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

>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

最爱君著

本文标签:

来源:知乎推文   主角: 李贽克罗齐   更新: 2022-09-17 13:19:23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李贽克罗齐《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讲的是读的是历史,解的是人心

第1章

精彩节选


雾满拦江1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位厨师,宰杀牛的技巧高妙无双,如舞蹈般令人迷醉。
文惠君问厨师:你如何习得如此绝艺?
厨师答:我开始宰杀牛时,也是笨手笨脚。
但我用心研习。
三年过去,我眼中已经没有全牛,刀刃游走于牛体,全然碰不到半点骨头。
又三年,我已出神入化,整头牛牵过来,从我的刀下走过,就是上好的烤牛排。
庖丁解牛,说的是技巧。
——认知人性的技巧!
高手认知人性,如庖丁解牛,浑然自成。
但现实中的人,可能不太喜欢让我们拿水果刀切来割去。
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叔叔会让你好看。
所以历史,就成为我们认知人性的最佳范本。
2人性是简单的。
却又极其复杂。
行走在历史里,你会看到金圣叹的狂,陆游的苦,李贽的狷,辜鸿铭的怪,王维的艰难……最爱君说: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镜子。
可时代又是什么?
时代不过是人性的集成。
漫长的历史尘烟中,总有些东西万古不易,这东西,就是人性本身。
我们在这本书中,读到白居易,读到苏东坡,读到阳明先生,读到风流才子唐伯虎,读到孙权,读到赵匡胤……读到历史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妙人儿。
其实不过是在解读我们的心,解读人性本身。
3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这句话,是针对学究派的编年史而言的。
旧有的编年史过滤掉了人性本身,因而也就失去了活性,失去了张力。
只有倾注入人性的文本解读,才构成真实的历史。
这就是我推荐最爱君这本书的原因。
最美好的历史,皆在于灵性的感知与解读,如庖丁解牛,厘析深埋于故纸堆中的人性。
我们在古老的人物行迹中,看到的不再是猎奇,不再是抽离了人性的空洞规律,而是深伏于文字之下的,那呼之欲出的内在驱动力量。
说到底,一切阅读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趣味,怡情,知性,最后回归于我们的心,回归于认知本身。
4历史,不过是构建于时间维度上的现实。
现实,不过是古老历史的重新解读。
于古人,我们是未来。
但于未来而言,我们久已作古。
我们自身就是历史,此前曾在先祖身上涌流过的血,奔腾的激情,承受过的苦伤,体验过的欢愉,在我们身上丝丝如历,刻骨铭心。
我们阅读历史时渴望获得的,正是后人寄予我们的。
5我们在历史中最渴望的,不仅仅是对于人性的认知,还有智慧的生活方式。
于最爱君这本书中,我们读到的那些熟悉而陌生的人物,有书生,有诗人,有学者,有帝王,所有这些人都致力于一件事:获得自由。
获得智慧。
这就是我们阅读的价值,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6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获得智慧,获得明心见性的认知,获得心灵的无上自由。
这本书中的每个人,都在向此方向努力。
这个过程中,有欢笑,有悲情,有不被理解的怪异,有会心一笑的诙谐。
有如阳明先生洞穿古今的机锋,也有如李贽引刀成一快的从容。
通过这本书的文字,让我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你会听到那穿越了历史长河的悲鸣与长啸,你会听到人性至深的纠结与通透,你会听到生命之花于午夜轻然飘坠的声响,你会听到原本在你心里、在你认知深处的欢欣与感悟。
智慧在你心里。
一如历史,在你脚下。
是为序。
备案号:YX01vRAgL6nQwVPZJ
读书上学和做记者的时候,我非常信仰”启蒙”这个词语。
那是 20 世纪 90 年代,还在读中学的我,每个星期,会往返骑三个小时的自行车,从我的家乡,广东海边的一座小镇,一路骑行到县城,只为了买一份《南方周末》。
对于一个在海边小镇出生长大、知识环境贫瘠的少年来说,一份报纸,是我连接外部世界、滋养灵魂的窗口。
那时候,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有如 20 世纪 20 年代的青年一般,执着于追寻一个”启蒙探索”的理想。
再后来,读书、从事新闻工作、生活转型,我从一种年少的书生意气,逐渐回归到对现实和自我的认识;同时也从一种所谓宏大的启蒙叙事,转化到对人性的细微观察。
因为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我选择回顾过往,在历史的心性中,有一种无限的价值,一种永恒的使命。
于是,我启动了”最爱历史”微信公众号的创作,来作为少年时代人文理想的延续。
从 2017 年 5 月创办至今,历经一年多的勤恳耕耘,”最爱历史”才与 50 万粉丝结缘于尺寸文笔之间。
我心中所渴望的,是以不一样的视角和人性的温存,去解读一部充斥着帝王将相、杀伐攻战的历史,让读者窥探到一个微妙却又不同以往的中国,以古时明月,照见今日之我们。
本书的作者最爱君,系吴润凯、郑焕坚和贾文青三位”最爱历史”创作团队成员。
吴润凯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郑焕坚系华中科技大学文学(传播学专业)硕士,贾文青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学士。
吴润凯和郑焕坚都是《南方都市报》原高级记者,同时也是本书的主创作者,另外贾文青也是本书的主笔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从新闻启蒙转型到阐述人性的历史写作,也是”最爱历史”创作团队对于过往和自我的一种审视,这种类似于新闻深度报道式的历史写作,也凝聚着”最爱历史”对于”人”这一最高主题的不断反思和探索。
尽管佛家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在一念之间,可起万水千山,可化沧海桑田。
历史亦虚亦实,就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如何解读。
历史并不孤冷,而是一种饱含温度的存在。
所以”最爱历史”希望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么一个虚实、冷暖交融的中国,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中国历史应有的本色。
在本书中,你将读到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中国,一部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历史。
读历史,就是读人心、读现在、读未来。
谨为序。
郑焕坚2018 年 8 月 13 日于广州天河备案号:YX01vRAgL6nQwVPZJ
加载中...金圣叹  加载中...陆游  加载中...李贽  加载中...辜鸿铭  金圣叹:大明最后一个狂士,死于顺治十八年 顺治十七年(1660 年),二月。
一个叫”三耳生”的人,突然找到徐增,说:”我要见金圣叹先生。”
 徐增是金圣叹的好友。
当时,妖魔化金圣叹的声音很多,来人不会也是一个”思想打手”吧?
于是问他:”你这么急切要见圣叹,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三耳生说:”我见世之贬圣叹者,不但欲杀之,而必使之入十八地之下而后已;间又见称圣叹者,若恐形容之不尽,而非推之到三十三天之上而不快。
夫一人能使人极其赞、极其贬,必非常人也!”
 原来,是一个对金圣叹的传说感到好奇的人。
 徐增本人也曾对金圣叹由憎恶转为敬仰,忆起当年,就喃喃地讲起往事—— 我呀,最初跟着人家骂,骂金圣叹是妖魔,骂了许多年。
后来,见了金圣叹,才知道他不是妖,不是魔,这才开始替他在世人面前辩解。
朋友听到我开始说金圣叹的好话,纷纷与我绝交,说我着魔了,没救了。
 在这个世界上,你认谁作偶像都没关系,但认金圣叹作偶像,是需要勇气的。
 所以,朋友,你还敢追金圣叹吗?
 1 金圣叹是个鬼才。
即便放在他的家乡——人才济济的苏州,他也是永远特立独行的那一个。
 他出生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一个略显尴尬的年代。
此时,他的同乡前辈唐伯虎等”江南四大才子”已经故去数十年,晚明风流,凋零近半。
 这是一个政治比文化吃香的年代。
江南士人抱团结社,不是为了风流耍酷,而是为了权斗党争。
 金圣叹 20 岁的时候,看到了魏忠贤的垮台,也看到了东林党人的雄赳赳气昂昂。
 但他似乎对眼前的政治大事件无感。
20 岁的他,选择了一条诡异的职业道路——扶乩,开始做降神附体、神鬼沟通的工作。
 几年之后,金圣叹凭借这项特殊本领,已经打进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圈。
东林党的一些领袖和成员,比如钱谦益、姚希孟等红人,都曾请他到家中扶乩降神。
 时人记载,金圣叹声称慈月宫陈夫人附灵于他,他因而能通神灵、知宿因。
他在扶乩过程中,”无意识”写下的诗文”长篇大章,滔滔汩汩”,连有道行、有地位的士人大佬看了都很佩服,对他的这一套神神鬼鬼深信不疑。
 现在,我们普遍认为,金圣叹的出名是因为评点《水浒传》等”才子书”,但他在晚明的名气,更主要是源于他的灵媒身份。
 28 岁那年,他给当时执文坛牛耳的钱谦益举行扶乩降神仪式。
通过附在他身上的天台泐法师,彻底征服了钱谦益。
 金圣叹为钱谦益示因缘,是有附加条件的。
他请求钱谦益为他”作传一首,以耀于世”。
事后,钱谦益很诚恳地照做了。
 通过钱谦益的诗文,主流文化圈都知道了金采(金圣叹原名)这个人。
 视科举如儿戏,因而在科举路上毫无成就的金圣叹,却以这种方式博得大名。
他的头脑构造确实异于常人。
 很多人说金圣叹的灵异附体体验,是他凭借个人文学才华的一种装神弄鬼。
这种事,的确不好评价。
只能说是老天爷给他赏饭,一般人吃不来。
 当时,另一位江南名士叶绍袁,也曾多次把金圣叹请到家中扶乩。
1634 年左右,叶绍袁向附体在金圣叹身上的泐法师问到对时局的预测。
泐法师说:流贼必不渡江,苏州兵火,十年之后,必不能免。
 11 年后,即顺治二年(1645 年),病中的叶绍袁想起泐法师的预言一一应验,不觉心惊。
 2 胡适说,金圣叹是 17 世纪的一个大怪杰。
 他的怪,怪在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金圣叹早年参加过多次科举考试,而每次去,都不好好发挥,都是抱着做”张铁生”的心态去的。
清人笔记说他,”每遇岁试,或以俚辞入时文,或于卷尾作小诗,讥刺试官”。
所以,每考一次,就被除名一次。
他倒也有耐性,换个名字,再来一次。
 视人生出路,如同游戏。
 很多人据此称赞金圣叹的反叛精神,但是你反叛一次也就够了,反叛这么多次,不嫌无聊吗?
 如果真的痛绝于仕途功名,那就彻底做个优游林泉的读书人,为何还要参加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呢?
 只有一种解释:他确实无意于科举功名,但却想成名,想走捷径,所以屡屡以科考上的特立独行之举来引起时人的瞩目。
 就像他一度热衷扶乩降神,也是如此。
在钱谦益作文写诗”称颂”他之后,金圣叹逐渐退出了扶乩的行当。
反过来说,他当初进入这个行当,或许只是为了图名。
 金圣叹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
他后来追忆早年志向,说儿时自负大才,常常自我感觉良好,总是觉得”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大才,只我一人独沉屈”。
 有才能却不见用,这是任何时代一个读书人最大的悲哀。
金圣叹对此尤其敏感。
他在《西厢记》张生唱”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一句后,批道:”哀哉此言,普天下万万世才子同声一哭!”
 可见,对于时运不济的怨艾,他是感同身受的。
这种”自负”和”沉屈”的感慨,成为他一生的基调。
 最后一次游戏科举考场被除名后,金圣叹曾笑着对人说:”今日可还我自由身!”
 人家就问他,什么是”自由身”?
 他炫技式地解释说,”酒边多见自由身”,这是张籍说的;”忙闲皆是自由身”,这是司空图说的;”世间难得自由身”,罗隐说的;”无荣无辱自由身”,寇准说的;”三山虽好在,惜取自由身”,朱熹说的。
 展示完他搜索引擎般强大的记忆力后,他不再做进一步的解释。
 但从他特意检索出来的这些诗句,我们大致也可以拼贴出他心目中的”自由身”,其实就是一个无拘无束、无荣无辱、诗酒自娱、珍惜自由的人。
 说到底,金圣叹是有圣人情结的。
他虽然推崇,却不想学陶渊明做个隐者,否则他就没必要做出那么多带有表演性质的、吸引舆论关注的举动,他也不会因为有才不见用而深感郁闷沉屈。
 他原本可以过得更简单,更快乐,而不仅只是在文字里意淫”不亦快哉”的种种快感。
 3 金圣叹的悲剧,在于生不逢时。
不甘心空抱才华而无所用于世,又不愿意为了博取功名而放弃底线,牺牲自由,最终只好牺牲了自己大半生的好心情。
 他要是早生一百年,赶上晚明嬉笑怒骂、歌哭无端,人皆不以为意的时代,或许仍是一个落魄的才子,但至少不用活得那么辛苦。
 偏偏他生活在朝代鼎革之际,政治、民族矛盾取代个性解放的潮流,成为社会的风向标。
金圣叹的江南才子气质,一下子就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
 时代挤压了才子的生存空间,金圣叹感觉到疼痛,终其一生,却可能连痛在哪里都不知道。
 他一生孤高傲世,放言无忌,到头来落落寡欢,成为时人眼中的妖魔鬼怪。
 他还在世的时候,同郡的名士归庄就曾公开说,看了他的书,听到他的所作所为,恨不得将他掐死。
归庄有强烈的反清思想,后来对”哭庙案”中被害的 17 名文人表示哀悼,但独独对金圣叹之死拍手称快。
 尤侗,一个暗自以金圣叹为模仿对象的才子,在公开场合却不断诋毁他,骂他”狂放不羁”。
他显然更懂得与时代妥协。
 更多人站出来,骂他”迂”,笑他”愚”,甚至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对他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一个人的思想若与时代错位,领先时代愈多,所受痛苦就愈烈。
 在时人看来,金圣叹的罪大恶极是为《水浒传》《西厢记》等诲淫诲盗的”邪书”唱赞歌。
他们编排段子,说施耐庵写《水浒传》,导致子孙三世皆哑,金圣叹评《西厢记》,导致人头落地,这都是报应啊。
 其实,金圣叹的个性,很多是跟前辈李贽学的。
他对《水浒传》《西厢记》等通俗文学的推崇,也是延续了冯梦龙等人的识见。
但他生前死后所受到的毁谤,一点儿也不比那些前辈少。
 金圣叹多次无奈地说:”我辈一开口,便疑谤自兴。”
只要我一说话,甭管说啥,人家就先诽谤一通;只要我的书一出来,甭管写啥,人家也是一顿痛毁。
 从这一点看,明末清初的思想氛围,较之前反而有了不小的退步。
 只有少数人,比如徐增,才透过金圣叹坚硬的躯壳,看到了他的可爱与温情。
 在徐增的眼里,金圣叹有着随和的性格,可爱的脾气。
他说:”圣叹无我与人,相与则辄如其人。
如遇酒人则曼卿轰饮,遇诗人则摩诘沉吟,遇剑客则猿公舞跃,遇棋客则鸠摩布算,遇道士则鹤气冲天,遇释子则莲花绕座;遇辩士则珠玉随风,遇静人则木讷终日,遇老人则为之婆娑,遇孩赤则啼笑宛然。”
 这样的金圣叹,很会与人打交道,也很能融入、顺从别人的爱好与个性。
与他在书中展示出来的离经叛道,判若两人。
 难怪徐增说金圣叹是”魔”的话,那他愿意为他”着魔”。
 4 朱光潜说,豁达者在悲剧中参透人生世相,他的诙谐出于至性深情,所以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
 金圣叹给人的幽默感,临死前都不忘调侃狱卒的幽默感,在这个时代往往被理解成了骨气与勇气,但有多少人懂得,这仅仅是他骨子里的沉痛。
 历史,终究没有给予金圣叹大展宏图的机会。
 在他 37 岁壮年之时,大明亡了。
 很多人来不及准备,就要站队。
有的人,比如顾炎武、归庄,至死不与清人合作;而有的人,迅速变换头脸,迎接新主,甚至不惜坑杀同胞,献上投名状。
 不管是否愿意,金圣叹也要做出选择。
 他在明朝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除了有点儿名气,其他一概全无。
而这名气,一大半还是骂名。
 但他还是守住了一个读书人的底线,未曾因为现实的不如意而猴急猴急地投奔新主。
相反,他对战争感到厌恶,因为战争的残暴而对清人缺少好感。
 他在评论唐人郑谷的诗时说,”我读此言,而不觉深悲国破家亡又未得死之人,真不知其何以为活也”。
又评吴融的诗句”咸阳久已变荒原”时说,”所谓劫火终讫,乾坤洞然,虽复以四大海水为眼泪,已不能尽哭”。
 一个自负的文学评论家,时常带着哭腔,可以想见他内心的感受。
 在满目兵戈之际,他的小外甥降生了。
他写诗说:”造物真轻忽,翻欢作泪零。”
本当欢喜的事,反而悲哀落泪,那是多么沉痛的岁月。
 清人入关这段岁月,显然是他很不好的记忆。
他后来说,他的记忆中只有少年和老年的时光,壮年这一段,好像遗失了,不知道丢在哪里,想找都找不回来。
 他唯一的一次失态,是在死前一年。
顺治十七年(1660 年)二月,朋友邵点从北京给他带来一个消息,告诉他,顺治皇帝读到他的文章,嘱咐词臣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53 岁的金圣叹登时失态,向北望空而拜,叩头谢恩。
 紧接着文思如泉涌,写下了《春感八首》,甚为得意地自夸:”何人窗下无佳作,几个曾经御笔评?”
他甚至在诗中幻想,自己去做吕尚、诸葛亮那样身系国家安危的贤相,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很多人因为金圣叹的这次狂喜,说他”丑态毕露”,丧失民族气节,老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
 我倒觉得,这是金圣叹真性情的体现。
他一生主张、贯彻真性情,推崇”一片天真烂漫到底”,要喜便喜,要哭便哭。
他要真是一只擅于掩藏的老狐狸,他才不会在此时露出尾巴,自己躲在被子里笑就好了。
 他一生自负大才,却命途多舛,理解者少,嫉恨者多。
一个人孤独地走着,走了很久很久,突然听到有个声音,还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声音,要加入他一起走。
知音已难求,这么位高权重的知音,更可遇不可求。
他的感激之情,他的热泪涕零,也都可以理解了。
 更何况,金圣叹连抱大腿都来不及,他的命运很快就翻转直下。
这阵狂喜,终究只是他内心的一段小插曲。
 5 一年后,这个终生怀才不遇又满是幻想的穷秀才,再次见识了人生的黑色,一点儿也不幽默。
 欣赏他的顺治帝,竟然驾崩了。
 皇帝之死,对金圣叹来说,就像之前捡到一张**,一对开奖号码,还是特等奖,欣喜若狂来不及兑奖,又掉到水里,泡汤了。
 梦醒的时候,才是最残酷的时候。
 说起来,金圣叹之死,与顺治之死也有一些勾连。”
哭庙案”的发生背景,正是吴县诸生在追悼顺治帝的仪式上,要求撤换鱼肉乡民的新县令任维初。
 多种证据表明,金圣叹并未参与”哭庙”,他也不在最初被捕的 11 人名单内。
 不过,”哭庙案”次日,出于正义感的金圣叹写了一篇名为《十弗见》的杂文,声援诸生的抗议活动。
这才被牵连进去。
 他有一段时间担心被捕,藏匿了起来。
两个多月后,他还是被押解到了南京。
 金圣叹等人原本罪不该死,但是经手办案的江苏巡抚朱国治害怕被牵进知县贪污案脱不了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一场和平请愿的”学生运动”,办成了谋逆案。
 办案官员要求,”谋逆案”的首犯必须要有相当的名气。
金圣叹于是首当其冲。
 恰好此时,朝廷指派的满族大臣正在江南调查并处理江南士绅投奔郑成功事件,金圣叹和其他 17 名诸生成了高压政策的牺牲品。
 一生追逐名声,到头来反为名声所累。
金圣叹的人生,总是跌落得让人唏嘘。
 而这一切,他本人或许自始至终都蒙在鼓里。
临刑前,他还大惑不解:”杀头,至痛也;籍没,至惨也。
圣叹以无意得之,不亦异乎?”
 顺治十八年(1661 年)七月,金圣叹被斩首,死于莫须有的”叛逆罪”。
这一年,他 54 岁。
 曾给他带来好消息的友人邵点,后来解释过金圣叹的罹祸。
他说,金圣叹做过一个梦,梦里有高人警示说,你什么诗都可以批解,但切记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金圣叹毕生引以为戒,但后来醉酒中纵谈”青青河畔草”,未守警戒,终成绝笔。
 这种解释,早年热衷扶乩降神的金圣叹,若死后有知,会作何感想呢?
 也许,有些时代,可以诞生金圣叹,却不配拥有金圣叹。
 他在最后时刻,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正应了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做事业要挺身出去,了生死亦要挺身出去。
 一辈子落魄,半辈子被骂,金圣叹终于没有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或许才是他最应获得尊敬的原因。
 金圣叹死后,”康雍乾盛世”来了。
盛世之下,文人的毛发被捋得服服帖帖的,纪晓岚、刘墉、袁枚,那些个时代的才子们,一个比一个精致,一个比一个油腻,不狂傲、不狂喜,但也无个性、无底线。
 那样的盛世,如骂金圣叹者所愿。
 陆游:他的诗你肯定背过,他的苦你未必理解 1 一个伟大的人物,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受难,或者两个都在受难。
 苏轼给我们的印象很乐天,很豁达,那是他用有趣的灵魂去对冲身体的苦难,硬把悲情的人生经历活成了段子。
 有比较,才知道陆游比苏轼惨得多。
他的身体和灵魂都很苦。
苏轼,坐过牢的人,都没他苦。
 苦到什么程度?
 就说科举吧。
陆游考了很多次,很多次都不行。
总体上看,不是能力不行,是运气不行。
 不是朝廷突然改变考试范围,从诗赋转向经术,就是他父亲在”不恰当”的时候去世,使得他准备了四五年无法应试。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考了个头名。
倒霉的是,秦桧的孙子也参加了那场考试,还发誓要拿头名。
然后,复试的时候就没陆游什么事了。
 踏上仕途后,他大半生也是被闲置的。
 官做不大倒罢了,还动不动因言获罪,时不时被弹劾,经常性卷铺盖回乡下。
 朝廷不给他机会上前线抗金,那他就谏言让有能力的人领兵出征。
结果,他的官职直接被撸掉,罪名是妄议朝政,有不臣之心。
 人一倒霉,多喝两口都会丢官。
52 岁那年,他刚被重新起用没多久,就因其他官员举报他工作期间爱喝酒、态度不积极(燕饮颓放),只好回家喝个够了。
 人生稍微得意的时光,陆游也不是没有,只是短暂到可以忽略。
一般人的人生经历是起起落落,呈波浪曲线,而陆游的人生是,起落落落落落落…… 他最美好的职业经历,是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到南郑去做幕僚,经历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军旅生涯。
 但仅仅几个月,王炎被弄走后,陆游无奈回撤。
铁马金戈化成了一首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过剑门。
 他的理想是做将军,做战士,生活非把他逼成了一个诗人。
 从此,那些”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生活只有在梦中做做,在
加载中...王维 加载中...白居易 加载中...苏东坡 加载中...王阳明 加载中...唐伯虎 王维:史上最著名”佛系诗人”,他的人生可以复制天宝三载(744 年),正月,唐玄宗亲自倡导了一次盛大的饯别活动,规格之高,仪式之隆重,参加人数之多,均属空前。
饯别的主角是写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
当时他已经 85 岁高龄,因病恍惚,上疏请求告老还乡。
玄宗同意了。
身在帝都的高官基本都参加了饯别活动,可谓大咖云集。
唐朝的规矩,你懂的。
但凡送别,一定要作诗,或者折柳枝。
于是,有 37 人当场写了送别诗,流传下来。
连唐玄宗都写了。
这跟我们现在搞欢送宴会,都要合影发朋友圈一个样,区别可能是格调有高低吧。
参加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很特别。
他是一年多前,唐玄宗特意下诏征召进京的,当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他与贺知章喝过酒,都是”酒中八仙”天团成员。
他叫李白。
而我今天要写的主角是王维。
按照通行的说法,他与李白同岁,都出生于 701 年。
时年 43 岁的王维,并没有参加这场著名的饯别活动。
1王维为什么缺席这次活动?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王维从未说过他为什么缺席。
我们只能去找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
很多人认为,王维缺席,是因为他躲起来了。
一个山水田园诗人,跟这种热闹的氛围不搭。
这个解释看似最符合我们对王维的认识,其实是错的。
王维没有躲起来,他当时任的是一个叫侍御史的从六品上官职。
官阶太低,没资格参加。
而李白获邀参加的两个要素,王维一个都不具备——他既不是唐玄宗的红人,跟贺知章也不曾过从。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就错过了。
贺知章返乡后,没多久就过世了,王维再无缘与这名旷达、好酒的老诗人相识。
更大的遗憾是,盛唐诗坛的两个大咖,李白与王维,彼此错过,终其一生,未曾晤面,互不相识。
他们都曾在相同的时间待在相同的城市,都有一些共同的朋友,他们肯定都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生命与诗均没有交集。
2有些学者说,李、王二人不相识,是李白看不起王维,不屑认识这个人。
这个理由,确实道出了两人的性格差异,一个狂放不羁,藐视一切,一个谨小慎微,服从流俗。
个性张扬的人,往往会把内敛平和的人看得一无是处。
但从现存的诗作来看,两人应该在暗暗较劲。
比如,都写思念,一个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都写送别,一个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个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都是唐诗细分类别的扛把子之作,几乎难分伯仲。
现在,李白的诗名比王维盛,但他们的同时代人殷璠则认为,王维与王昌龄、储光羲才是开元、天宝诗坛的代表人物。
即便到了后世,说唐诗,李、杜以下,一定要说到王维,而且很多人私底下更喜欢文人味十足的王维。
不仅因为他的诗,最关键是他的为人更符合大众审美——他的个性与经历不难模仿,但李、杜的就很难。
比起李、杜单纯以诗人身份扬名,王维的才艺也更为全面,在古代文人所能精通的领域,他都玩得很溜,耍出了新高度。
他的书画、音乐与禅理,几乎跟他的诗一样出名。
这样的全能型选手,恐怕只有后来的苏轼能跟他拼一下了。
3不过,在后世读者的眼里,贴在王维身上最主要的标签还是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是王维的朋友。
开元十七年(729 年),孟浩然到长安考进士,没考上,做了一年北漂,看不到出路,遂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南下,返回襄阳。
走前,给王维写了一首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诗中充满了怨愤和牢骚,一会儿说当权者没一个肯提携他,一会儿说世上知音太难觅。
这么痛的倾诉,显然没有把王维当外人。
王维回赠了他一首诗: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全诗都在鼓励和安慰孟浩然,劝他回乡隐居,没必要辛辛苦苦跑到帝都献赋求官,就差说出”不要像我一样苦”。
其中,有多少王维自己的心声代言,有多少他自己渴望而不能及的隐居梦想,赠诗的人和受赠的人何尝不清楚?
王、孟这两个当朝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恰是最矛盾、最纠结的两个人。
也许,只有他们理解彼此的痛苦。
简单说来,王维一生都在做官,却拼命想归隐田园;而孟浩然一生归隐田园,却拼命想做官。
王维大半辈子的仕途很不顺遂,孟浩然却比王维还坎坷。
可以说,王维是被生活逼着做官,孟浩然则被倒霉气儿逼着归隐,连做官的机会都没有。
这次分别后 12 年,王维经过襄阳的时候,老友已经过世。
他的伤心,化成了《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4王维是个才气逼人的人,17 岁就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的教科书级别的名诗。
但他的性格远远配不上他的才气。
一般来说,才气爆棚的人都有睥睨一切的自信和自负,比如李白。
王维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个很丧的才子。
一生软弱无力,谨小慎微,与世无争,却又不甘放弃,不敢对抗。
他被称为”诗佛”,倒很贴切。
这就是个佛系诗人嘛,都行,可以,没关系。
这种性格的养成,与他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他是家中长子,童年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遗下几个弟妹,很早就需要他担起家族重担。
15 岁,他带着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到帝都闯荡,凭借一身才华,很快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岐王李范,李隆基的弟弟,一个热心的文艺赞助人,很欣赏王维。
唐代科举制,试卷上不糊名,主考官不仅评阅试卷,主要还参考考生平日的诗文和声誉来决定弃取。
所以,准备应试的士人提前结交、干谒名人显贵,向他们投献作品,争取他们的推荐和奖誉,是当时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风气。
王维不能免俗。
据说正是岐王的推荐,王维 21 岁就中了进士。
这时的王维意气风发,颇有功名事业心,不过很快就被现实痛击成了佛系青年。
5王维刚做官没几个月,人生遭遇了一次暴击,在太乐丞任上被贬出京城。
事情源于一次有僭越嫌疑的舞黄狮子活动。
史载,王维在别人的唆使下,让属下的伶人舞黄狮子。
黄狮子当时是一种”御舞”,非天子不舞。
结果,王维和他的上级、太乐令刘贶都遭到严重处理。
刘贶的父亲刘知几替儿子求情,也遭到了贬谪。
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更为致命的是,这次事件使得王维被唐玄宗列入了黑名单。
整个玄宗朝,王维的官运都很黑,这几乎摧毁了他在官场上的所有信心。
唐玄宗为何下手这么重?
根据陈铁民等学者的分析,这跟唐玄宗与诸王的权力斗争有关,王维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政治牺牲品。
唐玄宗为了巩固皇权与皇位,担心他的兄弟们形成有威胁的势力,颁令”禁约诸王”,不使与群臣交结。
王维出仕之前就是岐王、薛王等诸王的座上宾,又犯了黄狮子案,刚好戳到唐玄宗的隐痛,于是此后都得不到这个皇帝的好感。
承受着与理想渐行渐远的苦楚,王维离开了长安。
他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他波折人生的序幕。
6在此后的 20 多年间,王维基本是帝国政坛的一个零余人。
他长期在诗中自称”微官”,真不是自谦,是事实。
尽管在张九龄当宰相期间,他膜拜张的人品,跟张写诗”跑官”,得了个右拾遗的官职,很是振奋了一段时间。
但随着李林甫的上台,张九龄的被贬,把他的这点光芒也扑灭了。
他是一个心中有是非,但不敢公开对抗的人。
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张九龄被挤出朝廷,王维还给张写诗,倾诉知遇之恩。
与此同时,李林甫把持朝政的十几年间,王维仍做着他那可有可无的”微官”。
他并非没有擢升的机会,李林甫的亲信苑咸曾言及王维久未升迁,言外之意,王维如果有意向,他可以帮忙操作。
不过,王维以一种相当委婉的方式拒绝了。
他在回赠苑咸的诗里说:”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表面是称颂李林甫大公无私,禁绝走后门,实质是表明他与李不是一路人,不屑去趟浑水。
这件事,可以看出王维的底线。
然而,他既然不屑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不干脆辞官呢?
7是啊,王维不是一直向往田园生活吗,为什么不学陶渊明辞官归隐呢?
开元十五年(727 年),王维在结束了济州的五年贬谪生活之后,到了淇上当小官。
此时,才 26 岁的他已萌生了归隐心志。
经过一番衡量,他认定陶渊明的活法并不可行。
说到底,父亲早逝,长子代父,他不忍推诿全家生计的重负。
他在诗中说,”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所以”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不敢抛开这个包袱,自己一个人逍遥去隐居。
他还批评陶渊明,认为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成全了自己的勇气与尊严,却把眷属带入了生活极度清苦的境地,实际上是一种纯粹为己、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因此,即便深深感受到吃朝廷这碗饭吃得很辛苦,很痛苦,王维也不敢效仿陶渊明的活法,拂袖而去。
他很现实地明白,隐居是要花钱的,为了隐居得起,他不得不为官。
中年之后,他已无意仕途,纯粹为了俸禄和家族责任而在官场待着。
身在朝廷,心在田园,过起了时人称为”吏隐”,即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
对他来说,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生活不仅有田园与诗,还有眼前的苟且。
8紧接着,命运跟王维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在他人生最苟且的时候,突然迎来了最戏剧性的转折。
安史之乱期间,王维未能逃离长安城,被乱军俘虏到了洛阳。
一番威逼之下,他出任了安禄山授予的伪职。
唐军收复两京后,新帝唐肃宗对投降安禄山并接受其伪职的官员,进行逐一处理。
王维作为典型的”陷贼官”,本应处死,却出乎意料地被唐肃宗免了罪罚,而且还升了官。
《旧唐书》对此的解释是,王维在出任伪职期间写了一首诗,表明他对李唐的忠心,唐肃宗读到后对其产生原谅心理;此外,他的弟弟王缙请求削去自己刑部侍郎的职务,为哥哥赎罪,所以王维最终得到了宽宥处理。
这时,一直很敬重王维的杜甫,也站出来写诗为王维辩护,赞扬他忠于唐室,能守节操。
关键时刻,是诗和弟弟救了他。
然后,他在仕途上竟然转运了,做到了尚书右丞,正四品下阶。
这是他一生所任的最高官职了。
越是官运亨通,他越是不能心安。
他无数次进行自我反省,开展自我批评,批评自己一生的软弱,痛恨自己出任伪职的经历,说”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
许多话都说得极其沉痛。
这个时候,官位依然不是他热衷的东西,归隐之心更重了,佛教成了他最大的精神寄托。
《旧唐书》说他”晚年长斋,不衣文采……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61 岁那年,王维逝世。
临终之际,弟弟王缙不在身边,他要了一支笔给弟弟写了告别信,又与平生亲故作告别书数幅,敦厉朋友们奉佛修心。
写完了,舍笔而绝。
到唐代宗时,王缙应代宗的要求,进呈了哥哥的诗文集。
代宗做了批示,肯定王维是”天下文宗”,诗名冠代,名高希代。
王维的诗名,在他死后达到了巅峰。
唐代宗还说,他想起很小的时候,在诸王的府上听过王维的乐章。
9讲完王维的一生,我想起两个人。
一个是我原来的邻居陈叔,他是我老家区**的公务员,到退休也就是**办的副主任。
他没有什么爱好,一下班就躲在自家书房练他的草书。
另一个是我的大学同学李谅,他是一个二线城市工商局的公务员,上班写材料,下班写现代诗。
在他生活的城市里,他的诗友们无从想象他的职业,他在读诗会上的慷慨激昂,让很多人无法适应他手中的保温杯。
王维若生活在当代,他可能就过着陈叔或李谅的日常生活。
他身上的烟火气太重了,尽管他有一颗不死的归隐的心,但他表现出来的,永远是那么接地气,小心翼翼扮演好他的社会角色。
他会用他做官的正当收入,购买和经营辋川山庄,给自己一处逃避现实、逃避网世的临时处所。
在公余闲暇或休假期间,他回到辋川,沉溺于田园山水之中,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才感觉舒服得不得了。
尘世被过滤掉之后,他把灵魂释放出来。
除了无可匹敌的才华,王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讨好。
他没有李白的敢爱敢恨,也没有杜甫的忧国忧民,他有自己的小世界,却不敢全身心投入。
他受到的羁绊,他做出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温润平和的过日子模式。
大部分人无法决绝地脱离社会,隐遁起来,也无法在社会中不计底线,混成人精,因此王维的存在,丰富了中国人人生道路选择的可能性。
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园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人生会感觉不一样的。
白居易:被一桩谋杀案改变的人生1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根深蒂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与**相对抗。
不仅政令时常不出**,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到外地避难。
唐宪宗李纯有心加强**集权,削弱藩镇势力。
主张用武力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的宰相武元衡,力推朝廷拿盘踞在淮蔡的节度使吴元济开刀。
此时,势力范围毗邻吴元济的淄青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感觉到有些不妙。
尽管朝廷一直对他的拥兵自重采取绥靖政策,但此刻朝廷用兵讨伐吴元济,难免让他有唇亡齿寒之忧。
李师道的地盘,是当时占地最广、势力最大的一个方镇。
别的节度使需要邀宠固位,通过讨好**来巩固个人势力,但李师道不用这一套。
他的地盘包括了 12 个州,并占有今天山东沿海一带,得尽渔盐之利,有人口三百多万。
这个独立王国自李师道的祖父、父亲、兄长,传到李师道已经历三代四世,堪称根基牢固。
他们擅地自专,文武官员向来都是自己任命,也从不向朝廷上交贡赋。
说白了,不知**为何物。
越是习惯土皇帝的日子,就越害怕改变现状。
李师道敏锐地感觉到朝廷中有一丝不同往日的氛围。
宰相武元衡是积极主战派,主张用兵讨平叛乱,不能姑息养奸。
御史中丞裴度受命到前方视察,向皇帝汇报情况时,也主张对藩镇用兵。
这两人深得唐宪宗的信任。
李师道感觉,应该做点什么来阻止**强硬派的抬头。
元和十年(815 年),六月三日凌晨,有刺客潜入京城,杀死了武元衡,击伤了裴度。
刺客还在现场留下纸条,上面写着:”毋急捕我,我先杀汝!”
谁敢抓我,我就灭谁。
气焰十分嚣张。
这起罕见的恶性政治事件引起京城大骇,朝野震动。
而其幕后指使者正是李师道,是地方割据势力企图以卑劣的暗杀手段阻挠**武力削藩的决心。
事情发生后,朝臣们大为惊恐,纷纷给自己找保镖。
保命要紧。
对这起”国辱臣死”的重大谋刺事件,反倒不见有人站出来追查和讨伐。
2白居易,一名闲官,此时不合时宜地站了出来。
结果,原先缄默的朝臣们也都站了出来,不是跟着他呼吁早日缉捕凶犯,而是呼喊着要拿白居易问罪。
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白居易。
这一年,白居易 43 岁,人到盛年。
他母亲四年前去世,所以他刚丁母忧服满后补官不久。
由于朝中没有人援引,他只是得了个闲官——太子左赞善大夫,即所谓”宫官”,太子宫内的官,不管实际政治上的事。
在母丧之前,他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是皇帝的近臣。
向皇帝提建议,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习惯。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所以他也算出身官宦之家。
但在唐代,除贵族和高品官外,官员并不能给后代很多庇荫,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也会有很大的升降变化。
在父亲去世后一段时间,白家的经济状况就一度陷入窘境,当时家在符离(今属安徽),因遭遇江淮水灾,白居易不得不往长兄白幼文任职的浮梁索米求救。
家贫多故,衣食维艰,前程如梦。
可以说,白居易的青少年时期过得还是相当愁苦的。
他后来追认北齐五兵尚书白建为自己的近祖,实际上是瞎编的。
目的是在注重门阀的时代,以此自高其种姓与门第。
但他如此在意自己的出身,不惜附会世系,杜撰郡望,可能也与青少年时期作为寒族子弟的不愉快经历有关。
只有在科举路上顺风顺水的时候,白居易才会不无自得地强调,他完全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全靠实力取得成功。
多年后,他在给好基友元稹的书信中,回忆当年为考进士到底有多拼,白天和黑夜都在读书,废寝忘食,以至于内分泌失调,口舌生疮,皮肤无光泽,年纪轻轻就齿发衰白。
命运总会眷顾拼命的人。
唐代考进士很难,有句俗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9 岁,白居易就考中了进士。
这是相当了得的成就,以至于他一度自夸”十七人中最少年”,在同时考中进士的 17 人里面,他最年轻。
此后,他的考霸地位不可撼动。
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三登科第”,顺利得到官职——秘书省校书郎。
经历多年的困顿漂泊后,终于在京都定居下来。
3宰相武元衡被刺后,白居易不顾自己东宫官的身份,第一个站出来上书言事,亟请捕贼雪耻。
后来,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站出来,说:国辱臣死,这样前所未有的事,就算职位再卑微,也不当默默,而应倍感痛愤。
其实,早在六年前,白居易就对包藏祸心的李师道有过看不过眼的事。
当时,李师道奏请用私人钱财收赎太宗朝名臣魏徵的旧宅,以此为自己树立形象,捞取政治资本。
唐宪宗未能识破李师道的用心,宣称”甚合朕心”,并让时为翰林学士的白居易撰写《与师道诏》。
白居易则借写诏书的机会,表达了他的意见。
他说,魏徵是先朝忠臣,其宅第是唐太宗特赐,李师道是什么人,竟有资格收赎魏徵旧宅?
他建议,收赎魏徵旧宅这件事,不能让李师道参与,而要**以官钱收赎,归还魏徵后人,以表彰忠臣。
史书记载,白居易的意见最终被采纳。
这才避免了世代叛逆的李师道,出钱为忠臣魏徵的后裔济穷这么讽刺的事情发生。
然而,这次面对李师道指使的刺杀宰相案,朝臣们的所作所为却远远出乎白居易的意料:他们对刺杀案”默默”,对白居易的仗义多事却相当”痛愤”。
他们安在白居易身上的第一个罪名是,宫官不当先谏官言事。
就是说,谏官没讲话,他却先讲,不应该。
这基本是一条莫须有的罪名。
白居易后来申辩说:”朝廷有非常之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
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
意思是,我自认所作所为出于忠愤,你们说我狂妄,那也无所谓,但要以此给我加罪名,确实就过火了。
然后,平素憎恶白居易的人,拿他四年前刚去世的母亲做
加载中...孙权 加载中...赵匡胤 加载中...朱祐樘 加载中...崇祯 加载中...李自成 加载中...慈禧 大皇帝孙权:前世是王莽,转世是袁世凯论实力,他明明是一线大 IP,死后却成了 PI(屁)一样,无足轻重的小龙套。
如果有机会重回舞台**,他一定会跟后来的三国历史编剧们开撕:你们有没有职业道德,懂不懂尊重历史?
如果他知道自己抗议无效,一定会发出英雄暮年般的感慨:历史就是个任人删改的文件夹。
他,是生前强大到令对手又爱又怕又恨,死后寂寞到刷不出存在感的孙权。
1孙权 18 岁就接手父兄的创业公司。
论年龄,曹操(155—220 年)、刘备(161—223 年)是孙权(182—252 年)的父辈,在他们眼里,孙权是个小屁孩。
但论创业资历,刘备在官渡之战前后替袁绍打工的时候,孙权已经是江东创业公司的大老板。
直到孙权及其创业公司先后给曹、刘两位大叔开了颜料铺,所有人终于不能不承认,这小子真的做大了。
赤壁之战,打得曹操屁滚尿流。
夷陵之战,打得刘备客死白帝城。
孙权用实力赢得曹、刘及其后继者的尊重。
那是建安十八年(213 年)的事。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的濡须,两军隔江相持之际,孙权坐着一条大船来观察曹军的动静。
史载:”(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
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可见,孙权是很机智的一个人。
他起初没料到会中了这么多箭,弄得船一侧轻一侧重,都要倾覆了,但他急中生智,设法使船得到平衡,脑瓜子灵光得很。
目睹孙权的船像刺猬一样满载而归,估计曹操整个人都黑线了。
曹操后来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以表示对这名晚辈兼劲敌的尊重,连带着伤害了亲生儿子曹丕、曹植们的感情。
连罗贯中捧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都要从孙权这里揩油。
再后来,蜀国有一帮人叫嚣着要揍孙吴,诸葛亮宁可认怂也不同意,还给孙权狂点赞,说孙权用人治国很有一套,不是我不打呀,你叫我怎么打呀?
2的确,没有两把刷子,孙权这个江东集团 CEO 的位子能不能坐稳都另说,更不要说拓展业务了。
虽然是创二代,但孙权接手的公司账面却很难看。
尤其是员工利益固化,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搞不好就要吃散伙饭了。
他的家族是江东土著,但孙坚发迹是在北方,在江淮间招聚了士众,浩浩荡荡杀回江东,起家并不光彩。
在本土大族眼里,孙坚及其继任者就是野蛮的侵略者。
此外,吴郡富春孙氏出自寒门,除了拥有武力,什么都没有。
江东世家大族流着道德的血液,从五脏六腑就瞧不起暴发户,对孙氏军事政权要么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要么积极参与武装反抗。
孙权的哥哥孙策对这些人的态度很强硬,通过消灭江东豪族的肉体树立权威。
孙策自己很快遭到反扑,被江东豪族雇佣的刺客击杀。
孙策死前,已经开始怀疑,单靠枪杆子到底能不能出政权?
他给孙权的遗言是:”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话对极了。
孙权的长项之一正是”举贤任能”。
接任 CEO 之后,孙权重点调整了中高层的人事架构。
具体操作如下:以孙坚、孙策旧部为代表的淮泗将领,留任一批,比如周瑜、程普等,这是枪杆子;躲避战乱流亡江东的江北士人,留任或起用,比如张昭、诸葛瑾、步骘等,这是笔杆子;最后吸纳江东豪族入股,顾陆张朱”四大家族”都来了,这是钱袋子。
于是凝心聚力进行”江东化”改革,事业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3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孙权真像是一个现代企业家穿越过去的。
他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很高的位置,经常发表内部讲话,做部下的思想工作,用事例说服人,用感情打动人。
孙曹濡须大战,孙权任用周泰为濡须督,东吴名将朱然、徐盛不服:周泰凭什么踩到我们头上来?
孙权于是通知大家一起吃个饭,开个会。
宴会上,他亲自给周泰敬酒,让周泰脱下衣服。
众人惊呆了,周泰身上伤痕累累。
孙权说,来,你给大家伙讲讲每一条疤痕的战斗事迹。
这些疤痕都是 18 年前留下的。
当时孙权被山越所困,短兵相接,差点丧命,是周泰死命突围,身受 12 处大伤,才保护孙权死里逃生。
君臣二人在宴会上,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一问一答,说到动情处,孙权拉住周泰的臂膀,泣不成声,入戏很深。
他还当场把自己的头巾和车盖赏给周泰。
宴会结束时,孙权命人奏响军乐,在一片肃穆的鼓角声中,由周泰走在前面,诸将簇拥着走出会场。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
经由这些感人的仪式,大家达成了思想的统一。
江东集团的口号呼之欲出: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用孙权的话说,叫”骨肉之感”。
他曾对将士”表白”:”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
荣福喜戚,相与共之。”
因为是”骨肉”,他对将士信任有加。
周瑜在赤壁之战建了大功,刘备向孙权进谗言,说周瑜要上天了,迟早要反。
孙权不为所动,继续委以重任。
刘备准备攻打孙吴,有人告发诸葛瑾与刘备有一腿,恐怕是奸细卧底。
孙权泰然处之,还把告发信转给了诸葛瑾,让他宽心。
孙权对人说,我与诸葛瑾有”死生不易之誓”,他不负我,我不负他。
肉麻得不要不要的。
因为是”骨肉”,他对将士关怀备至。
吕蒙病重,孙权挂念不已,想去探病,又怕影响他休息,就偷偷在墙上凿了个洞观察,看到他吃得下东西了,高兴得哈哈大笑,看到他病情不见好转,担忧得不能入睡。
朱然病重,孙权也是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着。
易中天说,曹操的**有点像”沙龙”,刘备的**有点像”帮会”,孙权的**有点像”家庭”。
4魏、蜀、吴三国中,孙吴集团至少创造了两项纪录:孙权在位时间最长;吴国享国祚最长。
做一棵常青树,无论对领导人(CEO)还是国家(企业)来说,都极其困难。
孙权做到了,妥妥的。
他把公司治理得这么成功,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不伤钱,怎么就在历史上不受待见呢?
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太像一个企业家(商人)了,奉行实用主义,没有信仰,只有利益。
不管白猫黑猫,对公司有用就是好猫。
曹操和刘备都懂得标榜路线,争夺正统,宣传为正义而战。
一方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方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都伪装成名正言顺的样子。
孙权不搞这一套,承认孙吴集团就是个利益集团怎么了?
真诚有错吗?
在魏、蜀的夹缝里,他活成了一个自由人。
只要对孙吴集团有利,他想跟谁好就跟谁好,一会儿跟蜀汉感情飙升,一会儿又跟曹魏卿卿我我。
这是孙权在现实中得到的便宜,也导致他在青史中吃了大亏。
魏、蜀、吴,长时间内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孙权其实居功甚伟。
不过,传统史学家不吃这一套。
他们写史(包括写历史小说)的原则只有一条:正统,正统,还是正统。
三国之后,有的朝代奉曹魏为正统,史家就美化曹操;有的朝代奉蜀汉为正统,史家就美化刘备,以及他的好搭档诸葛亮。
没有一个朝代会推崇不站队的孙吴,孙权就这样被轻飘飘地无视了。
5南宋之后,”拥刘反曹轻孙”成为定式。
孙权如果知道自己死后的命运,一定会得抑郁症的。
对他这么一个枭雄来说,没有比被无视更痛苦的事了。
他甚至愿意领受曹操一样的身后命运,被黑成白脸奸臣,在所不惜。
被黑,也是一种关注。
至少人家还知道你做过什么。
孙权呢,刷存在感的机会都不给。
他生前做一把手的时间比谁都长,称帝却比谁都晚。
曹丕称帝,他拉下老脸,向其称臣,继续装孙子。
次年,刘备也称帝,他还是不为所动。
说他心里不痒,那绝对是假的。
他唯一的心理调节方式,就是很有娱乐精神地从曹丕、刘备的年号(黄初、章武)中各取了一个字,组成自己的年号(黄武)。
脚踩两只船,意淫了一把皇帝瘾。
到他称帝的那一年(229 年),曹操已死了很多年,刘备也死了很多年,连曹丕都死了 3 年。
而他,做江东集团 CEO,已经整整 30 年。
不愧是一个优秀的”忍者”,真能忍啊。
难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把他比作越王勾践。
称帝,终于成了孙吴集团的一碗毒药。
孙权称帝前后,判若两人。
也许他忍了大半辈子,不想再忍,无须再忍,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各种任性骄逸,好大喜功,昏聩猜忌,通通跑了出来。
一个优秀的 CEO,变得跟历史上许多帝王一样普通。
他晚年导演的宫斗戏更是寒了多少人的心,什么”骨肉之感”,什么一起创业,什么思想工作,都是没有的事,代之以各种悲剧收场。
好名声就这样毁于称帝,毁于放纵不再做”忍者”。
严谨的史学家可能会给你客观的评价,但大多数人不会想得多么客观,晚节不保,当然给个差评啦。
我时常在想,孙权的前世也许是王莽,转世也许是袁世凯。
他们都是杰出的”忍者”,也是失落初心的皇帝。
孙权的谥号牛哄哄,叫”大皇帝”。
古往今来,只有秦皇嬴政自称”始皇帝”能与之媲美了。
这么”大”的野心,换来这么弱的存在感,真是历史的讽刺。
赵匡胤称帝:一根擀面杖打出来的新朝代?
1后周显德七年(960 年),正月初二,作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927—976 年),被一则到处谣传的消息,搞得有点惶恐不安。
此前一天的大年初一,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契丹联合北汉再次南下进攻后周,慌乱之下,后周朝廷急忙命令赵匡胤领兵出战,因为当时,赵匡胤是后周两大军队系统之一殿前司的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
尽管事前已经做了大量准备,然而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开封城里到处传言,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
正值新年,开封城里的老百姓,却被这则传言吓得到处逃命,整个开封城里人心惶惶,然而诡异的是,好像已经被封锁了消息的后周朝廷却毫无反应,貌似对开封城里的大骚动毫不知情。
但是赵匡胤自己却被吓了个半死,正在千钧一发的当口上,事还没干呢,眼下这帮混账小兵们就开始到处传言,万一出点闪失,岂不要了卿卿性命?
惶恐不安的赵匡胤马上叫来家里人一起商量,说:”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
赵匡胤的姐姐当时正在厨房里,她听到后铁着个脸,拿着个擀面杖出来打了一下赵匡胤,说:”大丈夫临大事,行不行自己决定!
不要来家里吓女人!”
对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写道,在被打后,赵匡胤若有所思,”默然出”。
临走前,赵匡胤命令,将家里人全部隐藏到开封城中的封禅寺,以免失败罹祸,因为他决定,哥们要干大事了。
2赵匡胤被姐姐拿擀面杖打的两天后,后周显德七年(960 年)正月初四早上,赵匡胤在离开封城不远处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起了一场被后世称为”陈桥兵变”的政变,随后迅速回师开封,逼迫 7 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帝位,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禅让”大剧。
关于这个事件,按照《宋史》等权威版本,说的是 960 年正月初四(2 月 4 日)这天早上,喝了酒还没完全醒的赵匡胤,可是在稀里糊涂之中,被将士们拿着一件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黄袍”,强行逼迫当皇帝的哦。
哦,事情可没这么简单吧?
事情确实不简单,对此,赵匡胤早已密谋了许久。
要夺权,首先要掌握禁军。
在后周世宗柴荣时期,后周拥有侍卫亲军司、殿前司两大军队系统,而当时,赵匡胤只是殿前司的副将:殿前都指挥使;而当时的殿前司主将殿前都点检,是后周太祖郭威的驸马张永德——如何才能取而代之当上主将,真正掌握其中一支禁军呢?
机会很快到来了。
显德六年(959 年)六月,英明神武的后周世宗柴荣病重,就在这时,柴荣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一则传言,说”点检做天子”。
此时,作为禁军大将的张永德兵强马壮,而后周太子柴宗训却只有 7 岁,于是,临死前几天,柴荣下令撤掉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务,改命赵匡胤接管殿前司这支禁军。
四天后,显德六年(959 年)六月十九日,39 岁的柴荣病逝。
在一个来路不明、不知道谁制造的传言的帮助下,赵匡胤,作为最大的受益者,顺利得到了”殿前都点检”这个禁军大将职务。
此时,赵匡胤只有 33 岁。
3这个 33 岁的帝国禁军大将,年纪之轻、手段之高、演技之精,堪称人精、戏骨。
眼看着 39 岁的周世宗已经病死,而新即位的周恭帝柴宗训不过是个六七岁的小儿,所以,赵匡胤对皇位,很是心动。
尽管宋代的史学家对”陈桥兵变”隐晦莫深,因为或许在他们看来,一手提拔赵匡胤的后周世宗柴荣仅仅病死半年,赵匡胤就迫不及待兵变夺权,欺负柴宗训和符太后等孤儿寡母,于情于理实在太不光彩,所以,如何变着法儿为赵匡胤粉饰一下,自然是宋代史学家们的重大政治任务。
然而,总有那么丁点信息,隐晦传达着与”权威版本”迥异的神秘信息。
前面已经说过,后周时期,为了防止禁军掌控国家命脉,军队被分为侍卫亲军司、殿前司两大系统,周世宗柴荣临死前,赵匡胤通过一则广泛流传的传言,顺利当上了殿前都点检,掌控了殿前司这支军队。
然而还有一支军队,侍卫亲军司怎么办?
当时,作为柴荣的皇后,周恭帝柴宗训的母亲,符太后还有一个身份。
她有个亲姐妹,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的妻子。
在符太后看来,赵匡胤是后党、外戚成员,掌控禁军,她心里比较踏实;在赵匡胤一党的撺掇运作下,不久,侍卫亲军司的最高统帅、始终效忠后周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却被外派到扬州,做了淮南节度使。
在曲线运作,调走自己的最大军事对手后,赵匡胤又在侍卫亲军司中,将”自己人”高怀德运作当上了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另外一个”自己人”张令铎,则被任命为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如此一来,尽管名义上的侍卫亲军司最高统帅仍然是外派扬州的淮南节度使兼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李重进,实际上的指挥权却已经落到了赵匡胤的”自己人”手中。
不知不觉,在周世宗柴荣死后半年,被符太后视为外戚和亲信的赵匡胤,已然隐秘掌控了后周帝国的两支军队。
4在这个神奇的帝国,你要掌权,人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说起来,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曾经当过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等三州刺史;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则长期在后周的侍卫亲军司担任高级将领,为儿子赵匡胤留下了深厚的人脉,一直到陈桥兵变四年前的 956 年,58 岁的赵弘殷才在军中病逝,死后还被后周世宗柴荣追赠为武清军节度使、太尉。
所以,后周帝国的军队系统中,到处都是赵弘殷和赵匡胤父子的人脉,而作为儿子的赵匡胤,在后周的军队中,还加入了一个连他在内,号称”义社十兄弟”的组织。”
义社十兄弟”,指的是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十人,在他们年轻时还是低级军官时的一个结拜组织。
日后,这些人有的成长为后周帝国的高级军官。
到陈桥兵变前,赵匡胤的”义社兄弟”石守信,已经是殿前司的第三号人物:殿前都指挥使;另外一位”义社兄弟”王审琦,则是殿前司的第四号人物殿前都虞候;而赵匡胤的其他”义社兄弟”们,则分散在后周帝国的各个军队系统中,担任着大大小小的职务。
如此一来,整个后周帝国,说起来,军队系统中,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都有赵匡胤的人。
大哥要是当了皇帝,兄弟们也该跟着沾沾光不是?
5尽管筹谋已久,但发动兵变前,赵匡胤还是有点忐忑。
这不,回到本文开头,底下那些该死的小兵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把个”出军之日,当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的话传得整个开封城人尽皆知。
除了蒙在鼓里的符太后和小娃娃周恭帝,开封城里的老百姓,已经掀起了一场大逃亡,搞得赵匡胤心里惶恐不安,这才有了本文开头,被他的姐姐用擀面杖小打”训斥”的事。
说起来,赵匡胤一家对这场兵变早已了然于胸。
陈桥兵变成功后,赵匡胤的母亲、荣升为太后的杜氏很是得意,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有这样好妈妈的鼓励,小名为”香孩儿”的赵匡胤,当然要放手干一场、搏一把了。
于是,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960 年 2 月 1 日),一个诡异的消息从后周前线传来,说契丹联合北汉南下,军情紧急(后来事实表明,应该是假消息),请求允许让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立马带兵出征,慌成一团的后周朝廷立马传令整军出兵。
说起来,符太后和后周朝廷的重臣们,忘记了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是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 年),当时,枢密使郭威也是以契丹入侵的名义,趁机掌控军队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时间才过了十年,随着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荣的相继去世,孤儿寡母的后周小朝廷,已然忘记了后周如何得以建立的”大事”了。
以军情紧急掌控大权后,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二(960 年 2 月 2 日),赵匡胤先是打发他的副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作为前锋,先整军出发离开开封城。
当时,与殿前司的第三号人物石守信、第四号人物王审琦不同,殿前司二号人物慕容延钊虽然跟赵匡胤关系不错,但他并不知晓赵匡胤的兵变计划,所以赵匡胤先将他打发走远一点,以免妨碍”大事”。
新年的第三天,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960 年 2 月 3 日),赵匡胤也整军出发了,当晚,他就带兵抵达了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当天傍晚,有一个自称懂得天文的军士苗训先是大叫起来,说你们看你们看:”日下复有一日”哦。
原来,那会刚好日晕,但经苗训这么一说,似乎天机有变,大太阳要吞掉小太阳了!
于是乎,将士们开始”相与聚谋”,说这不对啊,要变天了哦!
然后,正月初四(2 月 4 日)凌晨,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家臣赵普等一帮子人马涌进了赵匡胤的军帐,把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然后跪下,大声喊起了万岁。
假装喝得有点晕乎乎,还没完全”酒醒”的赵匡胤,于是跟手下们约法三章,说你们不要随便杀人哦,不要随便抢劫哦,这样子我才能当你们的皇帝。
早就说好的事,将士们自然大声说:一定一定。
6在宋代史学家的渲染中,陈桥兵变似乎一呼百应,属于一个完全没有前期准备工作的突发事件。
然而,史学家们总是春秋笔法,时不时就留下一点破绽,例如那个司马光,就有意无意记下了赵匡胤挨姐姐训打”点拨”的事。
正月初四日,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当天,赵匡胤带着大军杀回了开封城。
然而在开封城陈桥门值班的两位警备队长陆、乔二人(史书没有记下详细名字,仅留姓氏),在开封城几日来的异动中,已感觉到了不对,他们拒绝为赵匡胤打开城门,并与赵匡胤的部队形成对峙;赵匡胤也没有强行攻打,而是指挥部队绕路到封丘门进入开封城,在那里,赵匡胤的亲信打开了城门。
当时,作为后周两大军队系统之一的侍卫亲军司的二把手、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正在皇宫内,在听说赵匡胤兵变入城的消息后,忠于后周朝廷的韩通在仓促之中,立马带着少数亲兵出城迎战,没想到却被赵匡胤的内应、作为”义社兄弟”的石守信派兵伏击。
韩通随后冲出重围,并马上派人前往搜捕赵匡胤的家属,没想到的是,赵匡胤的前锋王彦昇已杀入开封城中,随后,韩通及其三个儿子全部被杀。
而在听说皇宫已经沦陷后,守卫陈桥门的陆、乔两位警备队长,不甘心投降赵匡胤,双双选择了上吊自杀,为后周殉国。
至此,开封城中微弱的敢于抵抗的军事力量,已全部消失。
7陈桥兵变当天,赵匡胤随即杀进开封皇宫。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宰相范质在愤怒之中,紧紧抓住次相王溥的手,指甲几乎将王溥掐出血来。
范质不顾生命危险,大声质问赵匡胤,赵匡胤的部下罗彦瓌拔出剑,厉声威胁范质等人说:”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赵匡胤)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
此时,被吓得面如土色的二号宰相王溥,随即跪拜起了赵匡胤,而范质则”颇诮让太祖,且不肯拜”。
赵匡胤倒也不杀范质,只是强行逼迫后周恭帝马上退位”禅让”。
开封皇宫内杀气腾腾,仓促之中,赵匡胤突然想起来”受禅”还”未有禅文”,这下怎么搞?
没想到的是,早已有人提前洞察先机。
翰林学士陶榖马上跑了出来,说我早就写好啦(原话”已成矣!”
),然后从怀中掏出逼迫后周恭帝”禅让”的”禅文”,恭恭敬敬进献给赵匡胤审阅,然后转身交给了范质等人。
陈桥兵变第二天,960 年 2 月 5 日,赵匡胤正式将后周国号更改为宋,并改年号为建隆。
至此,大宋帝国正式建立。
赵匡胤夺权后,周世宗柴荣遗留下的四个儿子,周恭帝柴宗训(953—973 年)在被迫”禅位”后,被降格为郑王,13 年后去世,年仅 21 岁,无子。
陈桥兵变后两年,柴荣的另外一个儿子、年仅 10 岁的柴熙谨去世。
而柴荣的最后两个儿子:柴熙让、柴熙诲,按照北宋史学家、编撰《新五代史》的欧阳修的说法是:”不知其所终。”
至此,柴荣家族的血脉,也从史书中被”消失”了。
对于后世所谓宋朝皇家厚待柴氏后人,封其后人为世袭崇义公、宣义郎的记载,从血脉来说,他们其实,并非柴荣的嫡系子孙;因为真实的柴荣子孙,早已在历史上或夭折,或无子,或”消失”了。
赵匡胤想不到的是,陈桥兵变后 16 年,公元 976 年,他自己也会在一场诡异的大雪之后离奇暴亡;而他仅存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先后一个自杀,一个离奇暴死。
历史,是有轮回的。
明朝盛产奇葩皇帝,他却是一股清流1明
加载中...王莽 加载中...萧衍 加载中...李渊 加载中...李治 加载中...武则天 加载中...朱棣 加载中...爱新觉罗·胤礽 王莽传奇:史上唯一”民选”皇帝多年以后,面对涌入长安的更始军士兵,新帝王莽将会想起众人劝进那一幕。
其时代汉建新,开启”新时代”,春风得意。
谁知恍惚 15 年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如今自己身败名裂,为俎上鱼肉,已经 68 岁的老王,始料未及。
王莽不会想到,自己被杀后,身体会被更始军士兵分裂,剁成肉块,而头颅则被割下送到宛城悬于闹市,甚至舌头也被人切去吃掉。
王莽更不会想到,在死后的近两千年间,自己将以”篡位者”之名遗臭万年。”
当年推我做皇帝的,难道不是天意民心吗?”
1公元前 45 年,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出生。
在古代,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的降生往往伴随着异象:什么”雷电晦冥”啊,”紫气充庭”啊,”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啊……王莽呢?
别说异象了,哪怕在王氏家族里,他的出生恐怕都不能算是个事儿。
虽说他的父亲王曼,是当朝皇后王政君的亲弟弟,但是要知道,王莽的爷爷育有八男四女,而王曼并不是长子。
按宗法制来说,王曼一支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
而王莽也非王曼的长子: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王永。
可以说,虽然生在外戚之家,但王莽的血统,并没有给他太好的顺位。
不幸的事还在后面。
公元前 33 年,汉成帝继位,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于是大封兄弟:以长兄王凤为大司马,权倾朝野;又封弟弟王商等六人为侯。
王氏一族,飞黄腾达,唯独王莽一家时运不济。
父亲王曼以及哥哥王永都没活到这时候就去世了。
家中没了顶梁柱,只有寡母、寡嫂和小侄子,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依靠王莽的几位叔伯。
生活的重担,夹杂着人情世故,压在了这个 12 岁少年的肩上。
然而王莽并不抱怨,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并在这种命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史载: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王莽待人,温良恭俭,不摆架子;侍奉母亲、寡嫂,抚养兄长的孤子,既周到,又检点;不管是结交才俊,还是侍奉家族叔伯,都委婉有礼。
王莽的大伯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照看,并为王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老王家飞升之后,王氏子弟多”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
相比之下,王莽的行为宛如一股清流,不仅诸位叔伯喜欢,名声也传得快。
王凤临终前,嘱托妹妹,即太后王政君照顾王莽,而王商则直接提出分自己的采邑来为王莽加封。
当时的名士,如戴崇、金涉、陈汤等人,也都为莽请封。
戴崇、金涉在今天没什么名气,陈汤却是个大人物:灭北匈奴,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人,正是陈汤。
就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没有耀眼的政绩,更没有军功,却在 29 岁的时候封了侯。
取得这样的成就,固然与王莽本人的德行和名望有关,与家族叔伯、姑姑的照顾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托时代的福:那个儒学大盛,标榜”仁”和”礼”的时代。
2与一般印象中儒学独霸古代中国政坛不同,初创时期的儒学那是相当不招人待见:遥想孔老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治国之道,却从未被采纳。
而儒家学说的传人,如孟子、荀子等,也始终没能以儒至仕,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践。
秦朝建立,儒学竟遭到一记暴击:焚书坑儒,差点断了它的气。
及刘邦立汉,政治上一面承秦制,以法治国;一面又大兴黄老之学,与民休息。
得益于汉惠帝时期”挟书律”的废除,儒学与百家思想一道,开始慢慢复苏。
汉初虽然已经有儒生仕官,但在国家治理中,儒家的主张插不进一脚。
转折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即 20 世纪初史家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过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多年的”教导”,人们普遍认为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已经掌控了一切。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儒术并没有被独尊,百家学说也没有真正被罢黜。
甚至连汉武帝本人,其治国思路仍是以法家学说为主,杂取百家。
设太学,授儒经,这大概是儒家从汉武帝那里得到的最大好处。
数十年后,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与他的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史载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柔仁好儒”,见其父汉宣帝多用酷吏,行法家之道。
便忍不住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没想到汉宣帝一听就不高兴了,拉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字字如针。
说完,汉宣帝还不过瘾,又补了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元帝只是好儒,多了句嘴,就被老爸批”乱汉家天下”。
可见在汉宣帝时期,儒学尚不能被”独尊”。
而关于西汉的治国之道,汉宣帝说得也很明白——霸王道杂之。
何为霸道?
何为王道?
这个问题,后世的唐高宗曾问其臣令狐德。
令狐德回答说:”王道任德,霸道任刑。”
换言之,王道即以儒学为代表,为政以德;霸道则以法家为代表,为政以刑。
而”霸王道杂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教条主义: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公元前 49 年,”仁柔好儒”的汉元帝继位。
上台后的汉元帝,不仅大肆提拔任用儒生,更是将儒学”仁政”的思想在国家治理中践行。
汉成帝时延续了这种做法。
所以钱穆才说”汉自元、成以下,乃纯用儒术”。
真正的儒学时代到来了。
而王莽本人也是顺从于时代洪流的。
史载:(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
如此,王莽以德行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因名声好而封侯也就不足为怪了。
假如他所处的时代是文景、武宣之际,就难有这种封侯的好事了。
3儒学终于兴盛了,但汉家天下却并未因此变好。
西汉末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
元、成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财政捉襟见肘,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虽然此时的强汉对外还是很强悍,但在帝国内部,危机四伏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汉元帝刚继位时,在朝中一大班儒生的建议下,撤销了盐铁官,以示让利于民。
然而讽刺的是,没过多久就因为”用度不足”,复设盐铁官。
多么尴尬。
另一方面,国内现状的差强人意,引发儒生们的普遍不满。
而灾害频发,竟让儒生们自带的天赋——”天人感应”觉醒了。”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杂糅儒家、墨家之学,将”天意”与”人事”相联系的学说。
即所谓”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征应,自然之占验也”。
也就是说,当人的做法顺天意时,上天会降下祥瑞吉兆;若上天不同意人的作为,则会以灾害(水、旱、蝗虫、地震、失火),或者异象(彗星、血雨)的形式警告世人。
想当年,汉武帝之所以要”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一方面是要借此突破黄老之学对汉武帝霸业的束缚,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儒学的”仁”和”礼”来缓和汉法秦制所激化的社会矛盾,即”外儒内法”。
而后来汉武帝召见儒家大名人董仲舒,更多的还是希望借助董先生的学说,明君臣尊卑,借天命立大汉之威。
只是汉武帝算盘打得太好,万一这帮儒生假托天意搞事情怎么办?
公元前 135 年,汉武帝建元六年,皇帝祭祖的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火灾。
董仲舒一看好机会啊,便借此作书,说这两次火灾其实是上天对汉武帝不满,以此宣扬”天人感应”。
却不想汉武帝闻之大怒,差点剁了董仲舒。
对务实的汉武帝来说,你儒生借异象、托天意粉饰太平可以,但批评时政?
绝对不行!
西汉末年的元、成、哀三帝,各方面都比汉武帝差了一大截,他们不仅性格柔弱,而像元、成二帝这样的,本身就是儒家的忠粉。
儒生们随便说两句,很容易就把皇帝带跑偏。
那玄妙的”天人感应”,彻底管不住了。
而大汉的确也是倒霉:公元前后,全球开始进入”小冰期”,自然灾害接二连三。
举目望去,天下尽是”不祥之兆”: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在一片唱衰大汉的声音中,汉哀帝顶不住了。
在儒生方士的撺掇下,他祭出了大昏招——”再受命”。
公元前 5 年,汉哀帝建平二年,汉哀帝下了一道诏书:”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
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
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什么意思呢?
汉朝气数尽了,但老刘家有幸再受一次天命,于是本皇帝现在改元,改国号,以后我也不是汉朝皇帝了,而是”陈圣刘太平皇帝”,甚至,哀帝连计时方式也给改了。
汉哀帝原本指望通过”再受命”扭转国运。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国运还是那么烂。
汉哀帝不得不又取消”再受命”,老老实实继续当汉家天子。
然而问题来了,你不是都下诏说汉朝气数已尽了吗?
4大汉太需要一个救世主了。
在汉末的儒生们看来,革除汉末的弊政,救万民于水火,施行”王道”,势必要由一个具有圣人德才的人来完成。
即”外王”首先要”内圣”。
而时下最符合内圣外王标准的,莫过于王莽了。
王莽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儒家修养。
少年时不以家贫而废学,恭身节俭,勤身博学。
对待自己的亲人恭敬以”礼”。
受封新都侯之后,”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依然保持以往的作风,不因为身份、环境的改变而迷失自我。
公元前 8 年,37 岁的王莽继三位叔伯之后,出任大司马。
虽已位极人臣,他的作风却依然如故。”
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可以说”内圣”,在当时没有人能比王莽做得更好了。
至于”外王”,王莽无论从资源、自身素质来说,也是行王道的不二人选。
王莽以大司马秉政,又身为王氏家族的佼佼者。
其时王氏子弟分居要势,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
这样的身份优势,无人可比。
在任职期间,王莽也的确施行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政策,”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
在大灾之年,”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诸大司农,助给灾黎”,又将其得到的赏赐封地”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
甚至推动哀帝下诏议田宅奴婢限列。
公元前 7 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以藩王入嗣。
面对王氏姑侄的专权,哀帝心有不满,便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借以对抗王氏,后来更是直接对王氏动手。
在汉哀帝的打压下,王莽卸职回封国隐居。
赋闲的日子里,王莽闭门不出,安分守己,以致后来天下吏民皆为王莽鸣冤。
汉哀帝不得不重新把他召回国都,让他侍奉太后王政君。
不同于近代袁世凯称帝时,被儿子、下属的谎言蒙蔽,王莽当时的呼声高,是货真价实的。
世家大族敬佩他的品行,黎民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而儒生则将他视为实现”王道”的领袖。
的确,此时的王莽也有称帝的野心,小动作不断。
但他对帝位的觊觎,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借助皇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皇位显然不是终极目标。
说到底,王莽想做圣人。
5公元前 1 年,汉哀帝去世,在姑姑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迅速剪除汉哀帝的亲信,重新夺回大权。
为避免皇帝难以制约,王莽立了个小皇帝刘衎,即汉平帝。
之后,王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
是时,13 岁的汉平帝,娶了年仅 8 岁的新娘。
王莽成为”正牌”外戚,地位更加巩固。
公元 6 年,汉平帝居然去世了,年仅 15 岁。
这次,王莽找来尚在襁褓中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
然而仅将其立为皇太子,而自己却称”摄皇帝”,又称”假皇帝”,代行皇帝之职。
野心,昭然若揭。
部分刘氏宗族、汉室忠臣对此不满,便起兵讨莽。
王莽起初十分恐惧,但随着叛乱被镇压,王莽也渐渐放开了胆子。
而儒生们此时更是助王莽一臂之力。
在董仲舒将”天人感应”引入儒家思想后,面对西汉末年的困局,儒生们已然相信老刘家气数已尽,甚至连部分刘氏宗族的儒者,也对自己家族的命数失去信心。
所谓禅让之说,在汉哀帝时就已高涨,汉哀帝自己甚至也动念要将天下禅让给自己的男宠董贤。
而王莽为了减少篡位的阻力,大肆鼓吹谶纬神学,比如哪里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云云。
各种祥瑞,各种符命纷纷”被发现”。
压断西汉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这样被儒生们放上去了。
公元 8 年,53 岁的王莽在朝野广泛的支持下,代汉建新。”
皇帝”前面多余的字去掉了,王莽可以名正言顺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了。
诏令次第发出,王莽改制拉开帷幕。
主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条:一,天下的田地更名为”王田”,严禁买卖。
家中男丁不足八人而田地超过一”井”者,多余的田地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和乡党;二,解放奴婢,禁止买卖奴婢;三,改革币制,仿照古币,发行新货币;四,变更地名、官职名称;五,盐铁、布帛国有化……王莽改制的灵感,皆以儒家经典的政治理想为根据,效法周礼进行改革。
王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重回三代大同之世,救万民于水火。
胡适写《王莽》《再说王莽》二文为王莽翻案时,称赞王莽是一个大政治家,并给了王莽一个头衔: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有人给王莽的政策提意见,说你这么搞,新朝要完。
然而此时的王莽却已不是当年那个”折节恭俭”的谦卑者了。
面对劝谏,王莽闭目塞听,不仅不为所动,甚至将劝谏的人免职。
在对内改革的同时,王莽也不忘与周边四邻建立新型外交关系。
称帝后,王莽以”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为由,将原先册封的周边小国国王改封为侯,令其大为不满,一时间西北、西南战乱四起。
在东北,王莽征服高句丽,将其改名为”下句丽”。
而对匈奴,王莽也一改以往的友好政策,不仅将”匈奴单于玺”代之以”新匈奴单于章”,还下诏令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单于”。
北境由此再无宁日。
战争激化了改制造成的矛盾,让西汉末年留下的病症一齐发作。
最后,这场”法古改制”的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6西汉儒生的三观,一向是很奇葩的。
汉宣帝时召集群臣,想给他的祖爷爷汉武帝上庙号。
西汉一代,皇帝去世之后,大多数都有谥号。
现在人们所称呼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昭帝什么的,都是谥号。
而庙号,在西汉,一定是特别有成就,特别有作为的皇帝才能拥有。
比如文景之治中的父子俩,汉文帝的庙号是”太宗”,而汉景帝呢,没有庙号。
所以当汉宣帝君臣讨论汉武帝庙号时,有一位叫夏侯胜的大儒发话了。
他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用,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蝗虫四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在他眼里,汉武帝因为不行仁政,于百姓没有恩泽,就算他武功了得,也不配享有庙号。
所以前文提到的汉宣帝对西汉儒生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中肯的。
所谓:”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
在儒生看来,盛如武帝、宣帝之时的西汉都尚不足取,更何况病魔缠身的暮年西汉了。
眼前困难越大,他们便越怀念过去,否定当下,一味求古而不思进取。
王莽不仅是西汉儒生的代表,也是一种文化思潮的代表。
王莽的失败,固然与他个人晚年过度自信、刚愎自用有关,但最根本的当时儒家治国理念的失败。
吊诡的是,王莽死了,他的历史就定格了,但儒家思想却不会。
在后面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儒家思想不停地演变、进化,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了君主专制正统不二的维护者。
而在西汉坑掉老刘家江山的黑历史,渐渐没有人再提起。
毕竟错误都是个人的,”儒家学说”这么正面的伟大思想怎么能背锅呢?
就这样,王莽,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最名正言顺的”篡位者”,在为理想打工的路上,被理想给坑了。
历史上有很多人,如司马懿、唐玄宗等,大半辈子好评如潮,却最终晚节不保。
假如王莽死在 53 岁而不是 68 岁,后人将如何评价他?
后世篡位者很多,但如隋文帝、宋太祖之流,皇帝当得尚可,所以也不曾像王莽这样受到后人的批判。
如果王莽改制成功了,后人又将怎么说?
可惜没如果。
梁武帝:一梦扭乾坤1公元 548 年,梁武帝太清二年。
这一年是梁武帝萧衍在位的第 47 年,也是他人生中的第 85 个年头。
在当时,论在位时间长短,梁武帝只输给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论寿命,梁武帝却是之前历代皇帝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即便加上后世,也只是不及号称”十全老人”的爱新觉罗·弘历一人而已。
乾隆帝自称”十全”,不过是倚仗武功十件。
虽然也很了不得,但毕竟只是武功啊:哪怕是攒够一百个武功,以此得名”百全老人”,也未免太过单调了。
相比之下,梁武帝虽然武功没有那么完满的数字,但论权谋,论治国,在位 47 年的他,已然足够位列”千古一帝”之席了。
而论文学,梁武帝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文豪。
他的诗歌他的赋,在文学史上说起来,比起那位写诗万首却无一被人记住的弘历,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然而梁武帝终究不能算是”千古一帝”,萧衍也因此更多地被后世以”文学家””佛系天子”这样的名头记住。
一切的一切,只因萧衍多活了一年,而梁武帝在位最后一年的那件事,不仅毁灭了他的生命,也毁掉了他的名声。
所有的一切始于一个吉祥的梦。
公元 548 年的某日,梁武帝睡觉时做了一个梦,史载”高祖梦中原平,举朝称庆”。
他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宠臣朱异,并自吹”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
善于拿捏圣意的朱异说,这是”宇内方一之征”。
果然没过多久,东魏一员大将便携所辖河南地向南梁献上了降表。
来者何人?
侯景也。
2侯景,字万景,鲜卑化羯人。
此人打小就行为不羁,深为乡里人所忌惮。
成人后”骁勇有膂力,善骑射”。
北魏末年,侯景投军,先后在鲜于修礼、葛荣、尔朱荣帐下效力。
而当尔朱荣被高欢诛灭后,侯景投了高欢。
侯景虽然为人”残忍酷虐”却驭军严整,每次打仗所掠得的财宝,皆班赐将士,所以侯景的军队颇有战斗力。
侯景也因此很受高欢的重用。
公元 534 年,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自己独揽大权,而侯景则被高欢委以重任。
史载:”魏以为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简单说,黄河以南直到梁境、洛阳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土地,都是侯景的地盘。
对高欢,侯景是服的,敬称其为”高王”;而对高欢的长子高澄,侯景却非常不待见,直称其为”鲜卑小儿”。
史载侯景曾扬言道:”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
另一边高欢对侯景心里也是非常有数的。
公元 547 年,高欢病重时,对其子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
于是高氏父子便写信召侯景入朝。
侯景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高王一死,自己也必大祸临头。
见到召自己回朝的书信,侯景心中颇为不安:这时候回去,不等于送死吗?
于是在高欢去世数日后,侯景果然反了。
侯景的地盘,处于东魏、西魏、南梁三国的交界处。
这块地虽然不小,但毕竟是四战之地,凭这个自立,独自对抗三国的哪一方,都是很扯的事。
所以在举起反旗的那一刻,侯景就张罗着找靠山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西魏。
在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后不久,他的死对头宇文泰就立文昭帝建立西魏,与东魏对峙。
当时的三国若说哪家最强,东魏、南梁也许还能争一争,但若说谁最弱,那真的非西魏莫属了:国土小,经济弱,人口少。
应该说,侯景的选择是很精明的。
身为东魏大将,叛归主子的死敌,又求以河南六州内附,这对西魏来说,难道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然而西魏的话事人宇文泰,可是老油条。
在他眼里,这桩看似稳赚不赔的买卖却因为侯景的存在而风险陡增。
都知道侯景这人反复无常,算上高欢父子,侯景可是已经换了四个东家了。
而且几乎每换一个东家,都会与前东家为敌。
今天他投了我,明天他又叛我,怎么办?
所以宇文泰对侯景的答复是:好啊,欢迎啊。
不过你得入朝为官,而你的地盘,则由我派人接收。
侯景一看傻眼了:这跟高氏父子召我回朝有区别吗?
于是侯景表面上接受西魏所封官爵,却又暗地里寻求第二选项——南下投梁。
3面对这封降表,梁武帝君臣要怎么办呢?
群臣廷议时,以尚书仆射谢举为首的一干大臣均表示反对。
理由有两个:其一,还是侯景的人品问题。
虽然这人能征善战,但他反复无常啊,谁能保证他会忠心为南梁效力呢?
其二,如谢举所言,南梁”顷岁与魏通和,边境无事。
今纳其叛臣,窃谓非宜”。
此时南梁与东魏高氏,关系尚好,接纳东魏的叛将,不是明摆着要破坏两国关系吗?
梁武帝虽然很想接纳侯景,但一听群臣这么说,自己也犹豫了。
大清早自己一个人来到武德阁,自言自语道:”我国家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无所及。”
老人家内心是纠结的。
而深谙圣意的朱异此时又出现了。
朱异应声答道:”圣明御宇,上应苍玄,北土遗黎,谁不慕仰?
为无机会,未达其心。”
上来一句把老人家捧得高高的:圣上英明,天命所在,北方的人都想着归顺呢,这不是没机会吗?
紧接着朱异又说:”今侯景分魏国大半,输诚送款,远归圣朝,岂非天诱其衷,人奖其计!
原心审事,殊有可嘉。”
点明两件事,第一侯景带来的是”魏国大半土地”;第二,这是”天诱其衷”,老天的旨意。
最后朱异不忘补一刀:”今若不容,恐绝后来之望。
此诚易见,愿陛下无疑”。
人家来投你,你不收,以后还会有人来投你吗?
三下五除二,把老人家说动了。
想想那大片河南土地,想想良将,想想天命,想想自己的年纪,想想功业,想想那天做的那个梦,梁武帝下了决心:”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
于是梁武帝封侯景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并先后两次派兵北上,支援侯景,为首大将乃萧渊明。
4萧渊明之父萧懿是萧衍的兄长,让亲侄子统兵出征,这种事放在宋、齐两代是罕见的。
两代都以屠戮宗室出名。
叔侄这么近的关系,莫说掌兵,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刘宋前废帝刘子业在位时,百般虐叔,最后却被自己的叔叔刘彧反杀了。
宋明帝刘彧上台后,旁支上位心中不安,于是杀光各路侄子。
宗室之惨,难以名状。
然而萧衍是个慈父。
虽然早年挥军征战四方,刀下鬼多得数不过来,虽然覆齐建梁之后,对齐明帝萧鸾一系几乎斩尽杀绝,但与宋、齐的篡位者不同的是,萧衍不是嗜杀之人:对萧齐宗室的杀戮,仅限于萧鸾一系,而对自家宗室的重视和爱护无以复加。
比如对亡兄萧懿的儿子,尽数封侯;而对萧琛、萧景等宗室,均委以要职。
甚至,有的宗室触犯了法律,萧衍也网开一面,不予追究。
对待宗室,萧衍一直怀着一份亲情,以致当时史臣有论:”高祖光有天下,庆命傍流,枝戚属琏,咸被任遇。”
对宗室如此,对自己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长子昭明太子萧统外,其余七子均封王,各镇一方。
其中二子萧综之事,让老人家特别费心。
当年萧衍起兵反齐、诛杀东昏侯萧宝卷之时,萧宝卷的妃子吴氏已有身孕。
后来吴氏被萧衍纳为妃,仅七个月便生下了腹中的孩子,即萧衍的次子萧综。
宫中人多疑此非萧衍骨肉,萧衍却不疑,照样封王。
萧综长大后,吴氏因忌恨失宠于萧衍,故对萧综说出了身世。
萧综大惊,决心与萧衍决裂。
在一次与北魏的战争中,萧综趁机投靠了北魏,更名萧缵,并表示为东昏侯服丧。
萧衍知道后非常生气,下令”削爵土,绝属籍,改其姓为悖氏”,但很快又恢复原来的样子,甚至封尚在梁土的萧综的儿子为侯。
可见萧衍心中的放不下。
萧衍对亲子如此,待养子亦不薄。
侄子萧正德,在萧衍长子萧统尚未出生时,被过继给萧衍做儿子。
等到萧统出生,萧正德又回归本宗。
萧衍称帝后,封他做侯。
由于落选太子,萧正德怀恨在心,居然投奔了北魏。
神奇的是,一年以后,在北魏混不下去的萧正德居然又跑回了南梁。
更加神奇的是,萧衍居然没有责骂他!
只是流着眼泪劝诫了一番,不仅恢复了他的侯位,还封了将军。
萧正德回梁后,恶性不改,到处为害,然而萧衍也没怎么惩罚他,还给他升官。
549 年,萧正德竟是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担任守卫京畿的要职了。
很快,萧衍的宽仁便收到了”回报”。
5萧渊明带兵北上支援侯景,入了东魏境内,梁、魏正式撕破脸皮。
侯景见南梁派兵来了,心中暗喜。
另一边东魏自然也没闲着,迅速组织人马,南下驱敌平叛。
这一次,侯景和萧渊明运气不太好,因为东魏派来的军队,领军的是大都督高岳,而实际指挥作战的,则是慕容绍宗。
史载侯景最开始听闻东魏派来的将领是韩轨,不屑地说道:”啖猪肠小儿!”
后来听说来的是大都督高岳,侯景还是一副很牛的样子:”此尔。”
等到听说慕容绍宗到了,侯景”扣鞍”曰:”谁教鲜卑小儿解遣绍宗来?
若然,高王未死邪?”
吓得以为高欢诈尸。
之后发生的战事,也的确印证了所谓”侯景克星”慕容绍宗的实力。
先是闪击萧渊明,一战生擒。
然后与侯景耗
加载中...陆逊 加载中...李靖 加载中...狄青 加载中...戚继光 加载中...左宗棠 神将之死:一场立储之争,如何毁了陆逊?
1公元 221 年,孙吴大祸将至。
这一年,称帝不久的刘备不顾朝臣的劝阻,率倾国之兵出峡,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幌子兵进荆州,誓要一路打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去。
而孙吴的大都督吕蒙偏偏又在这时候病故,前线诸军一下子群龙无首。
派谁去总领荆州军务,抵御刘备的兵锋呢?
吕蒙曾经先后向孙权推荐过两个人,在军中崭露头角的陆逊,以及领兵多年、在军中颇有威望的朱然。
孙权选择了前者。
对此诸将颇为不服。
刘备围攻坚守夷道的孙桓,陆逊不救;刘备挑衅,陆逊不战。
本就年轻的主帅为此更为老将们轻视。
然而最终,所谓的”火烧连营七百里”,一场酣畅淋漓的决定性胜利,不仅让刘备狼狈败逃,保了孙吴的周全,更是让军中朝中各种不服闭嘴。
夷陵之战过后 6 年,在石亭,这次轮到曹休被教做人。
孙吴”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而战后不久曹休便羞恨而逝。
此后二十多年,曹魏再未敢主动兴兵南下。
陆逊以一人之智,送魏、蜀大败各一,为两国所忌惮,堪称孙吴之柱石。
除了军事上才智过人,在内政方面陆逊也颇为孙吴所倚重,可谓出将入相,无所不能。
陈寿修《三国志》,三国各路英豪中除了那些有帝号的,就俩人单列为传: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陆逊了。
国有如此神将良相,孙权对陆逊自然是宠爱有加,不仅委以上游的军政大权,甚至刻了自己的印信交给他,让他直接负责与蜀国的交涉。
在石亭破魏之后,孙权特别设置了”上大将军”一职授予陆逊。
为了表彰陆逊的功绩创立官职,孙权也是没谁了。
只可惜,这段君臣相知的佳话随着一个人的去世,最终还是转了弯。
公元 241 年,大皇帝孙权的太子孙登,死了。
2在古代中国,嫡长子继承是传统。
孙权称王的时候,并没有立后,所以诸子只论长幼,不论嫡庶。
公元 238 年,已是大皇帝的孙权死了一个妃子,孙权哀痛至极,便追封了这个妃子为皇后,即步皇后。
然而步皇后本人却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孙鲁班、孙鲁育。
孙鲁班,字大虎,最初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后改嫁全琮,故又称全公主。
孙鲁育,字小虎,是朱据的妻子,故又称朱公主。
女孩子是没办法被立为皇储的,所以自孙权称王,到后面称帝,这太子的位子便一直是长子孙登来坐。
现在太子死了,该立谁好呢?
此时孙权诸子之中,年龄最长的便是孙权的第三子,孙和。
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孙和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立孙和为太子之后不久,大皇帝孙权在群臣的要求下将四子孙霸立为鲁王。
一个立储,一个立王,尊卑确定了,按理说这是好事。
但诡异的是,虽然尊卑有别,待遇却相差无几:孙权对孙霸”宠爱崇特,与和无殊”。
以致和、霸兄弟二人仍像之前那样”同宫室,礼秩未分”。
大臣们按捺不住了,纷纷向孙权进言,认为太子和鲁王毕竟尊卑不同,礼仪上应该有所体现。
于是二人分别迁宫,各置幕僚。
这下总算”分礼秩”了。
地位上,孙和陡然尊贵无比,而孙霸却一落千丈。
有的大臣甚至提出要让孙霸出镇地方,以固孙和之位,孙权没有同意。
对此,孙霸心里却打翻了五味瓶:要不是我那个哥哥孙和,我何至于此?
二宫之争,不可避免地上演了。
3见到鲁王孙霸一派气势汹汹,朝中一干大臣自然是看不过去。
毕竟长幼有分,尊卑有分,你孙霸只是个王侯,有什么资格跟太子较劲呢?
孙霸当然不甘示弱,广交宾客党羽。
于是孙吴的朝廷围绕这二宫之争,便分化成两派:太子孙和那边,有丞相顾雍之子顾谭、朱公主的夫君朱据、太子太傅吾粲等人。
鲁王孙霸那边,则有淮泗宿将步骘、吕岱,以及全公主的夫君全琮等人。
两派依仗各自的势力,在孙吴朝中倾轧。
尤其鲁王一派跃跃欲试,经常借机对太子一党发难。
除了党羽跑前跑后,孙霸阵营还有一个最得力的帮手:全公主孙鲁班。
原来孙鲁班与孙和的母亲王夫人素来不睦。
孙和被立为太子时,孙鲁班便满心不高兴,多次在其父孙权面前诋毁王夫人,借此打击孙和在皇帝心中的形象。
她甚至还想拉其妹朱公主孙鲁育上船,然而朱公主因其夫朱据支持太子孙和,便拒绝了姐姐。
于是姐妹俩也生嫌隙。
有一次孙权生病,不能去宗庙祭祀,于是派孙和代替。
由于孙和太子妃的叔叔张休住所邻近宗庙,孙和便应邀前往一会。
孙鲁班得知此事后,便向孙权进谗,说太子没有去宗庙,而是去妃子娘家”谋大事”。
又说孙权生病的时候,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有喜色”。
孙权闻之大怒。
王夫人竟因此事忧愁而死,孙和也不像以前那样受皇帝爸爸待见了,整日担心被废。
孙霸见孙和日渐势微,取而代之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于是便派自己的心腹前去皇帝耳边吹风,尽说自己多么多么才干出众,比孙和这里好那里强,应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
这事儿传到了孙和的耳朵里,孙和慌了。
此时恰逢陆逊的侄孙陆胤要返回武昌,正向孙和辞行。
孙和故意不见,却又微服秘密来到陆胤车上,让陆胤捎信儿回武昌,请求陆逊出面为自己说情。
4陆逊是聪明人。
早在前太子孙登初立之时,陆逊便受孙权委托辅佐和教导太子。
后来孙登去世,储君之位变动,位高权重的陆逊也只是遵循臣子的本分,对皇帝的家事表态谨慎。
眼下孙和与孙霸争储,陆逊很清楚以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在朝中的威望,一旦卷入这个漩涡,极容易引得皇帝猜忌。
一个人如果让皇帝对他心生恐惧,那这个人的政治生命怕是要到头了,甚至性命也要搭进去。
所以在二宫相争之初,身为一方大员的陆逊并没有明确表态。
现今路已分岔,陆逊不选也得选了。”
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
谨叩头流血以闻。”
陆逊的上表摆到了孙权的面前。
孙权大惊:宫中的事情,武昌都知道了?
然而陆逊那边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不仅三番五次地上书陈述长幼之分,以得失之论劝谏孙权,甚至还提出要来建业面圣。
孙权见此,龙颜大怒:这莫不是你陆逊在要挟我吗?
而全琮此时又向孙权进谗,说太子一派的顾谭、顾承兄弟在芍陂之战中冒领军功。
这顾氏兄弟不仅是丞相顾雍之子,也是陆逊的外甥。
孙权听闻便下令将二人下狱,最终流放交州。
太子太傅吾粲,也因数次与陆逊通信,请陆逊为太子孙和站台而被孙权下狱,最后死在狱中。
为了立储的事,君臣二人彻底撕破脸皮。
孙权尤其生气,数次派人亲往武昌,责备陆逊。
一系列的政治打击接踵而至,时年 63 岁的陆逊竟因此愤恨至极,一病不起。
5公元 245 年,神将陨落。
听到陆逊的死讯,孙权竟没有一丝悲伤,他心里还是怨气满满。
陆逊的儿子陆抗安葬完父亲,还都谢恩的时候,孙权还拿出别人控诉陆逊的”20 条罪状”,煞有介事地为难陆抗。
所幸虎父无犬子,面对皇帝的诘难,陆抗逐条辩明,说得头头是道。
孙权听罢,对陆逊的怨气这才稍微消解。
5 年后,二宫之争落下帷幕。
这场持续 8 年、震动孙吴朝野的立储之争,以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无数党羽被株连而告终。
经过这场折腾,孙吴实力大损,孙权也渐渐感到当初自己对很多事处置不当。
251 年,陆抗返回国都治病,受到孙权的召见。
此时的陆抗一如其父当年,英姿飒爽,在武昌任上颇有建树。
也许是感到自己时日不多,出于对新晋将才的安抚笼络;也许是对当年苛待陆逊的事幡然醒悟,心怀愧疚;这次召见陆抗,孙权竟流着泪对他说:”之前我听信谗言,君臣大义上亏待了你父亲,又委屈了你。
诘问你所依据的那些材料,我都烧掉了,再也不让人看见。”
陆抗听到这些是什么反应,史上没有记载,而陆逊倘若泉下有知,心中又做何感想呢?
一年后,大皇帝孙权撒手人寰。
孙陆君臣二人之间的恩怨,也随二人的离去化为尘土。
6回看陆逊之死,人们总会归因于孙权晚年昏庸,但实际上,孙权、陆逊不合由来已久。
表面上君臣相知,实际上观念分歧很大。
首先双方阵营不同,这是二人分歧中最根本也是最致命的。
陆逊出身于江东大族,而孙权,则与其兄孙策一样是南渡的淮泗集团。
做客的孙策压制江东大族,靠的是血腥的屠杀,以致在他主持江东时期,孙家人和江东大族关系很差。
陆逊少年丧父,自幼跟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长大,而陆康正是因为孙策围攻庐江染病身亡。
庐江之役,陆家族人死了大半。
换句话说,老陆家和老孙家是有仇的。
有这个梗在,即使陆逊放得下,孙权也不见得能放下。
防着江东大族势力崛起,是孙权一直以来的一根紧绷的弦。
其次,在治国理念上,二人有路线分歧。
陆逊大族出身,深信儒学之道,曾给孙权上书,主张”施德缓刑,宽赋息调”,甚至批评孙权用人只重才,不重德。
孙权则不信这一套。
他跟曹魏的曹家父子是一个路子,以法家学说为先,严刑峻法,用人论才不论德。
面对陆逊的劝谏,孙权直接回复道:”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
你说我严刑峻法,难道不需要通过严刑峻法威慑犯罪,防患未然吗?
关于陆逊为政以德的建议,孙权完全无视,他曾私下跟诸葛瑾说:”伯言(陆逊字)长于计较,恐此一事小短也。”
除此之外,二人的天下观也势同水火。
孙权显然不甘心只割据江东一隅,存帝王之志,破魏灭蜀、一统天下是他的夙愿。
但江东大族出身的陆逊却不认可这个宏达的”理想”。
他主张江东本位,限江自保。
每次孙权有北征中原的冲动,都被陆逊泼冷水,哪怕是在石亭之战大破魏军的情况下,陆逊都坚决反对继续北进。
在陆逊看来,那不是打天下,那叫冒进。
以孙吴的实力,吞蜀尚力不足,遑论吞魏。
对此孙权超级不满,他说陆逊之志”徒守江东”,并明确表示”自守可陋”。
7矛盾的爆发,就差一个导火索。
二宫之争便是了。
立太子孙和,但又不与鲁王孙霸分礼秩,这本身就很让重视礼法的儒家大族看不下去。
而孙和恰恰又是以儒治国的代言人。
孙和如其亡兄前太子孙登一样,儒学修养很高,品行也与孙登相当,是陆逊等江东大族眼中不二的储君人选,被寄予厚望。
但孙权显然不喜欢一个天天跟儒生混在一起、给江东大族站台的太子,他更愿意选择一个”像自己”的人来继承自己的家业。
虽说孙权也不见得多么喜欢鲁王孙霸,但通过孙霸,压制一下太子一党,给江东大族一点颜色看看,孙权还是乐见其成的。
只不过,这场立储之争后来玩过了火,什么君臣相知,什么君臣大义,都为这次内斗做了陪葬。
当年石亭之战得胜后,孙权把自己的车盖给陆逊用,又解下自己饰金腰带给陆逊系上,送缯彩、丹漆,赏赐之丰厚,无人可比。
酒宴之上,孙权喝醉了,命陆逊跳舞,看陆逊跳舞,孙权开心极了,自己也上前与他对舞。
可惜这君臣解衣共舞的佳话,随着二人反目成为追忆,只留那三千三百西江水,滚滚向东流。
大唐第一战将:当老板怀疑你的时候,用一次次胜利怼他李靖在历史爱好者的心目中地位很高,被封为”战神”。
这可能主要得益于小说和演义的影响。
在传奇和演义里,李靖很风光,又是”风尘三侠”之一,有红拂知己;又是托塔天王,是哪吒他爸。
但这些,基本都是附会和传说,跟真实的李靖没啥关系。
真实的李靖,一生的政治处境挺凶险的。
史书说他一度”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是抑郁,至少也是郁闷。
一个战绩爆棚的名将,为何内心如此难受?
因为,老板对他不放心。
1对于李唐帝国的领导核心来说,李靖是个有政治污点的人。
早在李渊密谋反隋的时候,李靖干过一件事:自锁上变。
李靖打算到扬州向隋炀帝告发李渊的阴谋,是效忠隋王朝的行为,应该大大有赏。
诡异的是,为什么要”自锁”,给自己戴个枷子呢?
这不是表明自己是待罪之人吗?
对这件事,我们只能这样理解:李靖参与了李渊的密谋事业,但由于”革命意志”不坚定,想反水戴罪立功。
没想到,李渊的胜利来得太快,李靖走到半路,长安已经沦陷。
李靖被抓了,李渊准备处决他,当作革命事业软骨头的典型,以儆效尤。
临行刑前,李靖大喊:”公(指李渊)兴义兵,欲平暴乱,乃以私怨杀壮士乎?”
这是李靖一生中在老板面前话最多的两次之一。
另一次,我们后面会讲到。
李靖在老板面前话少,是出了名的。
史书记载,他在朝廷上经常嘴巴嚅嗫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如果你以为李靖是武将出身,大老粗不会说话,那就大错特错。
当时人对他的评价是”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说明李靖文武双全。
不说话,是不想说话,不是不会说话。
把话留到最关键的时候说。
比如这一次,他要死了,说出的话水平多高。
他不是跪地求饶,而是理直气壮:你李渊干革命,不就是为了推翻隋朝的腐朽统治吗?
现在因为这点嫌隙,就杀掉我这个人才,让天下人怎么看?
他认定李渊是要做曹操的,所以才这么说。
当年贾诩怂恿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张绣一脸懵圈,贾先生啊,我已经降过一次,反过一次,再投降不是去送死吗?
贾先生指点说,放心吧,死不了。
曹操是干大事业的人,他需要人才,需要向天下英才做出个姿态,所以至少表面上会非常宽待你。
曹操没杀张绣,李渊同样没杀李靖。
但李靖”自锁上变”这个污点,在老板心里再也洗不掉了。
2要不是李靖才堪大用,他早已死过好几回了。
基于对李靖的极度不信任,李渊长期把他放在边疆地区任行军总管,一方面是利用他的作战才能,另一方面则考虑用得不顺心就杀。
大唐建国初期,萧铣以梁朝皇族后裔的身份,趁着乱世,控制了长江流域大片土地,定都江陵,仗着水势与李渊对抗。
李渊派李靖去打萧铣,这是一场以少打多的战争。
一听到李靖的人马受到萧铣的阻击,无法推进,李渊莫名发怒,暗地里给硖州都督许绍下了个手诏:杀掉他。
不用罪名,秘密处决。
可以看出,已经贵为皇帝的李渊,一直放不下对李靖的恨意。
许绍认为李靖是不世出的战将,所以不仅没有下毒手,而且为他请命。
李靖这才逃过一劫。
没有证据表明李靖知道这个要命的密令。
他不说话,没有申辩,也没有表忠心什么的,只是很快就以率兵八百擒获五千俘虏的战绩,做出了回答。
李渊变得很高兴,对朝中大佬们说”使功不如使过”,还给李靖下了手诏说”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
从来就没有这样表扬人的,李渊口口声声强调李靖有”过”有”咎”,旧事说忘了,其实根本没忘。
李靖没说话,第二年出奇谋,一举把萧铣灭了。
李渊论功封赏没得说,然后把李靖弄到了岭南,”贬”得更远了。
3李世民上位后,李靖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等要职,成为朝廷重臣。
但这些,也是表面功夫。
李靖能力太强,帝国边境有什么乱子,领兵作战非他莫属。
许以高官厚禄,仅是李世民抚慰和笼络李靖的手段。
李世民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样子,其实骨子里和他父亲一样,对李靖极不放心。
贞观三年(629 年),李世民下诏派出几路大军讨伐东突厥,由李靖担任总指挥,而受他节制的几路大军首领,爵位大多都比李靖高。
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招:李靖——不得不用之人,也是不得不防之人。
李靖没有说话,上了战场,又是捷报连连。
第二年春天,俘虏了颉利可汗,取得了彻底胜利。
用太上皇李渊的话说,这是自刘邦遭遇白登之围以来,对抗外族的最伟大胜利。
在庆功晚会上,李渊自弹琵琶,李世民亲自起舞,场面和谐欢快。
作为前线总指挥的李靖,却享受不到这欢快的气氛。
综合史书记载,在李靖打胜仗前后,接连两任御史大夫都对他进行了弹劾,罪名是攻破颉利可汗牙帐后,纵容部下烧杀抢掠。
李世民出马了。
他召见李靖进行谈话,把他责骂了一顿。
李靖没有申辩,连连点头谢罪。
然后,两人沉默了许久,李世民才说,前朝也有个名将史万岁,也曾大破突厥,然而隋文帝有功不赏,最后还把他暴杀于朝堂之上。”
朕则不然,录公之功,赦公之罪。”
李世民最后说。
我不是隋文帝那样的人,对李靖你,有功要赏,有罪不罚。
看到没,李世民不但用史万岁的遭遇对李靖进行敲打,而且未加核实就强调李靖有罪,只是朕宽宏大量不追究罢了。
于是对李靖加官晋爵,以及实物奖赏。
过了没多久,李世民又找到李靖,对他说,此前御史大夫对你的弹劾是无中生有,我已经查明了,你不要往心里去。
李靖能不往心里去吗?
但不管老板之前如何玩弄”有罪”与”无罪”,甚至两任御史大夫的构陷弹劾极有可能也是老板的授意,李靖自始至终没有辩解。
要是他很不合时宜地一定要抗辩,要跟老板争个面红耳赤,估计没罪也要被整得很惨。
这种事太常见了。
464 岁那年,李靖以足疾行动不便为由,请求退休。
李世民欣然同意,没有挽留。
紧接着对李靖又是一通名为褒扬、实为训诫的说教,说古往今来,身居富贵而能知足止步的人太少了,多数人才虽不堪或身体有病,还是不愿放弃职权。
第二年,吐谷浑入侵凉州。
李靖太能打了,唐太宗知道非起用李靖不可,赐给他一根拐杖。
李靖出征,果然大破吐谷浑,再一次用胜仗说话。
但他永远逃不过那个魔咒:每次大功告成,即有凶险随身。
这一次是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人告他谋反。
李世民的处置方式颇有意思,据史书记载是”命法官按其事”,命令法官核实李靖谋反之事。
好像巴不得找到李靖谋反的证据一样,可见他心里仍然相信李靖会谋反。
最终,当
加载中...沈万三 加载中...胡雪岩 加载中...伍秉鉴 加载中...桑弘羊 帝国首富往事:朱元璋为何要干掉沈万三家族?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嘉兴县一位进士花了 23000 两银子买了个小京官,当时人把这种花大价钱买来的官叫”沈万三官”。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到有个不那么低调的小土豪露出皮带,也会说:”哎哟,许家印同款。”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大富商。
在网上,他有时候被称为元末明初的马云,有时候被称为元末明初的王健林,最新的称呼则是元末明初的许家印。
谁叫中国的首富换得太快,而他才是永恒的首富。
在江浙一带,沈万三是超级大富豪的代名词。
在山东等地,他被当作**,张贴在各家门户上。
无论历史还是当下,”首富”作为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往往真实得吓人。
1关于沈万三的身家,有一个记载说是”二十万万”。
有好事者经过换算,说这一身家相当于好几个现在的首富。
沈万三最辉煌的时候拥有苏州城半数田地,协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城一半(有说三分之一)城墙。
叫他”沈半城”,毫不夸张。
人们想要八卦的是,首富的钱从哪来?
或者说,一个超级富豪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的?
这种心理,跟社会财富转移的隐秘性相关。
富人发家如果纯靠能力、眼光以及透明的市场规则,那是人人看得到的,也就没有八卦的必要。
沈万三的财富来源很神秘。
他的父亲擅长施肥灌溉,置地种田,干得不错,积累了一些家产。
沈万三及其弟弟沈万四子承父业,但充其量只是个富农,撑死了是个小地主。
这样的富农、小地主在江南地区,一抓一把,”首富”宝座怎么偏偏就轮到他坐呢?
富农、小地主沈万三几乎是一夜暴富。
就像是一匹黑马,闯入了胡润的视野。
没有人能弄懂他的财富从哪来,只能进行神秘化解读。
这些解释包括:沈万三挖地挖到了金矿;学会了点金术;行善救了一批青蛙,得到了聚宝盆……总之人们猜测他的财富不是降自天上,就是涌自地下。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的财富来自富豪陆道原。
陆晚年散财避祸,把巨额家产分给了沈万三,自己做道士去了,深藏功与名。
时值元末乱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打土豪分田地。
富豪们又没办法移民,很容易因财招祸。
有些富豪看透历史大势,散尽家财求平安。
当时的大画家倪云林就放弃了家财,漂泊江湖。
这个故事比点金术、聚宝盆之类的荒诞传说靠谱,但不一定可靠。
每一个富豪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沈万三也不例外。
当人们开始八卦他的财富之时,他知道需要为自己的财富找到一种合理的来源解释。
所以,不排除他本人参与了散播上述说法。
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人突然登上富豪榜,甚至成了首富,他也会高兴并紧张社会舆论。
他的智囊会帮他找来主流媒体记者,解释他怎么凭能力赚到大钱的,尽管这些解释十有八九隐瞒了关键环节。
不过,沈万三的第一桶金故事至少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冒险的商人。
从古到今,这是任何一个超级富豪必备的个人素质之一。
当别人散财求平安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相信富贵险中求。
有了第一桶金,就有了以后的首富。
沈万三走多元化的企业经营之道,其中最来钱的生意有两种:放贷与外贸。
传说朱元璋曾给沈万三一文钱,让沈帮他钱生钱,每日翻番,以一月为期。
沈毫不犹豫接了单,回去越想越不对劲,姓朱的把我当猪头吗?
1,2,4,8,16……一个月翻下来,天文数字啊。
这个事同样不靠谱,但可以说明高利贷是沈万三商业帝国的主业之一。
明人笔记《云蕉馆纪谈》记载,沈万三”变为海贾,奔走徽、池、宁、太、常、镇豪富间,辗转贸易,致金数百万,因以显富”。
可以看出,沈万三登顶富豪榜,最主要还是靠海外贸易。
当然,他不像前首富王健林,他不做海外投资。
元朝鼓励海外贸易,沈万三踩到政策的关键点,从而享受了政策**,定一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
1356 年,张士诚攻占苏州。
这个私盐贩子出身的新霸主,知道外贸的重要性,设立市舶司,继续元朝的开放政策。
沈万三家族从财力上支持张士诚,换取政治上的靠山。
这名老资格的”海贾”在张士诚统治苏州的十余年间,稳坐富豪榜首席。
但这也为朱元璋上台后沈万三家族遭受打击埋下伏笔。
2朱元璋最终赢得天下,沈万三在政治投机中押错了宝。
明朝肇始,沈万三方才凭借老干部的敏感意识到,曾经支持朱元璋的死对头,现在成了洗刷不掉的”历史问题”。
他的第一反应是,必须马上重新站队,向新主表示诚意,让对方知道自己已经触及灵魂,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多种史籍记载,进入明朝,沈万三家族积极助饷犒军,协助朱元璋营建新都城。
各种紧跟新主的节奏,但求博得一个政治正确。
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对富豪怀有天然的仇恨心理。
再加上元末以来,江南士绅富豪对明政权深怀芥蒂,以致朱元璋曾无奈感叹:”张士诚小窃江东,吴民至今呼为张王。
我为天子,此邦呼为老头儿。”
江南地主富豪此前宁可拥张而不愿站在朱一边,双方关系紧张。
最为关键的是,朱元璋不是大度之人,而是气量狭小的君主。
沈万三们的财富保续,因此大成问题。
沈万三能够与权力进行交易的,除了钱,还是钱。
他以商人的精明,希望重复前朝的致富故事。
然而,用力太猛了。
作为首富,沈万三曾组织两浙大户主动纳税献金,用于新王朝的日常开支。
朱元璋修筑南京城,沈万三以一家的财力承担了三分之一的筑城任务。
为了进一步表达诚意,这个富可敌国的首富主动提出要给朱元璋的军队发饷。
朱元璋反问他,我有百万军队,你发得过来吗?
沈万三回答,每人发一金,没问题的啦。
就在犒军这件事上,沈万三犯了政治大忌。
天子的军队又不是国家足球队,岂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劳军发饷?
萧何当年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财产资助军用,刘邦很不高兴。
后来,萧何不得不多买田地、贪小便宜,引得沿路都是告状的老百姓,刘邦才放心下来。
沈万三要是多读点历史,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可惜啊。
首富也要多读书,多学历史。
总之,朱元璋暴怒,说沈万三是乱民,要把他拉出去砍了。
马皇后赶紧劝谏,说一个人富可敌国,这个社会仇富的人多了去了,上天自然会灭掉他的,不用你亲自动手啦。
马皇后这句话绝对是真理。
从古到今,我们社会就在崇拜财富和仇视富人的怪圈里打转,几千年都出不来。
一个首富诞生了,大家都膜拜叫好;同样一个首富倒下了,大家还是拍手称快。
朱元璋听了老婆的话,没杀沈万三,将他流放到了云南。
3沈万三出事,并不是沈家财富传奇的终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沈万三的财富积累至少荫庇沈家三代人的荣华富贵。
不过,看看沈家人的表现,就知道这个曾经的首富之家难逃朱氏政权的二连击、三连击。
那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沈万三已过世多年,沈家姻亲、官居正三品的莫礼过访沈家,结果惊呆了。
你看这家人的日常器用:一般暴发户用金银器皿,沈家做宴席用刻丝(丝绸中的精品),用紫定器(定窑中的至尊),连筷搁都是羊脂玉做的。
莫礼也算是出身于富豪排行榜上的家庭,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但他还是被沈家的奢华震住了。
他随即想到,这家人真是富贵惯了,一丝政治敏感性都没有,现在举国上下打击豪强,还这么不知收敛,恐怕很快又要惹祸上身了!
从沈万三开始,这家人做生意有一套,应付政治却很没水平。
与沈家不同的是,明朝开始后,一些有远见的富豪跟元末乱世一样,散财避祸。
当时有个段子说,嘉定一个富户问刚从京城返乡者的见闻,那人对他说,皇帝作了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富户一听,马上警觉起来,随即安排把家产托付给仆人,自己买舟带着妻儿漂浮别处去。
不到一年,江南的富家大族几乎都难逃厄运,这个政治嗅觉敏锐的富户却获得善终。
朱元璋对江南富族的打击是逐步推行的,先是课以重赋,再则没收其田地作为官田,然后是强制迁徙、流放;最后放大招,利用”胡党””蓝党””空印案”等政治案件,借通党之名,全力打击江南地主富绅势力。
每一次政治大案,被牵连的富商大户都达数万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 ”蓝党”案发,沈万三的儿子、女婿、姻亲等人都被牵连进去,要么抄家,要么流放,要么被诛。
连几年前发出预警的莫礼,也没能逃脱。
这次打击对沈家是致命的,曾经的首富之家,急剧衰落。
同时代人找到周庄沈万三家,看了看,不觉得房子宏伟,感慨说不过是中产人家罢了。
帝国首富胡雪岩:李鸿章为何要整倒他?
话说,西晋首富石崇临死前被装在囚车里,他感慨地说:”这帮害我的奴才,是想吞我的家产啊!”
负责押送他的人便问他说:”早知道是家财害了你,干吗不早点散财呢?”
石崇答不上来。
因为他至死都没看明白,他的死,固然与财富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政治——他所倚靠的贾后家族倒台了,赵王司马伦要清除异己,作为外戚贾家党羽的石崇,当然得跟着死。
这个首富,死得太不明不白了。
石崇死后 1500 多年,有一个帝国首富因政治而兴,也因政治而败,身家一度达上千万两白银之巨,最终却落得家财散尽、含恨而死。
他,就是大清帝国的首富胡雪岩。
1大清光绪九年,公元 1883 年,大清帝国与法国为了争夺越南的宗主权开始干架了。
这时,远在江浙一带的帝国首富,从放牛娃出身的巨贾胡雪岩刚好 60 岁。
没读多少书却聪明绝顶的胡雪岩没想到,这相隔几千里的一场战争,即将把他卷入一场毁灭的漩涡。
60 岁,身家至少上千万两白银,作为帝国亦官亦商的首富,胡雪岩还身兼着布政使、江西候补道的官职,同时被御赐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
他能得到这些官职和御赐的荣恩,与晚清重臣、湘军名将左宗棠的推荐深有关系。
胡雪岩会钻营,能做上帝国的首富,跟他会巴结浙江巡抚王有龄、闽浙总督左宗棠关系很大。
作为一个从放牛娃、钱庄伙计出身,来自古徽州的小伙子,胡雪岩学习徽商的经营方法很有一套。
他先后依靠着王有龄、左宗棠的关系,经办浙江全省钱粮、军饷,又为左宗棠筹办军饷,购置军火,帮助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
加上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经营药业,收取清**跟洋行的借款回佣,一时间,胡雪岩要说自己是首富,大清国还没人敢说比他更富裕了。
可就在这时候,政治的漩涡也离他越来越近了。
当时,剿定太平天国后,湘军势力坐大,尽管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但左宗棠等湘军将领势力仍然不断壮大;同时,李鸿章的淮军势力也不断崛起。
对于清朝的主子来说,太平天国虽然已经平定,但北方捻军仍在叛乱,天下纷扰,剿灭乱匪需要汉人的军队,但坐视他们壮大,也是帝国心中的隐痛。
因此,清廷想出法子,让湘军与淮军的势力相互牵制,如此,既可维系帝国的安宁,又可制衡汉人的势力。
由此,湘军的后起之秀左宗棠,自然与淮军的领袖李鸿章,杠上了。
2帝国首富胡雪岩,是左宗棠的人。
早在大清同治元年(1862 年),胡雪岩就获得了当时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的信赖,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使得他手下的阜康钱庄大获其利。
作为官商,胡雪岩还经常帮助清军经办粮台转运、买办军火等生意,不仅如此,他还曾帮助左宗棠训练了一支 1000 多人、全部使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
同治十二年(1873 年),调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要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乱,西征钱粮紧缺,又是胡雪岩出面,帮助清**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借到了外债 1595 万两白银,从而保证了清军军费,顺利平定新疆。
胡雪岩则从借款中赚取利息差,例如跟洋行 1 厘借的,就跟清**说是 1.1 厘,有研究者指出,光是平定新疆的”西征借款”,胡雪岩从中赚取的利差就达 288 万两之多。
作为左宗棠和清**几乎是半公开的”财政大臣”,大清国的官员和各地富商们,自然对胡雪岩青睐有加。
早在 1864 年湘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取浙江后,大小将官们便纷纷将掠夺的财物等寄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
胡雪岩也借助着帝国官员和各路富商的存款,将自己的钱庄、当铺、生丝、药局等生意越做越大,可以说,依托着帮助清**借款、买办等特殊的政商生意,加上胡雪岩多元化经营有方,到了帝国末年,胡雪岩的名声之大,已经震撼了整个帝国。
《异辞录》就记载说,胡雪岩”藉官款周转,开设钱庄,其子店遍布于南北,富名震乎内外。
官商寄顿钱财,动辄巨万,尤足壮其声势”。
但作为依托左宗棠和大清而生的帝国首富,胡雪岩没有忘本。
对于他起家发迹的杭州,胡雪岩为当地百姓免费提供了钱塘江义渡,他还义务收敛了几十万具战争遗骸,设立粥厂、善堂,修复名寺古刹,并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仅仅到光绪四年(1878 年),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善款就达到了 20 万两白银。
此外,他还协助清廷开办了福州船政局,并为左宗棠调度军费、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
3但胡雪岩名声越大,离左宗棠越近,他的政治风险就越高。
当时,大清国上上下下都知道,湘军和淮军矛盾由来已久。
作为湘军后起之秀的左宗棠和淮军领袖李鸿章的碰撞,明里暗里都在进行着,
加载中...周莹 加载中...李嘉诚 秦商:中国最古老商帮,为何最早衰落?
2017 年下半年,一部叫《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电视剧很火,讲的是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的故事。
媒体宣传给这部剧的女主角打了个很耀眼的标签:清末女马云。
但实际上,抛开性别成见,周莹的成功并不值得称道。
她的成功,实际上只是借用了陕西商帮(秦商)既有的势力和财力,守成加适度开拓而已。
把她称作”清末女马云”,当然是一个炒作噱头,但这到底是拔高周莹,还是贬低马云呢?
最要命的是,她最受追捧的两件事迹(下面我会具体讲),恰恰是导致秦商在中国传统商帮中最早衰落解体的原因,而不是通俗所认为的那样,是秦商的极盛表现。
1有关周莹的史料并不多,无外乎《泾阳县志》里写一写她,有关安吴堡、周家大院的介绍提提她,以及吴家后人、国学大咖吴宓给她写上两笔。
其余的,基本就是在当地流传的”安吴寡妇”传说了。
这说明,周莹只是一个地方上的名人,成就当然有,但没那么牛。
离开那个特定的地域,基本就没听说过她。
这样的地方名人,在中国论千论万,随便翻开一个地方的县志,都能找到百把个。
很明显,周莹不是那种被遗忘的历史大人物。
她现在的名气,跟她的实际成就不相符,是被电视剧硬捧红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名实不相称的人多了去了,所以对于周莹这个”历史小人物”的走红,我也认为正常。
有些人要说,你这分析不对,周莹跟其他历史小人物不一样,她的走红是因为稀缺性,一个寡妇复兴了一个家族的商业帝国,这在历史上极其少见。
也对也不对。”
周莹热”的卖点就是”清末女马云””清末陕西女首富”,没有性别打头,她红不起来。
但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男权社会里,寡妇经商致富的史事还是有一些的。
比周莹出名更早的是《史记》里的巴寡妇清,已经霸占了”中国第一女首富”的标签。
有历史研究者在唐朝文献中搜集整理出了 32 个女商人,其中 19 人未有家庭状况描写,其余有记载的 13 人中,12 个是寡妇。
你看,寡妇、商人、致富的元素集齐了,然而她们的名字没什么人知道。
说真的,这些年红的都不是历史,是影视娱乐产业。
2陕西商帮在历史上确实曾经很牛。
周莹一生经历的年代,却已是这个商帮的尾声。
陕西商帮是中国产生最早的”天下第一商帮”。
这不是吹捧,是实情。
早在明朝初年,他们就利用地缘优势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朝廷”特区政策”的受益者。
明初,天下并不太平。
为了防范蒙古族鞑靼势力的反扑和羁縻边疆民族的离心倾向,朝廷把边防建设的重心放在陕西,在陕西沿长城一线设立四个边镇,驻守几十万大军。
为保障边防军的后勤供应,明朝创造性地实行”食盐开中制”,也就是改革了食盐贸易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制度,由国家放权,让私人参与食盐贩运。
但规定商人必须将粮食贩到边关,换取食盐贸易的批条——盐引,然后再凭盐引到食盐产地贩盐。
这简直是为陕西量身定制的”特区政策”。
陕西商民乘势而起,输粮边关,换取盐引,形成了以乡土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商人集团。
以三原、泾阳为中心的陕西商人赚到第一桶金,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后来势头盖过陕西商帮的晋商,虽然得政策更早,但几乎都是跟在陕商屁股后发家的。
日本学者藤井宏说,在食盐的经营方面,陕西商人的势力较长时间都凌驾于山西商人之上。
另一个后世大商帮——徽商当时根本连影儿都没有,他们是在明朝中叶的盐引改革中崛起的,相当于秦商享受了第一波政策**,徽商享受了第二波。
那时的秦商,跟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人极其相似,都有一种天生的政治敏感,善于利用政策**发家致富。
明朝在武力备战西北边疆的同时,也积极通过开展双边贸易,特别是茶叶和马匹交易,以此缓和与强化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秦商再次嗅到商机,成为陕甘茶马古道的开拓者,并从中赚得盆满钵满。
食盐、茶叶贸易自此成为秦商发家的两大产业。
许多著名的秦商一手贩盐,一手卖茶,开始了集团化、多样性的贸易经营。
到了周莹那个时代,这两大产业仍是她经营的主业,可见她并没有跳脱老祖宗的商业模式。
3早期秦商发家之后,根据政策变动,广泛布局其他贸易行业,最终覆盖了八大产业领域。
除了起家的食盐、茶叶,还涉及布匹、药材、烟草、酿酒、木材和典当业。
八大产业拿下来,就编织成了秦商庞大的商业网络。
明清时期,三原、泾阳、渭南这几个小地方,堪称中国西部华尔街。
渭南贺家洼的贺家,在西北各地有 300 多家典当行和 70 多家钱庄,鼎盛时,当家人贺士英一句话就能影响西北银钱市场利率。
如此大规模、多样化、跨行业的商业资本玩法,在中国历史上基本都是首创性的。
更为难得的是,秦商创造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意义的”类企业制度”,其先进性让人怀疑他们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一帮人。
比如他们创造的”万金账”,堪称中国最早的合伙股份制。
在缺乏资本的情况下,陕人合伙筹措资本,将各家投资人的股份、分红和认债等都明文造册。
账册为布皮纸心,包装精美,长期锁在柜中保存,逢退股、纠纷时取出,名为”万金账”。
这一账册规定的集资形式成为明清时期陕西商号最为广泛的资本组织方式。
清代渭南大典当商贺达庭、户县商人开设的茶庄”德泰合”等大型商号均采取”万金账”经营模式由小做大,分号遍及全国。
再比如他们创造的”东西制”。
由于陕西商人主要从事大规模的贩运批发贸易,又实行产、供、销一体化资本运作模式,分号遍布全国各地,投资人往往人力有限,鞭长莫及。
为了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资讯列表: