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小说推荐> 倾城农妃

>

倾城农妃

沈晓儿著

本文标签:

《倾城农妃》是由作者“沈晓儿”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沈晓晓穿越了,穿去了一个叫闵泽国的旮旯朝代,悲催的是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世家大族豪门千金穿成了奶不疼,爷不爱的赔钱货。但是上天从来都是待她不薄的,作为补偿赠送给她一个随身空间。且看她在这落后的古代怎样发家致富,帮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让整个闵泽皇朝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福星王妃倾国倾城。新书《农女福妃名动天下》已发,欢迎大家移步观看。......

来源:qwwrkbd   主角: 沈晓儿晓儿   更新: 2024-05-20 02:52:16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倾城农妃》,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沈晓儿晓儿,也是实力派作者“沈晓儿”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三房和四房几人则一起挤在右边。“人都齐了,接下来我说一下……”沈老爷子终于开口,却是东拉西扯说了一大堆。先是说他年轻时走街过巷做货郎时的辛苦。再说挣下了这份家业后,养着一大家子不容易...

第十三章 分家进行时


“家中一共有上等田20亩,中等田10亩,旱地10亩,沙地10亩,铺子一间,银两50两。”

“因为铺子一直是你们大哥打理,且文儿读书花费比较大,我和你娘决定把铺子分给大房,当然,给了铺子,银子和田地就不给大房了。”

“剩下的,我们分成了五份。”

“一份里是4亩上等田,2亩中等田,2亩旱地,2亩沙地,10两银子。”

“我和你们娘占一份,二房三房四房各一份,剩下那份给玉珠,算是她的嫁妆。”

“我和你们娘跟着你们大哥过,除了大房,你们三家每年要另外给2两银子的生活费,四季衣裳和礼节另计。”

“房子的话就按照现在怎样住着怎样分。”

“菜园子分为四块,一家一块。”

“鸡舍和猪栏就只有一个,就不分了,归我和你们娘所有。”

“家里的鸡鸭和牛也是归我和你娘所有。”

“猪等到过年杀了再分。”

“农具你们三兄弟一家两套。”

沈老头话刚说,李氏就按耐不住跳了出来。

“我不同意。”

说完,她坐在地上用双手拍打地面,呼天抢地嚎起来。

“哎呦,这日子没发过了啊。“

“大房命可真好啊!分走价值150两的铺子,每月躺着就能进账三四两。”

“剩下的说平分,可爹娘田地银子各拿一份不说,家里的鸡鸭牛也全带走,就连未出嫁的小姑子——”

“都能和我们分一样多的家产当嫁妆。”

“我们就惨了。”

“分得这点田地,辛辛苦苦种一年,扣掉赋税,一家子不吃不喝都赚不到2两银子,每年却还要给爹娘2两银子当生活费,还要孝敬另外的四季衣裳,逢年过节还要送礼……”

“老天爷啊,你直接收了我们吧。”

“景华,景业,景志,你们命苦啊,同是沈家的子孙,你们却没人疼没人爱……”

“我的儿啊,你们咋就不是长房长孙呢,这样你们就可以吃别人的肉,喝别人的血啊……”

李氏不管不顾的大闹,成功让老爷子,沈庄氏,沈玉珠和大房一家的脸黑到不能再黑。

“老二,你管管你媳妇,像什么样!”

沈老爷子大声喝道。

“你这黑了心肝的臭婆娘,你是不想养爹娘吗?我要去官府告你,把你抓进大牢。”

沈庄氏声色俱厉。

她后悔啊!

后悔当初不该贪图李家要的彩礼少,娶了李氏这么个败家玩意。

要知道,这每年要2两银子生活费,是她的主意啊!

老爷子本来只打算要1两银子的,可她嫌少,要求2两银子。

老爷子说不过她,最后才松口说如果儿媳们没意见,便随她。

可现在李氏一闹,她到手钱,一年最少少了3两,这是要她的命啊!

“告吧!抓吧!”

“我们让青天大老爷来评评理,这我们拿命都出不起的二两银子怎么出……”

李氏甩开沈承宗假意劝阻拉着她的手,继续哭闹。

她不可以停下来。

三房,四房那两家蠢货根本指望不上。

爹娘说啥他们就听啥。

她要是不闹,这些东西,可都要变成大房的了。

“不分啦!这家我不分了!”

“分家得到的这点东西,吃都吃不饱,每年还给二两银子,我家怎么活啊?”

“还有我的华儿,过两年就要说亲,这分了家,娘哪儿来的银子给你说亲啊?”

“不分了。这家我们不分了!”

“不分家,有铺子在,我三个儿子说亲的钱,女儿的嫁妆,都不用我担心了。”

“小姑子的嫁妆这么丰盛,我家儿子的聘礼,闺女的嫁妆,也不能比这儿少!”

“我呸,李氏你这黑心肝的,老娘今儿非得教教你怎么当人儿媳妇……”

沈庄氏也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就要冲上去暴打李氏。

她才一动,就被沈老头拦住了。

“够了!都给我收声!”

沈老爷子将喝水的碗往地上一摔,大吼:“分配不变,500文,每家每年500文的养老钱。”

沈庄氏反应不依,李氏也一文也不想出,两人刚想继续闹,却在对上沈老头凶狠的目光时,愣住了。

沈老头也不管他们,直接对沈景文说:“景文,你去请里正,村长和大爷爷……”

最终,沈家这场分家大戏,被沈老头强硬按压了下来。

其实,沈老头也知道他这家分得不公。

不说其它,就家里的银子,根本不止50两。

昨晚,沈庄氏就偷偷藏了100两起来。

她以为他不知道,其实他都知道。

此外,大房一家管着镇上的铺子。

说每月盈利才三两银子。

这数字,也就偏偏老三老四这老实人。

他年轻时是走家串巷的货郎,对这杂货铺的盈利能不知道?

尤其他家的铺子位置那么好,一个月至少能赚十两。

但大孙子读书花费高啊!

为了整个家的发扬光大,为了大孙子以后能光宗耀祖,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只要等见证人过来,就算正式分家了!

正式分家后,他就不用再这么劳心劳力帮大房遮掩了!

这么一想,沈老头满是沟壑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