趣的继续发展。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也不是盲从或放纵。

反省14: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只有你自己才能够控制你的头脑。”一个人的情绪总是会有好有坏的,但关键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彻底让它爆发?还是迂回一下让它消失于无形?

  有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会有情绪失控的表现。父母的暴怒或者过分激动,都有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一点,一定要注意避免。

  妈妈经常会在电脑上敲一些重要的文件。但她5岁的女儿正好是在顽皮的年龄,一段时间里,她对妈妈电脑的主机很是着迷。而且,她经常在妈妈还工作的时候就过来按一下主机按钮,然后直接导致妈妈的工作前功尽弃。

  有一次,妈妈在草拟一个很重要的文件,眼看着就要完成了,但女儿过来就给“关”了机。妈妈当时只是站起身,穿好衣服,装作出门的样子,并对女儿说:“妈妈没法工作了,我要走了。”女儿一看妈妈要走,很是失望,于是她抱了妈妈的腿不让妈妈走。后来,妈妈再写东西的时候,女儿再也不来捣乱了,她说如果她捣乱妈妈就走了。

  不冲着孩子大发雷霆,其实也一样能将事情处理好。如果父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冷静的头脑将能带来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孩子也不会受到父母坏脾气的影响,他的心情也不会很糟糕,父母的教育才能发挥好的效果。

  不过,这控制情绪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际操作也许有些难。

  首先,包容体谅孩子的行为。父母肯定都会说“我是爱孩子的”,可是,父母的这个“爱”有时候是不是都带有附加条件呢?比如,孩子的所作所为符合了父母心中的要求,那么“爱”就表现得很自然;孩子一旦出现了调皮捣蛋的行为,父母就会指责、呵斥,这哪里是在表现真爱呢?所以,父母要包容体谅孩子的所作所为,不用将孩子犯的一些小错误当成是个“事儿”。换个角度想想,父母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调皮吗?

  其次,学会巧妙“躲避”坏情绪。当感觉情绪就要爆发的时候,父母可以先转而去做别的事情,转换一下思维;或者什么都不干,找个地方自己冷静一下;还可以听听音乐……当头脑不那么激动的时候,想问题也会全面得多。

反省15:父母要多一点幽默感

  在很多父母看来,如果父母严肃一些,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威严,这种威严会让孩子感到畏惧,之后再对他开展教育,就会更加容易。事实并非如此。这会导致家中的气氛非常紧张压抑,孩子也会变得压抑。所以,父母要尝试改变一下。

  一位女士在家中款待客人,本来她给客人们先准备了一些餐前的小甜点。但盘子刚一端上来,女主人和客人都发现盘子中的巧克力少了很多。大家扭头一看,女主人6岁的小儿子脸上沾了些巧克力,正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站在一旁。

  女主人并没有发火,反而走过去问小儿子:“我刚发现我们端给客人的巧克力少了,是不是被你那馋嘴的奥特曼偷吃了?”小儿子一听,也感觉不好意思了,他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就是他吃的。”女主人笑了笑说:“那你帮我转告他,下次想吃的时候告诉我,我会为他也准备一份的。”一时间,客人和孩子都笑了起来。

  这位聪明的妈妈既保全了孩子在客人前的面子,又巧妙地化解了场面的尴尬。其实,没有谁愿意听一些尖刻又严厉的训斥,也没有谁能够在那样紧张严肃的气氛中还能认真吸取别人的建议,孩子也一样,他也不喜欢被训斥责骂。而且,在严肃而又充满训斥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还可能会效仿父母,今后也变得难以与人好好相处。

  由此可见,幽默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也要学会运用。那么,父母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陶冶个人情操,使自己能拥有一个开朗的性格。父母只有先培养出自己的幽默感,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去。

  其次,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幽默,比如夸张的动作、表情,或者模仿一些角色……这些行为都会直接刺激孩子的感官,其中要表达的意思也很直白,孩子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

  第三,幽默中要加入理性教育。这就是要求父母不要将幽默当成单纯地逗人一笑,要能通过幽默巧妙地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将理性教育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轻松中自然而准确地受到教育。

  第四,幽默也要用得恰到好处。幽默不是低俗笑话,幽默也不能以损害他人的情感利益为前提,同时幽默的运用也要讲究时机,一些不该使用幽默的地方,要谨慎使用。

反省16:永远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父母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法,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能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失败,那么孩子也将学会乐观豁达,学会坦然面对一切。

  母亲带着6岁的儿子到玫瑰花园玩,儿子本来在前面高兴地跑着,但他忽然哭着跑回了母亲的身边,抽泣着说:“妈妈,这里不好玩,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但母亲却温柔地为他擦去了泪水,领着他蹲在了花的前面,母亲笑着说:“不是的,你仔细看,每个刺上都有一朵漂亮的花在对你微笑,多美啊!”

  “花下有刺”与“刺上有花”,悲观与乐观的两种不同看法。遗憾的是,太多的父母总是会不自觉地看向事物不好的那一面,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就会说:“你笨死了!怎么别人能学会,你就是学不会呢?”为什么父母会说孩子笨呢?成绩不好原因有许多的,父母怎么就能那么轻易地就给孩子下那么让人难受悲观的结论?听到这话的孩子会如何想,如何做呢?即使是用激将法,也要用得恰到好处啊!试想,如果连父母都很压抑,孩子又怎么能提得起乐观精神来呢?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呢?

  有句话叫“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生气、怎么惋惜、怎么失望都是于事无补的,与其不停地纠结过去的那个错误与失败,倒不如积极一些向前看。父母要通过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逐渐悟得这个道理。内心平和下来,才有可能看得到希望。

  另外,父母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后,还要努力想办法去扭转当前的态势。不能说只积极乐观去看就好了,还要能积极努力地去弥补这个错误所带来的缺陷。

  当然,父母也要注意这样一点:保持乐观积极和逃避并不是同义词。比如,妈妈说:“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了?他爱劳动呢!”这样一来,孩子很可能就留下这样的印象“学习好不好无所谓,爱劳动就好”,这样孩子的学习动机也许就会被扭曲。父母要综合看待事情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才算是正确的积极的态度。

反省17:竭力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家是避风的港湾。”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家是最好的休息场所,家也是最好的发泄和享受安慰的地方。父母如果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孩子的身心就会健康成长。

  小萍在6年级以前一直都是一个好学生,她学习成绩很好,在班上还担任了语文课代表以及小组长,老师、同学、邻居都很喜欢她。然而,小萍刚上6年级,父母就经常吵架,家中经常出现摔碟子碎碗的声音。而最开始,小萍还只是很害怕,每次父母吵架她都会呜呜地哭。

  但后来,随着父母吵架次数越来越多,她似乎也见怪不怪了,她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冷漠。而家中争吵的环境让她也无法安心学习,她的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人也不再和从前那样开朗活泼了。她的脾气忽然也变得暴躁起来,甚至有一次还和班上的同学打起了架……

  眼睁睁看着一个本该活泼聪明的孩子,忽然变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总是争吵不断的家庭中,他的个性也会被扭转。他可能会在父母“榜样”作用下也变得暴躁起来;他也可能因为父母的不停争吵而开始压抑自己的声音,而这种沉默一旦爆发后果也可能会无法收拾。

  所以,父母只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他才能安心去学习知识,安心去培养能力,安心去提升道德素质。对此,父母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父母双方理应真诚相爱。爱情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两个人结合成夫妻也是一种缘分。因此,真心相爱的一对夫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要坐下来好好沟通,真心为对方着想,这样也许就能避免因意见不合而引发的争吵。

  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孩子的眼睛就如摄影镜头,他可能会真实地记录下父母争吵的画面。而这种不和谐的画面又会在孩子的记忆中扎根,他也许会学会父母如此处理事情的方式,而这对他将来与人相处以及处理家庭关系等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父母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如果有矛盾要尽量避开孩子私下里解决。

  换种方式解决双方的矛盾。其实解决矛盾的方式也不一定非要争吵,不是说非要争个脸红脖子粗才能出结果。还有很多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用,比如各自可以先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的症结以及自己的目的所在,之后再共同商量解决问题。而这就要求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并能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身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有冷静的头脑。


   每一位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想把孩子教育好。父母的出发点是没问题的,但教育方法或态度却很有问题。很多时候,父母一不留神就会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而浑然不觉。

误区1: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

  

  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的话,可能对孩子来说,也是吃不消的,甚至可能还会发生难以挽回的悲剧。

  “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这是一位妈妈对女儿的恐吓,当女儿考进市重点以后,这位妈妈又要求“你必须每次在全班考第一”。妈妈对女儿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女儿也是整日在考全班第一的焦躁与不安中度过。

  有一次,她考得不好,“期末考试再拿不到第一名,我就抹脖子”,妈妈的威胁依然那么坚决。第二天,女儿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离家出走了。

  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拼命向前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尤其是今天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倾注了父母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希望他是最优秀的……

  于是,父母尽一切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才艺培训班、奥数班,只要时间允许,统统给报上。但是这些都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孩子却不一定愿意去学。

  但过早的让孩子在压力与挫折中学习,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信心
。而且长期的压抑和指责,会使孩子失去童年的乐趣,影响孩子心理及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处理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制定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

  首先,父母应该孩子一个自由的时间。在孩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后,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允许孩子看电视,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让他感受到生活的趣味性。

  其次,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要求过高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要求过低、太容易达到会让孩子盲目自大,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父母应该尊重事实和孩子的能力,科学地引导和开发孩子的潜能,尽量少给孩子增加压力。

  最后,经常与孩子沟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心事没有人诉说,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和高压政策,会使孩子采用一些逃避或者极端的办法来解决,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孩子积极、健康的发展。

误区2:给孩子自主权,不过多干涉

  有些父母抱怨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差,意志力非常薄弱,在生活上很多事都喜欢依赖别人。由于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大部分父母习惯替孩子打理好一切,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能自立自强?

  一家三口一起去买电脑桌。妈妈和女儿就对该买哪一款桌子产生了分歧。女儿想要那款粉红色的桌子,但是妈妈却坚持要买那款浅绿还带有台灯的,爸爸在旁边建议道:“既然是给孩子买,就买她喜欢的就是了。”

  妈妈立即反驳:“不行,她已经被你们惯坏了,今天我要把她这个不听大人话的坏习惯给改过来!”最终还是买了妈妈看重的那一款学习桌。

  其实,孩子从2岁以后就有独立的人格和意识,父母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自由,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去让孩子做事,或是代替孩子做事,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自己决定买什么颜色的文具、什么款式的衣服,房间应该怎样摆设等。如果是孩子自愿要做的事情,他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往往也会更容易成功。

  美国的父母就很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从小孩子就自己存放衣物、打扫房间,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还会参与家里重大事情的决定。父母通常都会倾听孩子的意见,而且从来不会替孩子决定什么,只在关键的时候加以提醒。

  专家认为:勉强让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不仅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还会扼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父母应该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去发展,以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进行交流,并且及时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

  因此,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自主地选择、抉择。当孩子迷茫的时候,父母要在一旁指导,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并承担后果,这样会加深孩子对错误的印象,下次也就不会轻易再犯。

  此外,父母不要反复数落孩子的缺点,应该用友好方式对孩子说话,如“孩子,如果你现在有时间就去收拾房间吧”。当然,也要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尊重孩子的想法,接受他的建议,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权。

误区3:对孩子多包容,不无端指责

   

   “你怎么又在上网?”“怎么今天回来这么晚?”“老是丢三落四,你就不能长点记性吗?”……这是很多父母对孩子说得次数最多的话,当他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时,就不断指责、批评,甚至动手,这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大的沟通障碍。

   “爸爸,我这次考试成绩只有85分,没达到你的要求……”没给孩子解释的机会,爸爸马上大发雷霆:“怎么考得这么少,不是要求你每次必须考90分以上吗?你一定是天天玩,没有好好复习功课……”

   等爸爸骂完以后,孩子委屈地说道:“这次考试特别难,我考了第二名。”

   在生活中,父母尚且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更何况是孩子?无端的指责,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父母要有一颗包容的心,给孩子改错的机会,不要动不动就责骂、惩罚他,要引导他在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下次遇到同样问题时可以做得更好。

   孩子会犯错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是由于粗心无意间犯的错,父母要原谅孩子,并帮孩子分析原因,督促孩子改正;有些是孩子的经验能力不足,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寻找原因,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父母包容的力量是巨大的,曾经有个孩子犯罪进了少管所,他母亲每天站在山头上大喊“儿子,加油,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儿子和整个少管所的少年犯都被这位母亲震撼了,他们哭喊着:“妈妈,我们对不起你!”后来,这批少年犯进步很快,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是那位母亲用自己博大的爱挽救了一批迷途少年。

   因此,父母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体谅孩子的过失,帮他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指出改正的办法。所以,如果孩子不高兴对父母不理不睬的时候,父母不需要着急上火,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怎么会突然这样,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影响了他的情绪?

   对待孩子的过失,父母要善于“健忘”,老念叨他的错误会让孩子反感。多用鼓励性的话代替责备,但在鼓励孩子的时候要挑选一些好的话,把不好的让孩子自己说。比如,在问孩子考试成绩的时候,父母可以问孩子:“这次哪科考得最好?”让孩子先说考得最好的,然后让他自己说出考得不好的科目。

   当然,父母如果想要用自己的包容去影响孩子,那么父母要对孩子多一份包容,少一份指责,让孩子也学会包容他人的缺点和过失。

   

误区4:要理智地爱孩子,不要溺爱

  今天,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本来孩子自己可以做得事情,父母却包办代办;不忍心让孩子受一点委屈,有求必应,甚至会满足他无理的要求。

  溺爱,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一位奶奶有些委屈地说道:“我家的小孙子才9岁,可脾气特别坏,稍有不顺心就砸东西,甚至动手打我,这腿上青的地方全都是他抓出来的。以前总是宠着他,想要什么给什么,现在身上的这些伤就是对我的回报?”

  以前,父母在家中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现在位置完全反过来了,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给孩子,父母凡事听孩子的,唯恐他不高兴。于是,孩子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宠着自己,在家很霸道,一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发脾气、摔东西;在学校也是非要同学听命于他,否则就会动手打人。渐渐地,父母就培养出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

  当然,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是也要理智地爱。现在的许多父母恨不得一切替孩子办好,但是能做得毕竟是有限的,父母只能养育孩子而不能给他思想和灵魂,以后在社会上还要靠孩子自己去适应,因此,父母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孩子小时候就是一张白纸,需要父母教给他灌输正确的观念,而过度地溺爱会使孩子任性、自私,不能跟同伴很好地相处,甚至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理智地爱孩子?

  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孩子,帮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

  其次,,记住“爱孩子,就要为他未来着想”,用深沉的爱代替溺爱,要严格、有限度地爱孩子,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感恩和与人分享。

  最后,用温和的态度去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误区5:重智育,但更要重品德教育

   某处煤矿瓦斯大爆炸,一位女矿工被困在井下,当发现她的时候,僵硬的身体斜靠在井壁上,其中一只手捂着鼻子,另一只手却依然斜搭在井壁上,湿润的井壁上依稀写着:“儿子,读书……”这位母亲的临终遗言只是让孩子好好读书。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不过,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孩子在智力方面的教育真的胜过一切?

一位少年管教所的管理员说:“其实,这里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在进少管所之前的成绩大部分都很好,但由于品德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他们最终的犯罪,这与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有密切关系。”

   很多父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使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孩子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总是觉得等孩子长大了,那些做人的道理自然会懂。但很多孩子由于道德教育的缺失,而离父母所设定的成才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今的独生子女承载了太多父母的期望,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过人,早日成才。也许有些父母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行动上却又是一切围绕孩子的学习,甚至是只要孩子成绩好,就可以掩盖孩子所有的不正当行为。反过来,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会觉得其他方面再好也没用。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制造的伤熊事件依然清晰,一个如此优秀的学生居然会有这么恶劣的行为,你能否认他的智商吗?当然不能,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是决定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人的关键,如果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有问题,即使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日后也未必能成才。因此,父母要先注重培养孩子的德育,正如英国女诗人雪莱所说:“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而父母却片面的强调智力开发,忽视了孩子良好人格的塑造。现在许多不好的行为猛烈冲击着社会道德的底线,网络媒体等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而孩子的模仿力、接受能力都很强,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榜样,把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去,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抵制各种不良行为,让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误区6: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

   “我孩子不会自己吃饭,需要大人喂!”“我家宝宝喝水要用奶瓶!”“我们家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好几位妈妈围着幼儿园老师,再三嘱咐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但却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不具备。

   邻居家的孩子小馨6岁了,聪明活泼,很懂礼貌,能唱会跳,非常惹人喜爱。

   有一次,我问她:“小馨,你想长大了以后干什么?”她想了半天后回答道:“不知道,我的爸爸、妈妈、老师都没有告诉我。”

   现在的父母,除了学习不能代替孩子以外,其他的事情全部由父母代做。也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度疼爱,使孩子连穿鞋、擦鼻子这类的小事都不会自己做。确实,父母过多的保护和照顾,使孩子丧失了锻炼的机会,更多时候会给孩子养成“我不会没关系,反正爸妈会帮我做”的依赖心理,从而丧失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时候怕孩子摔跤,父母总会抱着孩子或者牵着孩子走路,但是当孩子可以走路的时候,他却不愿意走路。比如,现在的很多孩子上学来回需要父母接送,如果父母有一次没能抽出时间去接孩子,孩子就不愿走路回家或者不认识回家的路,哪怕是离家很近。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养的成,比如自己洗脸、吃饭、穿衣服之类。只要是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接受挑战的能力,这也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孩子信心的一种方式,也能激起孩子下次主动去做的兴趣。

   当然,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父母要做的是在旁边鼓励孩子“你可以做得很好”、“相信自己,你能行”,而不是跑过去帮孩子做好。

   有时候父母就应该对孩子“狠”一点,为孩子创造自我表现的平台,让他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父母不要因为害怕孩子跌倒就不让他走路,而要大胆放手,让孩子独立去探索,养成不靠父母走路的良好习惯。这样即使没有父母搀扶,孩子也依然可以走得很好。

误区7:不能对孩子进行“专制统治”

   在21世纪的今天,父母的专制思想依然存在。

   小丹非常喜欢看动漫,周末做完作业以后,就打开电脑看起动漫来。爸爸看到后吼道:“怎么又在上网,不是不允许你上网的吗?你作业做完了?”

   “我完成作业了,只看一会动漫……”不等孩子说完,爸爸就关上了电脑,去客厅看球赛了。

   生活中,有些父母想要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对孩子总是厉声厉语,还制定了“我说行就行,我说不行就不行”的规矩,不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孩子的质疑,他们的回答却是“我是你爸爸(妈妈),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还能害你吗?”

   确实,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凡事替孩子做决定,强制性的让孩子接受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孩子只会是表面上服从或接受,但心理却不一定接受。此外,父母长期的专制,会使孩子任何事都不敢有自己的主张,长此以往会培养出生性懦弱的孩子。

   父母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无论什么事孩子都没有发言权。他们的专制不仅表现在不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还会很粗暴地指责孩子,甚至会用棍棒惩罚孩子。每个人都有反抗心理,孩子也不例外,父母越专制孩子就会越反抗,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永远不会达到理想效果,只会让情况恶化。

   其实,孩子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做事方法,是孩子有主见、有创造力的表现,父母应该多加鼓励。如有些孩子好奇心特别重,总是想自己试一试,不试试怎么知道是错的呢?所以,父母应该大胆让他去探索尝试,只需在他犯错的时候,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父母要转换教育方式,尝试着用商量的口吻或请求的语气和孩子说话,他可能会更愿意去做,完成的效果也会更好,尽量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此外,父母还应该注意树立权威的方式方法,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树立威信。

误区8:不要对孩子异常的冷漠

  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父母们为了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大部分时间都是忙于工作、应酬、赚钱,好不容易回到家也已经筋疲力尽。于是,父母很少有精力去关心孩子,忽视了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

  薛凯很想爸爸有机会能带自己去郊游,可爸爸总是很忙,好不容易有一天爸爸在家休息,他鼓起勇气跟爸爸提出了这个要求,原以为爸爸一定会同意,不料爸爸却生硬地答道:“我没空!”说完就继续盯着他的电脑了。

  从此以后,薛凯再也不会主动和爸爸说话或提出要求了。

  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但为什么要用这种冷漠的方式,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今天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他有自己的烦恼和忧伤:当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希望有人安慰;当和同伴相处不愉快时,希望有人能听自己倾诉;当表现优秀时,希望有人赞赏……孩子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压抑就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其实,孩子的要求很简单,他只希望有机会能和爸爸妈妈说说话,在迷茫的时候父母能够及时提供一些建议,受伤时能有一个温暖的拥抱……

  每个父母都把孩子看成是珍宝,非常宠着孩子,尽全力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可很多时候却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这会给孩子一种“我的爸爸妈妈不爱我”的错觉。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首先,父母不要给孩子立太多的规矩、管得太严,让孩子有一定自由的空间。母可以利用休息、吃饭的时间和孩子聊天,尽量让孩子多说,从他的言语中去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这样孩子交流起来也会有共同语言。

  其次,父母要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也要跟孩子解释清楚;尽可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参加集体活动,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最后,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时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他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误区9:威胁、吓唬孩子是不妥的

  “你居然敢不听我的话,看回家怎么收拾你!”“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经常可以听到父母这样孩子威胁孩子,但到最后,父母却不一定真的惩罚孩子。

  若若已经吃了很多零食,但还跟妈妈吵着要吃。妈妈知道她怕疼,于是就吓唬她道:“你要是再吃,我就让医生叔叔过来给你打针!”

  过了一会儿,她跑过来说:“刚刚我把那些零食吃完了,你也没让叔叔来给我打针啊!”

  难道让孩子听话,父母就只有威胁、吓唬这一种方式吗?

  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平时的娇惯,很多时候任性、动不动就发脾气。于是,有些父母想借助威胁、吓唬得到孩子妥协,但那只是暂时的,也许没过几分钟孩子的老毛病有犯。如果事后没有惩罚孩子,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说话不算数,以后父母的威胁就再也不管用了。既然威胁、吓唬不能彻底纠正孩子的问题,父母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方法去教育孩子?

  经常威胁、吓唬孩子会让孩子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想做,因为他害怕做了以后会受到惩罚,长期下去很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造成内心的恐惧而成为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阻碍孩子智商、情商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如果孩子害怕老师,他肯定不会认真听老师的课;如果小孩怕医生,他肯定不会跟医生合作;如果孩子怕父母,他肯定设法躲着父母,更谈不上友好地沟通交流……既然如此,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呢?

  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如果父母只威胁、吓唬,不去执行,会让孩子质疑父母说话的有效性,甚至会故意试探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如果父母还只是口头说说,他以后就会更肆无忌惮。因此,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以给一些必要的惩罚,但是要跟孩子解释被惩罚的原因,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父母也可以换种方式和孩子说话,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为什么要那样做,而不只是用“狼来了”“**叔叔把你带走”“再哭就不要你了”等来威胁、吓唬孩子。

  

误区10:不要太过看重孩子的分数

  分数一直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至今依然流行,当下父母之间谈论得最多的就是“你孩子考了多少分”,他们也似乎达成共识不允许孩子与成绩不好的同学交朋友。

  分数的高低,已经成为父母和孩子最头疼的问题。

  一个孩子拿着68分的试卷给爸爸看,爸爸仔细看完一遍后,说道:“题目这么难,如果是我还不一定能考这么多呢。其实你可以考得更好的,你看,这几个地方是因为什么原因丢分啊……”原本以为自己少不了一顿训斥,他满怀感激地看着爸爸,并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有些孩子平时很努力,但就是考不到高分,很多父母就很迷惑,难道我的孩子真的比别的孩子智力低下?

  其实,智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方面,有些孩子可能记忆力比较好,有些孩子可能理解力比较好,有些孩子可能观察能力比较强,但在有些方面可能就相对比较弱。因此,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父母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考试成绩反映了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但从客观因素来看,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包括很多非智力因素,比如考试之前孩子的身体不舒服,跟家人、同伴闹别扭情绪低落,等等。

  如果只要孩子没考好,父母就大声训斥,这样不仅找不到问题所在,还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孩子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一蹶不振。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首先,分数的高低并不是决定孩子是否能成才的关键,也不是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比如有些孩子刚开始学习还没掌握学习方法,或者粗心大意丢分……

  其次,父母不用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炫耀的资本,更不能拿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向的比较,而要综合全面看待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留心孩子的进步。

  最后,如果要想父母不过分关注分数,就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分数,改变对孩子考试分数的看法,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和孩子彻底地从分数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努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误区11:不要用经济物质刺激孩子

   希望子女成才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父母从物质上来激励孩子“要是你考了第一,我就给你买……”

   一位父亲对儿子说:“如果你能每科考第一,我就给你买一辆奔驰。”小男孩一听,非常心动,期末考试发挥得非常好,语文、英语、数学都考了全班第一。那位父亲也很高兴,果然履行自己的诺言,给孩子买了一辆上百万的奔驰,专门用来接送孩子上学。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父母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一次比一次贵重,孩子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父母希望通过物质奖励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激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只采用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只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物质奖励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孩子从其他渠道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时,这种物质奖励就不再奏效。

  此外,物质奖励还会有很多危害。过多的物质奖励不仅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还会让孩子忘记自己的本分,盲目攀比,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使孩子陷在物欲的漩涡中不可自拔。

  其实,孩子很容易满足,如果父母想要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并不是只有物质奖励这一个办法,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一些奖惩措施,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科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要有明确的认识:奖励只是促进孩子学习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用物质来诱惑孩子;物质奖励终有失效的一天,有时候父母的一句真诚的赞美甚至胜过一切物质奖励,所以父母不要把物质奖励作为唯一的手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爱和精力,而不是想用金钱和物质简单、快速地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其次,父母在激励孩子的时候,要给他制定更合理的目标,让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如果目标太大,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最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误区12:不要盲目地为孩子择校

  如今的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在选择学校这个问题上也毫不含糊,不惜高昂的学费,努力让孩子上名校。无论孩子考多少分,只要一毕业,父母就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名牌高校。事实上,父母千万不要盲目为孩子选择学校。

  某位同学的爸爸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孩子这次考试又考得不好,这次可有的愁了。小学毕业考的时候成绩不理想,我托关系、花钱好不容易让他上了这里的一中。其实,花再多钱也没事,只要我孩子能进好的学校,可是这次中考考得太差,现在花钱都进不去……”

  父母不惜花“重金”让孩子进名牌高校,可当孩子进了名牌高校以后,效果真有那么好吗?

  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择校看成是一种投资,总认为给孩子在选择学校上的钱得越多,以后的收益也越大,也即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连一些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也给孩子花费高昂的学费,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好的学校学习。

  很显然,这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孩子上名牌高校的父母,很少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孩子的成绩、性格特点和学校的管理模式,以及孩子是否适合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等,而盲目为孩子选择重点高校。

  当然,父母让孩子进重点高校,是为了孩子在一个更好的条件下学习,这样孩子会进步更快。但是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客观情况,盲目跟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如果孩子起点较低,与特别优秀的孩子一起学习会让他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用高昂学费买来的学习机会,也一直让孩子背着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孩子学习、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实,按照孩子能力考进的学校,也许没有名牌高校那么强的师资力量,但是却可以让孩子的成绩排名靠前,备受老师关注,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和信心。父母不需要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而“孟母三迁”或者“重金买学校”,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学习的宗旨,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才是根本。只有孩子快乐了,他才有学习的心情,也才会学得更好。

  因此,父母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给孩子认真择校,还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让他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

误区13:跟风上课外班会孩子不堪重负

  独生子女身上承载着太多父母的期望,本来是无忧无虑、可以痛快玩的年纪,却被各种兴趣班、提高班、辅导班填满,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父母盲目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难道不是对孩子人性的一种摧残?

  小荣今年才8岁,在假期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上午他要去学校附近的美术班学习2个小时,接着去学象棋,中午自己在外面买点吃的。下午坐1个小时的车去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家学英语,然后是乒乓球,晚上还要去练跆拳道。

   很多父母不想浪费孩子一分钟时间,孩子的日程安排表上总是密密麻麻的辅导课。难道孩子上完各种辅导班以后,就变成了样样精通的天才?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校有实力的老师就那么几个,工作任务繁重,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做好辅导机构的兼职,大多是规定时间上完课就走人,很少有真正负责、关心孩子的成长。再者,现在的课外辅导班,大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很少能做到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问题,然后再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所以课外辅导的效果并不显著。

   其实,真正提高成绩的时间不在课上而是在课外。如果总上辅导班,会让孩子产生“反正还有辅导班,上课不听也没关系”的依赖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也没时间去理解,对所学的知识总是一知半解。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参加了很多的辅导班,但是效果却并不显著的原因。盲目报班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还会让孩子有厌学的倾向。

   试想,如果父母不停地喂孩子东西,却不给他消化的时间,后果会是怎样?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学习呢?

   首先,如果孩子学习有薄弱的地方,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去去课外辅导班试听,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以及老师是否有责任心,最重要的看孩子是否喜欢,只有他喜欢,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也才会坚持去上课。

   再者,什么东西多了都会泛滥,父母不需要给孩子选择很多的兴趣班,只要选一两个孩子感兴趣的就足够了,一定要留给孩子玩得时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让他可以在全面均衡地发展。

   最后,如果父母想孩子成人成才,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多抽一些时间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交给各种辅导班就万事大吉。

误区14:对孩子非打即骂,不能解决问题

  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由于第一次为人父母,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怕太宠着孩子会成了溺爱,于是,就继承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秉承着“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材”的观念,对孩子非打即骂,造成孩子畸形发展。

  有些父母动不动就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长期压抑孩子的个性。于是,孩子也学父母的“以暴制暴”,在家里被父母打,出去他就打别的孩子,就这样习惯用武力解决与别人的矛盾,长期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优良的品质,如上进、善良、诚实等,但是优秀的孩子不是父母打出来、骂出来的,而是教子有方的结果。父母习惯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顺从,只能让孩子怯于父母的威严,那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表面上的乖巧,内心却可能充满对父母的怨恨,冲淡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而父母的打骂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经常打骂孩子,不仅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还会使孩子产生抵抗情绪,越打越叛逆,脾气也越来越暴躁,造成孩子的畸形人格。

  其实,孩子也渴望真正能与父母实现地位上的平等,遇到事情可以与父母以友好地方式协商。因此,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有些父母把孩子看成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机器人,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就要受到惩罚。其实,打骂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对孩子现状的改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还不如给孩子设立比较低、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让孩子一步步稳步前进。

  其次,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当孩子学习或者行为上有问题的时候,父母要保持冷静,亲切地与孩子沟通,帮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工作中的压力转嫁给孩子,真正从内心上尊重孩子,平静地完成和孩子的每一次交谈。

  最后,改变长期以来棍棒教育的观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而不是打骂。父母要多花时间了解孩子,借鉴一些父母的成功的教育经验,让孩子远离打骂,为他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误区15:不要给孩子贴上“笨”标签

   “我儿子是不是比别人笨,考试总是不及格?”“老师说他上课总是不能专心听讲。”“他对学习一点都不感兴趣,上课老坐不住。”……这是一群父母去咨询心理咨询师时对孩子的评价,而孩子站在旁边一直低着头,心理咨询师不经意间瞥到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一位父亲愤怒地指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说:“这么简单的试卷,别人考满分,你居然考这么少,怎么这么笨呢?”“我就是比别人笨,所以才考这么少……”儿子小声说着。

   其实,孩子考得比别人少,不一定就是孩子比别人笨,有可能是粗心或者方法不对,还有可能是孩子不够努力,如果父母故意说孩子笨,想通过嘲讽来激励孩子,却很容易导致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父母这样会给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承认自己比别人笨,从而有可能真成为一个很笨的人。

   其实,孩子成绩不好,父母着急是很正常的,但要正确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应该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即使当孩子怀疑自己比别人笨的时候,父母也要及时纠正:“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这次你考得比别人差,不是因为你比别人笨,而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低,需要借助父母的评价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如果父母一再批评、苛责孩子,会让孩子强烈感觉到自己很失败,长期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最终将会成为一个失败者。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更不要轻易说孩子笨,而要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积极引导,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当然,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就应该教育孩子,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里,而不是一句粗暴的责骂“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笨得跟猪一样”,否则,只会伤孩子的心。因此,面对失败的孩子,父母要不断地鼓励他,树立他的自信心,帮他走出低谷。

   另外,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做横向比较,更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而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及时地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真诚地鼓励孩子、赞赏孩子,让他信心百倍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人品重于一切,对任何人来说这一点都是绝对正确的。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独生子女良好品格的培养,这是决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品格1:给孩子种下孝心的种子

   父母经常这样议论:“现在的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心里很少会惦记着父母……”这些似乎道出了父母的心酸,但是孩子难道一生出来就这样?

   一次,妈妈带思思去阿姨家串门,她觉得阿姨家的糖果特别好吃,就甜甜地对说:“阿姨,这种糖果特别好吃,我能带几个回家吗?”

   妈妈严肃地瞪着她,阿姨马上抓一大把糖果放她口袋,她连忙说:“奶奶最爱吃这种糖,我只要几个就够了。”说完挑出几个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思思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要孝顺,真难得!”阿姨真诚地夸道。

   一直以来,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平时受到的宠爱太多,把父母、长辈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一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大发脾气,然后等一家人哄满意了,孩子才肯罢休。这样的孩子与他人相处都是问题,更谈不上孝顺父母。

   越来越多的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够成人成才,而没有指望孩子能够在将来赡养自己。既然这样,就不用培养孩子的孝心了吗?当然不是。因为今天父母还是有点心寒:自己对孩子百般呵护,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为什么他心中没有我们?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想用什么填满就用什么。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孝顺父母,就应该从小给孩子种下孝心的种子,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孝心的种子?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榜样,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辛劳,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和劳动成果,体会父母付出不求回报的伟大。

   其次,让孩子学会感恩。正如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所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们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们的人,更不会主动帮助别人。”

   最后,通过实践去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分担一些家务,遇到难题可以让孩子一起想办法,让他们真正担起责任,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然后从心底感激和敬重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此以往,孝心就会在孩子心中扎根。

   

品格2:教孩子从小要诚实

   一直以来,孩子被看成是纯洁的天使,正如在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只有孩子敢于说真话,但是当孩子一边用天真的眼神看着你,一边说谎的时候,父母又有何感想?

   说谎成了孩子诚实守信良好品质形成的一大障碍。

   有位妈妈一进门骄傲地对爸爸说:“今天我用10块钱买菜,那个人居然找了我93块钱,不真是赚大了……”而孩子就在一边看着。

   这位妈妈没有把钱归还给别人,还夸夸其谈,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孩子纯净的心灵蒙上了灰尘,也为以后孩子说谎、贪小便宜创造了条件。

   孩子并不是生来就会说谎,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丧失了诚实的天性,让他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学会了说谎?孩子在6岁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很多行为也都是模仿大人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学会了说谎。

   孩子会说谎大多时候只是一种自我保护,并没有什么恶意。有些孩子可能是为了取悦父母或他人而说谎;有些是害怕父母的惩罚而说谎;有些是为了炫耀自己而说谎,还有一些只是孩子的想象或者是期望中的样子,有时会被父母误解为说谎……

   其实,孩子说谎或编故事,只是希望事情没有被自己搞坏,而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几乎每位父母都会经历孩子说谎的阶段,因此,当孩子推卸责任的时候,父母不需要批评孩子不诚实,而是转移孩子说谎的注意力,让孩子不再用其他的谎言来掩盖前一个谎言。

  因此,当孩子说谎的时候,父母不需要勃然大怒,要有一个好的情绪,冷静、客观地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无论什么原因,自己说谎都是不对的,父母用自己诚实的行动教孩子要诚实,帮助他从小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当然,如果孩子说谎以后能勇敢地承认错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要表扬他说实话的勇气,鼓励他以后多说实话,甚至可以制定“坦白从宽”的规定,这是激励孩子以后说真话的有效措施之一。

  最后,在对待孩子说谎问题上,父母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给孩子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一味批评、指责,端正教育孩子诚实的态度,身传言教,引导孩子诚实做人。

品格3:让孩子守信,说到做到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而独生子女由于平时太过于宠爱,逐渐暴露出说谎、说话不算数等缺点,这些都让父母不得不重视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

   一次,曾参的妻子去集市,孩子也一直吵着要去。于是,曾参的妻子便对孩子说:“你乖乖地在家,回来我杀猪煮肉给你吃。”孩子果然不再吵闹了。

   等妻子回来,发现曾参就准备去杀猪,妻子拉住他说:“我只是哄孩子的,你还真去杀猪啊?”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你今天骗了他,以后他就会去骗别人;今天你对他不守信用,以后他也会对别人不守信用……”

   于是,曾参果真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古时候,只要是朋友之间的承诺,无论多久,他们会拼死去兑现,即使自己做不了的,也会在临终前嘱咐后人继续去努力。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守信义,而在科技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说到做不到,为什么人们的守信意识会逐渐淡薄?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老实、友好、信任的给予与被给予”。守信是一个人成功的人格基础,只有获得别人的信任,才会有他人的支持和拥护。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如果你想别人相信你,首先你必须要守信。

   孩子是否守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有些孩子说和做总是不能一致,而且还当着父母的面是这样,背着父母的时候却又是另一个样。面对这些,父母对孩子反复教育甚至是惩罚,就是不见效果。因此,父母要换种方式教育孩子,让他学会守信,说到做到。

  首先,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在小事上养成了守信的好习惯,才能在大事上也选择用守信的方式办事。

  再者,父母能够对孩子信守承诺,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努力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更不能以哄骗的方式教育孩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孩子。

  最后,表扬孩子的守信行为。当孩子作出了守信的行为时,父母一定要及时表扬,对其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从而让孩子更乐意信守承诺。

  

品格4:教孩子有一颗仁爱之心

   儿童启蒙经典《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但现在由于父母的溺爱,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编的自私、任性、缺乏爱心,父母也抱怨孩子不懂得关心父母,关爱他人。

   缺乏仁爱之心,在孩子身上越来越凸显。

   在公共汽车上,一位妈妈对孩子说:“你看,那位爷爷站着多累啊,我们让他来坐吧。”“可是我们站着也会累啊!”孩子不解地说。“但是我们年轻,站久一点没事,等我们老的时候,别人也会给我们让座的。”妈妈认真的回答道,孩子若有所思地站起来,给爷爷让座。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2岁的婴儿,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哭的人,也就是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关心他人的本能。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却变得冷漠,很难对周围的事物再富有爱心。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孩子的爱心丧失?

   正如卢勤老师说:“孩子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他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只知道疼爱孩子,却不知道要给孩子奉献爱心的机会,使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甚至把别人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逐渐丧失付出爱心的本能。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不需要付出爱心,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其实,孩子的仁爱之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孩子其他习惯的是一样的,需要在生活、学习中慢慢地养成。

   父母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探望长辈,帮老人做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关心、帮助他人,适时地让孩子奉献自己的爱心,把看与做联系起来,这样能很好地帮孩子养成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

   当然,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还能去关爱他人吗?所以,如果父母不想孩子变得自私,就不要太宠溺孩子。父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多给他奉献爱的机会,培养他关爱家人的意识,让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在孩子心中扎根。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温暖,然后再让孩子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他人,教孩子有一颗仁爱之心。

品格5: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

  宽容,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前提,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与他人相处,如何立足社会?

  一次美术课上,李彤不小心把颜料弄到了王粲的衣服上。王粲心疼地看着洁白的衣服上被弄脏,生气地跑到李彤身边,也在她身上画了大大的一笔。

  当老师问王粲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妈说不能受别人欺负,李彤弄脏了我衣服,我也要把她的衣服弄脏。”

   父母这样教育孩子,还怎么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

   宽容的品质历来被古人所重视,至圣先师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人要有宽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等五德。他把宽容放在五德之首。林则徐也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高度开放的今天,更需要高度的宽容。宽容,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促进事业的成功,也会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而现在的父母过于娇惯孩子,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教孩子“以牙还牙”,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无论什么事,都先想着自己,伺机报复,逐渐成为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如果父母长远地爱孩子,就应该告诉孩子:当我们被别人伤害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理解他,原谅他,用宽容来冲淡仇恨。

   其实,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犯错,每个人也都有需要被理解、被宽容的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缺点,所以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如果孩子学会了宽容,就会用更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如果孩子学会了宽容,就等于拥有了美好的明天。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都知道,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影子当中,所以要想让孩子拥有宽广的心胸,父母就要树立好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别人的长短。各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彼此友爱,互相宽容,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

   当然,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不是光靠父母讲出来的,而是孩子在集体中和别人相处逐渐所形成的。因此,父母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宽容的意识,让他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品格6:教孩子远离骄傲的习气

   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说,骄傲会使人招来损失,谦虚会使人受到益处。但是在今天,只要孩子取得一点点的成绩,父母就会觉得孩子非常了不起,不停地夸赞,容易助长孩子的骄傲的坏习惯。

   “你是最棒的”、“没有人能比你飞得高……”乌鸦妈妈一直夸小乌鸦,小乌鸦也很自以为是,经常在同伴面前炫耀自己。

   一次,同伴们都在谈论老鹰飞得有多高,多厉害,小乌鸦很不服气地说:“我比它厉害多了,我也会老鹰抓小鸡……”结果小乌鸦掉进鸡笼子里,再也出不来了。

   现在,由于孩子对自己、对世界的了解不够透彻,再加上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盲目地鼓励孩子,导致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达到了最高境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随意评价别人的劳动成果,遭人厌恶。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孩子骄傲自满,固执己见,因别人的夸赞而忘乎所以,因别人的批评而心生怨恨,变得心胸狭窄,缺乏前进的动力,那么他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谦虚,他们非常了解自己,会耐心聆听别人的意见,善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以获得更大的进步。成功的人尚且如此谦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

  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懂得谦虚的生活态度,让孩子领会谦虚的真谛,远离骄傲的不良习气。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孩子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会滋生骄傲自大情绪,在错误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完全迷失方向。

  其次,用自己谦虚谨慎影响孩子。这就需要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所作的贡献挂在嘴边,不因一次的成绩而洋洋得意,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让孩子看到一个谦虚的父母。

  最后,适当地赞扬孩子。父母要坚持实事求是地原则,如果孩子表现确实很好,可以适度的赞扬,并鼓励他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必要时,还可以让孩子受点挫折,告诉他一些优秀同龄人的故事,让他逐渐学会谦虚。

品格7: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而孩子的生活是否会充满阳光,完全在于孩子是否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而现在很多孩子却不够乐观,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一蹶不振。

   “太阳总会出来的”,这是一位父亲最喜欢说的话。

   一次,儿子回到家中,一声不吭地跑到房间里。父亲微笑着说:“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其实,人生总会遇到困难,但是它总会过去的,悲伤难过丝毫不起作用。别去想了,好好努力,明天太阳又出来了。”

   后来,无论情况有多么糟糕,只要一想到爸爸的话,儿子就总能充满斗志地迎接一个有一个的挑战。

   确实,乐观的人能够用积极地心态面对生活,他们总是可以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勇于挑战新事物,还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他人,营造出一个快乐、轻松的环境。

   因为环境的不同,会让孩子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有不同的态度:乐观的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而悲观的孩子整日闷闷不乐,畏首畏尾,到最后一事无成。

   事实上,孩子大概在出生2个月后,他就有了快乐的情绪,却为什么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愁眉苦脸,有些孩子却是笑容满面?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呢?

   首先,父母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尽量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消极情绪,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温馨的环境,孩子自然也会感到快乐和轻松,从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一切。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沉闷压抑的环境中,必然也是悲观、抑郁。

   其次,教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当然,父母也应该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发自内心地赏识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告诉孩子,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挫折中也孕育着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不断进取。

   最后,适当给孩子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这也是孩子派遣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从而化解心中的阴霾,重新找回快乐,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生活。

品格8:让感恩孕育孩子的生命之花

   如今,在大城市生活的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父母、长辈对仅有的独生子女是关爱备至,但是孩子却变得越越来越冷漠,不懂回报,甚至把亲人的爱看成是理所当然。

   所以说,学会感恩,成了孩子的一门必须课。

   曾有一个调查:当问到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180名学生,有几个人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只有6个人说知道,其他人都是不清楚;当被提问有多少人感觉爸爸妈妈很辛苦的时候,回答几乎都是“没感觉”。

   孩子长期生活在独享的家庭氛围中,最好的东西先给孩子,有求必应,他们早已经对父母的关爱、呵护、付出麻木了,也已经当成了一种习惯。他们从来不觉得父母、长辈辛苦,根本没有机会体验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

   当我们还在羡慕独生子女生活美好的时候,他们却怨天尤人,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拿跳楼来威胁父母。父母会百般容忍孩子的种种恶劣行为,但是别人还会是这样吗?

   也许父母从未想过让孩子感恩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可孩子终有一天要走向社会,要与他人交往。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没有哪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要把一切给予都看成是别人的恩惠,那么他就会少一份怨气,多一份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当一个人懂得感恩的时候,便会在实践中愉快地回馈,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那么,父母要怎样培育孩子的感恩之心?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可能在听故事、看书本的过程中培养出感恩之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所以父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孝敬长辈,感谢他人……在行动中教导孩子如何感恩。

   其次,让孩子在生活琐事中学会感恩。人只有经过自己的劳动,才知道其中的辛劳,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帮自己分担一些家务。当得到他帮助时,父母要及时道谢,督促他养成及时对周围人道谢的良好习惯。

   最后,让孩子学会感恩生活中的一切。比如,感谢国家的培养与护佑,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感谢朋友、同学的真诚帮助,感谢所有人的付出,感谢大自然的给予……当孩子在心中孕育感恩的生命之花时,他就一定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品格9:教孩子喜欢与他人分享

   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分享能增加人的快乐,减少人的痛苦。但由于父母的溺爱,独生子女早似乎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

   爸爸妈妈想让方瑞从小学会与人分享,于是,家里什么好吃的都平均分,可是自从奶奶来了以后,情况就变了。做了好吃的,奶奶让方瑞一个人先吃,还会特意去买一些东西只给他一个人。

   一次,妈妈吃了一颗奶奶给他的糖果,他就生气地说道:“这是奶奶卖给我的,你不能吃。”

   也许,孩子早已经习惯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个人所有,完全没有意识与人分享,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养成霸道、自私等恶习,这些都是因为父母认为让孩子与人分享,孩子就会吃亏,所以好的东西都只给孩子独占。

   其实,让孩子学会分享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分享是一种美德,会让人变得更快乐。如果孩子学会了分享,那么他心中始终有他人,不会变的自私;如果孩子会分享,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他会及时与朋友分享,也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当然,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喜欢与人分享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他怕拿出来玩具就不再是他的了。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拿出与人分享的东西,依然还归他所有,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的与人分享。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愿意分享,并且喜欢上与人分享呢?

   首先,要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如果强制性地让孩子去分享,只会让孩子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又是另外一套。因此,父母要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尝到与人分享的“甜头”,从而让他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与人分享。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权。父母要适当地保护孩子的宝贝,如果你不经孩子同意,就把他珍藏的东西拿出来,他肯定会不乐意。所以,适当地教孩子怎样去与人分享,让他从心理上接受并主动与人分享。

   最后,让孩子在交换中爱上分享。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都不一样,与人交换东西的过程,也是与别人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这样能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品格10:让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年轻的父母虽然懂得不能溺爱孩子,但是却又怕孩子受委屈,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总有问题。

一次,小烨想把爸爸给他买的习题册拿到班上炫耀一番,还没装进书包,妈妈看后说道:“儿子,这是你爸爸特意给你在北京买的资料,你带过去给别人看了,那你就考不到第一了……”

   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很多事情不知道什么对,什么是错,很多时候就把父母的行为当成是标准。因此,当孩子不知道该如何抉择的时候,他就会模仿父母或者是身边人的做法,甚至学会了贪图小利、说谎骗人等坏习惯。

   有些父母眼光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上,关于道德教育总是坚持“孩子大了,那些道理自然会懂”的观点;还有些父母怕自己教育不好孩子,所以只关注好孩子的吃、穿、用等问题,把教孩子如何做人全权交给老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意思是让父母和老师教育孩子做正直的人。孩子终有一天要走向社会,与人相处,因此,父母要从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正直做人。

   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包含着善良、勇敢和无私。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摇摆不定,不会按照个人的爱好而言行不一;正直的人一切遵从真理和客观事实,做事光明磊落,不卑不亢。

   所以,父母告诉孩子要诚实不说谎、不骄不躁、踏实本分等,可自己在做的时候却喜欢占小便宜,背后议论别人,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这样还怎么教育出一个正直的孩子?

   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做正直的表率。在生活中,父母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光明正大,实事求是;是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错的事情不要人云亦云;在工作、生活中,有不同意见时,当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当然,父母教孩子学会正直,就不能包庇孩子的错误,用正确的态度去引导孩子,让他明确做人的方向。同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变通,如果孩子为人太过耿直,又不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时机的把握,有时会让别人很难接受。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真正领悟并学会正直做人。

   

品格1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今的独生子女,是几代人捧在手心长大的宝贝,百般呵护,万般宠爱,通常五六岁的孩子,还是奶奶哄着喂饭吃,严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的孩子还怎么有责任感?

   一位妈妈非常能干,但是也非常辛苦,什么事情非要自己亲力亲为了才放心。女儿的衣服自己洗了,她非要重新洗一遍才觉得干净。孩子除学习以外,想做点什么,妈妈也非要强加干涉,不允许孩子折腾除学习以外的东西。

   父母对孩子过度娇惯,导致孩子从小就养尊处优,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还指责别人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行,自私自利。此外,父母一直让孩子被动接受教育,会丧失他的主见,长大以后也会成为不敢负责任的人。

   孩子如果一直学习,一定会觉得枯燥无味。父母就应该舍得让孩子动手,交给他一些必要的家务,比如让他收拾自己的房间,洗碗、做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锻炼了孩子独立的能力,还让他的大脑得到放松,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它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心。”责任心如此重要,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首先,让孩子对自己负责。生活上,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虚心向父母或者他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独立自理能力;学习上,让孩子养成独立阅读、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行为上,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为自己的过错承担后果,逐渐培养孩子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其次,适当分些任务给孩子。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父母不需要事必躬亲,更不需要事事迁就孩子,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后给予公正的评价,渐渐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他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

   最后,父母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尽职尽责的父母,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当孩子没有担负起责任的时候,父母要及时提醒,并帮助孩子建立起责任心。

   

品格12:教孩子学会时刻相信自己

   父母对孩子过度地爱护、关心、期望过高,也导致独生子女冷漠、独立能力差和缺乏责任感等,面对社会上各种对独生子女的指责,孩子们更变得消沉,毫无自信可言。

   东东一直想学自行车,可是妈妈一直反对,总说:“学车的时候会摔跤,你不是一直很怕疼吗?”后来在他的坚持下,妈妈同意在她陪同的时候才可以学习练车。

   于是,每次练车妈妈都在旁边紧紧地扶着车身,东东根本没用什么力气,每次东东让她放手,妈妈都会说:“我放手的话你就会摔倒的……”到最后,东东也没学会骑自行车。

   有些孩子喜欢给父母帮忙干活,可干完之后,父母总嫌他这干得不好,那做得不对,很伤孩子的自尊。后来,孩子索性就不插手,免得每次辛苦做事还挨训。

   也许父母只是无心的批评,或是希望孩子下次能够做得更好,但是指责的方式严重地打击了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能力而丧失信心。

   其实,孩子的自信是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通过做事来检验自己的能力,如可以让他刷碗,而不是说“你洗不干净”或者“你会把碗碟打碎的”,否则不仅限制了他的发展,还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一般来说,孩子敢于尝试,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不断尝试,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绝不要错过这个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机会。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如果你能真的相信自己,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梦想,你就真的能够步入坦途,而别人也会更需要你。”自信心,是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信心,能把身体的各种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这也就是有自信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的原因。

   因此,父母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就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多给一些机会让孩子去锻炼,如可以让他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使他在成功中一步步建立起自信;还要对孩子的成果有个公平的评价,不能轻易否定、批评孩子;父母自己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对于孩子的失败要及时鼓励引导;最后,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在挑战中获得自信。

   

品格13:教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反省。自我反省,不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可以修正人的行为,使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通常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取长补短,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而不善于反省的人总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始终难以进步。

   人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才会迅速成长。独生子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也从不会指出孩子行为有任何的不妥,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错误可言,更谈不上反省。

   一位妈妈很不喜欢儿子做错了事责怪别人的坏习惯。

   一次,儿子第二天上午要参加英语竞赛,但是晚上看电视看到11点多。第二天早上,妈妈故意没有叫孩子起床,结果儿子考试迟到一个小时。考试结果很差,儿子回来责怪妈妈没叫他起床,妈妈却说:“你明明知道第二天要参加考试,晚上为什么不早睡?妈妈有哪次起床需要你叫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

   从此以后,儿子学会了自我反省,只要他错了一次,以后就很少再犯。

   由于孩子思想比较单纯,又很容易冲动,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很少会考虑到后果,有很大的随意性,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时,父母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向孩子分析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的后果,让孩子仔细反省自己的行为。

   可是,很多父母习惯性的替孩子承担后果,不仅养成孩子粗心大意的坏习惯,还让他认为自己做的很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更不会去自我反省,就这样他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父母必须要培养孩子从小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

   首先,父母要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但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批评教育,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犯错,学会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父母自己要善于自我反省,孩子犯错是不是也有自己的责任,让孩子敢于正视错误。

   其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要让孩子明确是非对错,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这样就会让他在做之前思考自己这样做对不对,逐渐养成事先反省的好习惯。

   最后,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必要时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与打击,这样他以后在做之前就会掂量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久而久而,就会学会自我反省。

品格14:让孩子爱上劳动

  如今,很多独生子女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饮食起居,孩子不需要动手,父母早已经打理得很妥当。殊不知,父母是在以爱的名义害孩子。

  程晨独立能力非常差。最近,妈妈给他报了一个野外生存训练的夏令营,第一天他像在家一样,等着别人给他送吃的,可是等大家都吃完了,也没人给他送吃的,程晨就这样饿了一天。第二天,他就像其他小朋友学习,有模有样地“下厨”,连半生不熟的东西也吃得津津有味。

  父母喜欢代替孩子劳动,甚至代替思考思考,总觉得自己给孩子的就是他所需要的。其实,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需要孩子从小开始锻炼,正如大脑越用越灵活一样。如果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劳动,就会让孩子养成懒惰的坏习惯,甚至会导致孩子丧失劳动能力。

  调查发现,现在绝大部分的独生子女没有劳动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都非常差,习惯性的依赖他人。“懒孩子只吃了面前的一口饼而饿死”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把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放在一个独立的空间生活几天,孩子虽然不至于饿死,但却会受罪。

  其实,父母让孩子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会让孩子受多大委屈,反而可以让孩子更开心。有些孩子整日闷闷不乐,因为他们除了学习没事可做,如果让他适当的参加劳动,不仅可以调动他的情绪,还可以锻炼他的劳动能力。

  那么,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孩子爱上劳动。

  第一,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父母都知道,只有孩子自己有兴趣,他才会愿意去做。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劳动,让他感受到大家一起劳动的那种快乐氛围,然后积极参与其中。

  第二,激发孩子的自觉性。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参加劳动的具体要求,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怎么会更好,体验劳动的乐趣,必要时给予孩子指导和鼓励,让他从“要我做”转到“我要做”。

  最后,重视劳动教育。不要总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教给他的劳动技能也逐步增多,要让孩子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此外,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真诚地夸赞,让孩子在劳动中肯定自己,体会劳动的快乐,逐渐爱上劳动。

  

品格15:教孩子自己拿主意,有主见

   很多独生子女任性、脾气暴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叛逆,难以管教,孩子乖巧、听话似乎成了许许多多父母的心愿。孩子事事顺从父母,这样就是好孩子吗?

   一个由聋哑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最近被抓获,这些孩子绝大部分家境很好,他们每个月的零花钱有200多元。父母在家教育孩子从小要听老师的话,作为残疾人更要好好学习,这么听话的孩子怎么会犯罪?

   原来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家里比较穷,在他的威逼利诱下,这些孩子也“听话”的去盗窃。

   如今,大多孩子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不愁穿,在家父母给他们安排好一切,养成了孩子依赖他人的坏习惯;在外面,他们急切的寻找依靠,只要别人稍微示好,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去做什么,缺乏主见。

   确实,孩子听话可以省去父母很多不必要麻烦,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外面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来。但是孩子如果过于顺从,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别人,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以后,孩子可能会发展成为懦弱、没有主见的人。

   也许有些孩子在家表现出“主见”,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要家里人听命于他,可是一到外面就不知道所措了。由于孩子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更缺乏经验,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所以,父母要教孩子遇事自己拿主意,做个有主见的人。

   首先,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无论孩子的意见多么不成熟,父母也不要直接否定孩子,可以稍微修正孩子的意见,如“你的意见很好,你试试这样做会怎么样”,多给他锻炼的机会,而不要直接替孩子决定,或者表面上采纳意见,实际上根本不考虑,那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父母允许孩子辩解,让孩子敢于说“不”,鼓励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给孩子吃、穿、玩的自主权,让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最后,教会孩子多角度思考。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益智游戏,让孩子不要拘泥于形式,鼓励他想法越多越好。这样,让孩子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让他认识到原来自己会有这么多的想法,从而增强自信,逐步培养主见。

品格16:让孩子远离自私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独生子女的妈妈,记者问,在她们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孩子所表现的最突出的性格缺陷是什么?有9位妈妈回答记者说,是自私。

  自私,已经成为独生子女健康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一位出租车司机讲道:“我们家并不富裕,我和我爱人尽一切能力给我唯一的儿子好日子过。我们宁可吃得很差,也常给他买鸡腿。有一天我生病了,我爱人看我身体比较虚弱,就把鸡腿拿到我的面前说:‘你吃这个鸡腿吧,补充一下营养。’可是,就在我爱人把鸡腿递给我的那一刹那,突然‘啪’一声,儿子给了我爱人一个耳光,接着他吼道:‘鸡腿是我的!’我和我爱人都呆住了,心里难受得很,难道我们为他做了那么多,就不值这个鸡腿吗?”

  父母的艰辛付出,和孩子的自私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古代的家庭中,父母是一个家庭的权威,尤其是父亲,更是说一不二的。在吃饭的时候,都是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开吃。为什么今天,却出现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父母已经不习惯于先动筷子了,有了好吃的,也是让孩子先吃。一家就一个孩子!父母承担不起孩子有任何意外和闪失,于是,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用的,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在了孩子的面前。为了孩子,父母奔波努力,就差把心掏出来给孩子看了。

  但究竟是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呢?而且,他还学会了伤害父母的心,一开始也许并不觉得什么,父母已经习惯了付出,甚至不计较回报。当有一天,他的眼中真的容不下父母存在的时候,父母觉得心在滴血,父母心中那个可爱的他已经不见了踪影……

  其实,要再找回他也不是不可能。自私自利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性,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疯长,遇到不合适的土壤就会枯萎。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自私任性远离孩子呢?

  首先,不要给孩子吃独食。吃独食会让他变得自私,当父母不能再满足他的时候,他就会失望、暴跳如雷。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田,懂得礼让父母的孩子会有福气。如果父母让孩子吃独食,毫无疑问,就是在害他。试想,如果孩子连父母都不能谦让,那么他会越来越自私,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以后走向社会,都会被别人排斥与厌恶。

  其次,不让孩子占小便宜。爱占小便宜的人衡量事物的尺子就是是否有利可图,当遇到问题时,自然会先考虑是否会让自己受到损失,经常作出损人利己的事情。

  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生活中占人便宜最终吃亏的事例屡见不鲜,可见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最终会受到人们的唾弃。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作出爱贪小便宜的示范,并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让他学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品格17:不要让孩子走极端

  很多独生子女在对压力、挫折的承受能力非常差,稍不顺意就唉声叹气,甚至会有轻生的想法。

  一直成绩优秀的郭宇突然决定不上学了,父母怎么劝说就是坚决不去学校。

  后来,父母从老师那了解到,他最擅长的数学居然没有及格,被老师当众批评,这让他很没有面子,所以就不愿意去上学了。

  父母过度的关爱会减少孩子经历挫折的机会,会培养出一个胆小怕事的孩子。所以,当他遇到困难,他就会选择逃避、退让;当他失败的时候,会觉得世界末日来临,可能会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然,孩子会不会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也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果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没时间关心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些父母改变以往对孩子的娇纵,想用暴力方式让孩子听话,这种突然改变会让孩子很难接受。

  令有些父母想不通的是,平时乖巧听话、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怎么突然就走极端?

  其实,孩子的成长总会伴随着一些烦恼:他要成绩优秀,努力争取第一;他要做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孩子,不乱发脾气;他要让别人喜欢,处处谦让……孩子总会有自己的情绪,再加上这么大的压力,让他喘不过起来。情绪总是要发泄,说不定哪天,孩子就会用极端的方式把心中所有的不满一次性地爆发出来。

  因此,父母不要总对孩子有那么多的要求,不需要孩子优秀的没有一点瑕疵,毕竟孩子也是人,允许孩子有缺点和犯错,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不满……这样,孩子才能保持快乐、轻松的心情去学习、生活。

  此外,父母要注意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出了点问题,不要长篇大论地说孩子一通,否则不仅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放弃与父母沟通,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走上极端。

  最后,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适当地让孩子经历一些失败,让孩子学会看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父母自己也不能太看重结果,让孩子有“笑看成败的大气”,用积极的心态迎接一切挑战。

品格18:教孩子学会忍耐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要退一步想,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而父母又不能呵护孩子一辈子,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做好受挫的准备,学会忍耐。

   有个学生非常调皮,几乎没有老师喜欢他,只要他犯错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自然,他也不会喜欢那些老师。

   有一次,他故意捉弄新来的女老师。女老师不仅没有生气,还夸他,“你很聪明,能想出来这么有新意的整人方法,以后把这种心思多花在学习上,你肯定会非常优秀的。”老师的话让他很吃惊,以后真的不再调皮,学习进步很快。

   其实,孩子由于好奇、易冲动,做事通常不考虑后果,完全按自己的性子来。但是当后果产生后,却又捶胸顿足、追悔莫及。这个时候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安慰,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反省错误的原因,不要轻易斥责孩子,否则只会让他朝更坏的方向发展,还谈什么教孩子学会忍耐?

   美国有一个棉花糖实验:把几个5岁的孩子放在一个有监控器的房间,规定他们5分钟之内不许吃棉花糖,但是很多孩子没到规定的时间就开始吃棉花糖。那些忍住没有吃棉花糖的人,成年后大多都很成功,因为他们都具有超强的忍耐力。

   确实,会忍耐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会忍耐的人不会太急功近利,能从事情长远发展考虑;他们能认真分析原因,为下一次的成功最准备;会忍耐的人,不会逞一时之快,能够宽容的对待自己和他人;会忍耐的人,始终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未来的路还很长,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忍耐呢?

   首先,有意给孩子设难题。在生活中,父母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些完不成的任务,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加自己的韧性,慢慢变得坚强,这样才能学会忍耐。

   其次,让孩子学会等待。平时,即使父母可以做到,也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等一等,比如孩子饿了要吃饭,规定好全家人一起才可以吃饭,就是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先吃,让他学会守规矩,学会忍耐。

   最后,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琐事,和孩子比忍耐力,看谁可以坚持更久,以此锻炼他的忍耐力。同时,教孩子养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思考的习惯,学会忍耐,不鲁莽行事。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