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周宁宁周玉艳(重生九零:小辣妻又甜又撩)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周宁宁周玉艳全集在线阅读

重生九零:小辣妻又甜又撩

重生九零:小辣妻又甜又撩

周宁宁

本文标签:

书名:重生九零:小辣妻又甜又撩本书主角有周宁宁周玉艳,作品情感生动,剧情紧凑,出自作者“周宁宁”之手,本书精彩章节:西河村三面环水,饶是从五十条鱼加到了一百三十条鱼,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压力,需求量大了,抓鱼赚钱的人也多了,早上七点半,周宁宁顺利的骑着三轮车载着两大桶鱼出发了。王明发做事稳妥仔细,两桶鱼,一桶五十条,一桶八十条,很好分辨。周宁宁很感激小饭馆老板和老板娘对她的帮助,卸了货后,与他们二人闲聊了几句,道了谢,这才骑车赶往平陆市。到了国营饭店,刘正泽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见周宁宁来了,脸上堆着笑迎了上去。“宁宁,辛苦了,喝口水吧。”刘正泽手里端着茶杯,递给了周宁宁。周宁宁微愣,倒也没多想,只当他是看在兰婶的面子上关照着她。“谢谢。”周宁宁总不好拒绝别人的好意,接了水杯,小口小口的喝。刘正泽笑容更深,看她三轮车上的另一个水桶里还有鱼,随口问:“你还要去送货呢?”“哦,不是,剩下的这些我打算待会儿去农贸市场零卖。”刘正泽对周宁宁是满意的不得了,不仅长得漂亮,还吃苦耐劳,一点儿不矫情,这样的女孩若是能娶回家,他定当宝贝一样宠着!“去农贸市场吗?”“嗯。”“你没有摊位恐怕会遭人驱赶,这边的农贸市场有专人维持秩序,不允许随地摆摊的。”“啊?那我换个地方吧,谢谢。”刘正泽的提醒,给周宁宁省了不少事儿,知道了情况,她也不必去农贸市场耽误时间了,这声谢谢,她是发自内心的。周宁宁从平陆市离开,去了宜山镇,来的时候她路过,知道农贸市场在哪儿。宜山镇比虎头镇大了许多,人流量也多,二十条野生鲫鱼,很快就卖掉了。昨天卖了鱼后,周宁宁口袋里有108.5元,收鱼给了王明发65,加工钱两块,剩下41.5元,今天卖了鱼,口袋里现在有171.5元。从被周家人赶出来到现在,她从身份分文到拥有一百七十多块钱,周宁宁经历了整整八天。八天赚了这么多,在90年那是旁人不敢想的事儿,可周宁宁并不满意。90年其实很尴尬,算是90后,但经济与80年代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直至94年,才算是真正的跨入了90年代!周宁宁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她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后面的计划赚本钱。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卖鱼不是长久之计。西河村的鱼再多,也有供不应求的时候,她是有时间开发新的收鱼地点,但等到那个时候,她完全可以做更赚钱的生意。接下来要做什么生意,周宁宁不打算随便决定。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周宁宁上午卖鱼,下午便在平陆市做市场调研。——这天,国营饭店门口,等她来送货的人除了刘正泽外,还有一个中年女人。她站在刘正泽边上,穿着红色的上衣,黑色带花纹的长裙,手里还挎着个小包。一身城里人的行头,与周宁宁这土包子乡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来源:阅文起点   主角: 周宁宁周玉艳   时间:2022-12-05 21:10:02

小说介绍

《重生九零:小辣妻又甜又撩》是作者"周宁宁"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周宁宁周玉艳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平陆市的国营饭店,刘正泽工作的地方,自从父亲接手卖鱼工作至今,她没来过这里"我们要在这里吃饭吗?""怎么了?不喜欢?换一家?"面对李璟的连环追问,周宁宁硬是说不出换这个字眼来,显得她多心虚似得"没有不喜欢,就这里吧,我还没在这吃过饭呢"有生之年在国营饭店吃顿饭,倒是挺有纪念意义,也算是一种历史文化,等再过几年可就没有了三人先后进了国营饭店,刚进门就有服务员跟周宁......

第21章 周土包子

西河村三面环水,饶是从五十条鱼加到了一百三十条鱼,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压力,需求量大了,抓鱼赚钱的人也多了,早上七点半,周宁宁顺利的骑着三轮车载着两大桶鱼出发了。

王明发做事稳妥仔细,两桶鱼,一桶五十条,一桶八十条,很好分辨。

周宁宁很感激小饭馆老板和老板娘对她的帮助,卸了货后,与他们二人闲聊了几句,道了谢,这才骑车赶往平陆市。

到了国营饭店,刘正泽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见周宁宁来了,脸上堆着笑迎了上去。

“宁宁,辛苦了,喝口水吧。”

刘正泽手里端着茶杯,递给了周宁宁。

周宁宁微愣,倒也没多想,只当他是看在兰婶的面子上关照着她。

“谢谢。”周宁宁总不好拒绝别人的好意,接了水杯,小口小口的喝。

刘正泽笑容更深,看她三轮车上的另一个水桶里还有鱼,随口问:“你还要去送货呢?”

“哦,不是,剩下的这些我打算待会儿去农贸市场零卖。”

刘正泽对周宁宁是满意的不得了,不仅长得漂亮,还吃苦耐劳,一点儿不矫情,这样的女孩若是能娶回家,他定当宝贝一样宠着!

“去农贸市场吗?”

“嗯。”

“你没有摊位恐怕会遭人驱赶,这边的农贸市场有专人维持秩序,不允许随地摆摊的。”

“啊?那我换个地方吧,谢谢。”

刘正泽的提醒,给周宁宁省了不少事儿,知道了情况,她也不必去农贸市场耽误时间了,这声谢谢,她是发自内心的。

周宁宁从平陆市离开,去了宜山镇,来的时候她路过,知道农贸市场在哪儿。

宜山镇比虎头镇大了许多,人流量也多,二十条野生鲫鱼,很快就卖掉了。

昨天卖了鱼后,周宁宁口袋里有108.5元,收鱼给了王明发65,加工钱两块,剩下41.5元,今天卖了鱼,口袋里现在有171.5元。

从被周家人赶出来到现在,她从身份分文到拥有一百七十多块钱,周宁宁经历了整整八天。

八天赚了这么多,在90年那是旁人不敢想的事儿,可周宁宁并不满意。

90年其实很尴尬,算是90后,但经济与80年代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直至94年,才算是真正的跨入了90年代!

周宁宁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她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后面的计划赚本钱。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卖鱼不是长久之计。

西河村的鱼再多,也有供不应求的时候,她是有时间开发新的收鱼地点,但等到那个时候,她完全可以做更赚钱的生意。

接下来要做什么生意,周宁宁不打算随便决定。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周宁宁上午卖鱼,下午便在平陆市做市场调研。

——

这天,国营饭店门口,等她来送货的人除了刘正泽外,还有一个中年女人。

她站在刘正泽边上,穿着红色的上衣,黑色带花纹的长裙,手里还挎着个小包。

一身城里人的行头,与周宁宁这土包子乡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